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有哪些习俗三个字概括(分别指的是什么)

导读:“清明三候”分别指的是什么?看完你就知道了

春风骀荡,陌上花开,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日,还是一个节气,而作为一个节气,自然是有“三候”的,那么清明三候分别指的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看完以下内容你就知道了!

清明有哪些习俗三个字概括(分别指的是什么)(1)

我国古代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除了在历法方面有所创造外,另一个重要的标志便是与节气相关联的物候观;而古代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分为三候,清明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鸣鸠拂奇羽,又五日戴胜降于桑,也就是说每隔5天是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一个节气又被称为“三候”。清明三候是什么意思呢?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而一候:桐始华,说的是清明時节万物复苏,百花争相开放,桐树的花尽吐芳华,一派生机勃发的春景冲击着人们的视觉。

清明有哪些习俗三个字概括(分别指的是什么)(2)

其次,二候田鼠化为鹌。鹌,是指鹌鹑类的小鸟。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鸟儿则开始出来活动了;而三候:虹始见,说的就是纷纷的细雨如期而来润育着万物,雨后天空彩虹如五彩的飘带栩栩而生动;这样整个理解下来的意思是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其实也就是说天气越来越热了,天气开始清朗,草木开始繁茂,是时候种植作物了。

清明有哪些习俗三个字概括(分别指的是什么)(3)

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古人的清明三候,让人们正确了解和认知了大自然中的物候现象,让人受益匪浅。这是除了踏青、美食、祭祀之外,清明节的又一大特色。最后,清明后的下一个节气是谷雨,谷雨的三候分别是:一候:初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飞而两翼相排,农急时也;三候,戴胜降于桑,织网之鸟,阵于桑以示蚕妇也,故曰女功兴而戴鸣。以上是小编介绍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留言讨论,点赞和转发,感谢大家的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