竹浆纸产业前景(铜版纸产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

竹浆纸产业前景(铜版纸产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1)

一、铜版纸简介

铜版纸最早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与普通的印刷书写用纸相比,铜版纸具有纸面平整性好,白度高,油墨吸收均匀、印刷精美等诸多优点,自其问世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铜版纸也成为高档印刷用纸的代名词。根据涂布的面数和涂布后的光泽度,铜版纸可简单分为:单面铜版纸,双面铜版纸(以下简称双铜)和亚光双面铜版纸(以下简称亚铜)。一般而言单面铜版纸的用途主要是包装,例如香烟、调味料等等,而双面铜版纸广泛应用各种产品目录,企业宣传册,时尚杂志,各种画册海报,地方史志,行业年鉴等。根据中国造纸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铜版纸产量占到国内纸及纸板各种生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

竹浆纸产业前景(铜版纸产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2)

资料来源:中国造纸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铜版纸生产消费情况

目前,我国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铜版纸生产国和消费国,主要的生产商有:APP(中国),太阳纸业,晨鸣纸业,华泰纸业,江苏王子,龙丰纸业等。而近年来随着政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行和国内环保压力的增大,中小纸厂纷纷关门停产,国内的市场竞争压力才开始变小,市场价格也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逐步企稳。于此同时因为国内市场容量有限且受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迅速释放的产能远远大于国内市场的需求增长,各家企业也积极拓展外销市场,但欧美等国的铜版纸市场需求量也出现下滑,美国、欧盟等国家为了保护本地的铜版纸生产企业,先后对原产中国的铜版纸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因此2012年以来国内铜版纸产量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从695万吨一路下滑至600万吨,而国内铜版纸年均消费基本稳定在550万吨上下。

竹浆纸产业前景(铜版纸产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3)

资料来源:中国造纸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竹浆纸产业前景(铜版纸产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4)

资料来源:中国造纸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竹浆纸产业前景(铜版纸产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5)

三、原料供应限制铜版纸扩产

从原料供给情况来看,由于国内废纸进口政策持续收紧导致废纸浆产量呈现下降趋势,部分纸企在2020年年底出现了原料紧缺的情况,2020年国内固废实现零进口,海外废纸浆进口被中断,导致原料端国内纸企的成本压力较大。另外在消费端,过去铜版纸的售价也高于双胶纸,因此各种书刊杂志,儿童读书等只使用铜版纸来印制封皮,但随着国内铜版纸工艺技术和产量的提升,铜版纸的生产成本和售价己低于双胶纸的成本和售价。而铜版纸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杂志和服装包装等领域,一般来说高档服饰及生活主题的杂志大多使用≥70克重的铜版纸、中涂纸;高质量的月刊和专业杂志使用中涂纸、高白度轻涂纸,克重≥70克;一般质量的月刊、周刊往往用高白轻涂纸、轻涂纸,克重≥60克;大发行量的周刊及综合杂志一般使用轻涂纸、压光纸,克重≥65克。但是线下实体杂志受到互联网冲击巨大导致销量下滑严重,铜版纸市场需求受到一定的消极影响。

竹浆纸产业前景(铜版纸产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6)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竹浆纸产业前景(铜版纸产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7)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我国铜版纸进出口情况

从出口市场来看,随着网购业的兴起,快递用的纸箱包装盒等数量在快速成长,目前我国的纸箱包装盒基本为直接在瓦楞纸或包装纸上印刷,而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则会在纸箱包装盒的外面裱糊上一层印有精美图案的铜版纸,已提升纸箱包装盒的美感。伴随着消费升级的不断深入,未来铜版纸在裱盒领域使用量可能会有大的提升。但是全球对印刷书写用纸的需求己达最高点,特别是在发达国家,随着政府持续推进无纸化办公,人口减少,高龄化趋势而导致的结构性需求减少。具体到铜版纸行业,以美国和日本为例,从2008年以来的铜版纸消费数据来看,虽然不同的年份间略有波动,但基本上是呈现减少的趋势,2012-2020年我国铜版纸出口从141万吨下滑至69万吨。而对于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对纸张的需求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持续增长,内销在国内铜版纸行业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竹浆纸产业前景(铜版纸产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8)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 ”等新兴领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