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的魅力所在(最重要的是传承与保护)

关于黄梅戏的起源和发展,虽然一直以来都有不尽相同的说法,不过当代的文艺界有一个大致的认同,即它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形成和壮大于安徽省怀宁县(安庆地区),目前是湖北、江西、安徽三省都非常热门的地方剧种,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黄梅戏的魅力所在(最重要的是传承与保护)(1)

黄梅戏

尽管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是目前多数人都认可的客观事实,但是必须也要强调,最早形成于黄梅的是黄梅调,并非是后来传唱四海的黄梅戏。而且任何一种戏剧都有属于自己特色的音调,配上特色的方言(唱腔)才是完整的戏剧。如同京剧表演,不用演员上场演唱,大家一听旋律就知道这是京剧,黄梅戏也一样,也有自己特色鲜明的音调。

黄梅戏的魅力所在(最重要的是传承与保护)(2)

黄梅戏表演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关于它为什么叫黄梅调,历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因为它起源于今天的黄梅县,所以称之为黄梅调,这种说法目前被大多数人接受。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过去黄梅时节,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梅雨较多,山区的村民们无法进行更多的农业生产,就在家里唱戏,久而久之就称之为黄梅调,同时,山区的村民在采茶的时候,喜欢在丘陵与梯田上哼上几曲黄梅调,因而又称采茶戏。

究竟是什么原因,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早期黄梅戏的发展,基本上是在皖、鄂、赣三省交界的山区中形成的。它应该起源于黄梅县,但是在周边的山区都很有影响力,吸收了各地方言的特色,逐渐发展为后来的黄梅戏。

黄梅戏的魅力所在(最重要的是传承与保护)(3)

黄梅戏表演

为何说黄梅戏壮大于怀宁(安庆地区),因为黄梅戏起源于唐代,经过了上千年的发展,到了清代才形成了相对较大的影响力。据说清代时期,长江中下游水灾较多,每到灾年,就有大量的黄梅灾民被迫以卖艺乞讨为生,顺江而下,将黄梅调带到了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由于当时的怀宁(安庆府驻地)是安徽省的省会,经济相对发达,怀宁方言是安徽的官话,被称为“怀腔”、“府调”。黄梅调深受怀宁当地百姓的喜爱,结合怀宁的地方方言,很快就形成了规模,逐渐发展壮大。

黄梅戏的魅力所在(最重要的是传承与保护)(4)

电影《天仙配》——黄梅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关于黄梅戏的起源可能争议很多,但是不管怎么争论,有一个事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电影《天仙配》的上映,才是黄梅戏走向全国,成为著名剧种的开端。严凤英、王少舫等老艺术家的演绎,使得黄梅戏声名鹊起,蜚声海外,这一点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黄梅戏的魅力所在(最重要的是传承与保护)(5)

春晚上马兰演唱《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

黄梅戏的魅力所在(最重要的是传承与保护)(6)

春晚上韩再芬演唱《打猪草》

而早期在春晚上表演黄梅戏的演员,也基本是来自于安庆的演员。马兰与韩再芬等艺术家在春晚上的精彩表演,让黄梅戏在国内的热度不断提高。

黄梅戏的魅力所在(最重要的是传承与保护)(7)

黄梅戏《徽州女人》

新时代的黄梅戏作品《徽州女人》,不仅是一部很好的戏剧作品,更是把历史上徽州女人的贞洁与操守很好的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黄梅戏的魅力所在(最重要的是传承与保护)(8)

定期举办的黄梅戏艺术节

不难看出,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但是真正的壮大,确实是在安徽安庆。但是要问为什么黄梅戏不改为安庆戏,这个就完全没有必要了。起源于别人就是别人的,因为在我家流行就要改名字,那就是掩耳盗铃了。越剧起源于浙江省,壮大于上海市,但是还是叫越剧,没听说要改名为上海剧的。黄梅戏也一样,它不仅仅在安庆流行,在很多地方都很流行。黄梅戏并非是安徽的戏剧,更是湖北的戏剧,也是各地的流行戏剧。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最重要的是传承和发展,盲目的争夺什么起源地,完全是本末倒置。

网上经常看到一些热爱家乡的网红,用安庆歌手演唱的《黄梅戏》录着抖音、火山等小视频,开口闭口就是黄梅戏是我家的,你们安庆人唱什么,一个个义愤填膺的,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无知的表现,也是对艺术的侮辱。

黄梅戏的魅力所在(最重要的是传承与保护)(9)

徽班进京

举一个例子,在国粹京剧的发展历史上,徽班进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京剧鼻祖程长庚融合各种戏剧的精髓,创出了全新的剧种,慢慢的发展为后来的京剧。安庆人虽然经常谈到这段历史,但是从没有谁自称京剧是在安庆起源的。

黄梅戏的魅力所在(最重要的是传承与保护)(10)

曾国藩

再如清代统治中国文坛200多年的桐城派,起源于安徽桐城,这是众所周知的,不过在桐城派的发展历史上,湖南人曾国藩是一位重要的推动者,被誉为是中兴桐城派之人。“桐城派”这个说法就是曾国藩提出的,实际上到了曾国藩所在的时代,桐城文派中已经有了大量的湖南籍文人,不过曾国藩依旧提出“桐城派”,而不是“湖南派”或“长沙派”,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湖南人自称桐城派是湖南的说法。

黄梅戏的魅力所在(最重要的是传承与保护)(11)

重视它就去传承它

所以说到底,黄梅戏起源于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它是深受多地百姓喜爱的剧种。当下,随着流行音乐热度的持续火爆,以及方言的逐渐退化和消失,还在坚持戏剧的年轻人日益减少,传统戏剧文化如何传承本身就面临着困境和挑战。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是值得赞扬的,但是传承和保护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有心保护和发展,你唱你的,我唱我的就可以了,大家一起将黄梅戏发扬光大。一味的争了面子,输了里子,那就完全本末倒置了。

(相关图片来源于网络,徽南城意头条号,谈历史地理,说人文教育,看社会百态,聊地方发展,喜欢小编文章的朋友欢迎点赞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