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楼排名一览表(高楼是如何拔地而起的)

天津高楼排名一览表(高楼是如何拔地而起的)(1)

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天津摄影师常津生数十次登上直升飞机,对津门大地进行大量航拍。他所留下来的数万张底片,是天津在那个年代的珍贵影像记录。如今,改革开放迎来40年,在这些航拍照片的所在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腾讯大燕网将推出系列组图,重温天津40年来的“今生今世”。(津视131期·腾讯大燕网出品 图/常津生 游思行)(注:上图为合成照片)

地标,是一座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标志。这是位于五大道地区的民园体育场,始建于1920年代,见证了天津体育的起起落落。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初期,它曾是天津足球的主场。直至2004中超元年,泰达队新球场落成,民园体育场遭到冷落。2012年,这座近90年历史的体育场被拆除,2014年以“民园广场”的姿态重新亮相,尽管还保留着体育健身的功能,但更多的是作为旅游休闲的用途。

天津高楼排名一览表(高楼是如何拔地而起的)(2)

坐落在滨江道与和平路交口的天津劝业场(画面右侧),早在1928年就开业了,楼高33米,是当时天津的最高建筑之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劝业场是天津民需商品的重要供应基地,大至金银珠宝,小至针头线脑都有,经营十分红火。当时的滨江道、和平路,车水马龙,是天津最繁华的区域。进入21世纪,改造成步行街的“金街”依旧热闹,只不过越来越像个旅游景点了。

天津高楼排名一览表(高楼是如何拔地而起的)(3)

“以前看渤海大楼是需要仰望的,非常壮观。”建成于1936年的渤海大楼(画面右上角),总建筑高度47.47米,曾长期占据天津第一高楼的位置,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作为旅馆和酒店使用。老天津人以前靠渤海大楼找路,只要看见渤海大楼,就不怕迷路。而如今,倘若不是特别提醒,很容易就将它忽略了。在旁边大型商场的映衬下,渤海大楼颇显“身形娇小”。

天津高楼排名一览表(高楼是如何拔地而起的)(4)

建于1963年南开大学主教学楼,刷新了天津的制高点。当时正是困难时期,国家出巨资建设大学主楼实属不易。据说,这座教学楼也是当时全国高校中的第一高楼。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南开大学仍保持着原有的格局,最明显的变化,是在主楼北面,建成于新世纪的第二主教学楼。

天津高楼排名一览表(高楼是如何拔地而起的)(5)

住在鞍山道附近的人们,每天都会听到《东方红》的整点报时声,这个钟声就来自天津电报大楼。1983年,最高点达85米的天津国营电报大楼落成,在南京路上显得无比宏伟。对于年轻一代人来说,“电报”这个词显得古老而陌生,在2001年,中国电信取消了公众电报业务中的特急和加急业务,传统电报渐渐走入历史。如今,电报大楼已变成手机城,也算是坚守了通信业的“老本行”。

天津高楼排名一览表(高楼是如何拔地而起的)(6)

1985年,在南市旅馆街和南市食品街建成之后,天津人给它们起个意味深长的名字:“双城醉月”。这两座宫城式的建筑,和周边的低矮平房形成鲜明的对比。曾被称为“三不管”的南市,在2008年彻底拆除,而后,高达数十层的住宅楼相继崛起。名牌小学的迁入,也为周边楼盘贴上“学区房”的标签,聚拢着一批又一批新南市人。

天津高楼排名一览表(高楼是如何拔地而起的)(7)

这是天津八里台地区。1985年建成的八里台立交桥,是天津第一座三层互通式城市高架桥。在它南边,高达415.2米的天津广播电视塔,则于1991年建成,在20多年间都是天津城的制高点,直到2015年,高达597米的117大厦封顶,才刷新了这个高度。在八里台立交桥东南侧的天津师范大学,在2010年整体迁往位于西青区的新校区,三年后,在原址建设的高端楼盘开盘,卖出了两万多一平米的“天价”。

天津高楼排名一览表(高楼是如何拔地而起的)(8)

矗立于海光寺路口的天津经济联合中心大厦,建成于1986年。这是改革开放后真正意义上的办公大楼,也是天津第一座接近百米的大厦。在经联大厦旁,毗邻卫津河的卫津路,在上世纪90年代经过拓宽,成为沟通津城南北的要道。

天津高楼排名一览表(高楼是如何拔地而起的)(9)

1989年,天津商场开张纳客。在上世纪90年代,老天津商场可谓西南角商圈的标志。据上年纪的天津人回忆,当年天津商场采取了将商场与超市结合的经营模式,这在当时是件新鲜事。而如今,原来的天津商场已经成为历史,2008年,该商场被天津劝业场收购,成为劝业场西南角店,而后又在2015年宣布停业。在它身后,高达32层的金禧大酒店,也已停业闲置了十多年。

天津高楼排名一览表(高楼是如何拔地而起的)(10)

1991年,毗邻南京路的国际大厦开业,这是天津首座中外合资的综合性商住大厦,也是天津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涉外活动的中心。135米的高度,让它在当时成为天津第一高楼。如今,在它背后,336.9米的天津环球金融中心,以及339米的天津现代城B区写字楼在2010年之后相继崛起,让国际大厦看起来顿时矮了一截。

天津高楼排名一览表(高楼是如何拔地而起的)(11)

1991年12月,位于复康路的天津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主楼高18层,可容纳500万册藏书。当时的天津图书馆可以说是位于城市的边缘,身后仍有大片水洼。曾经,每到夏天临近考试期间,这里成了周边高校学生的最爱,吹着空调复习备考,阅览室里一座难求。2012年,天津图书馆文化中心馆落成,而高校的教室也大都安装了空调,复康路馆不再像从前那么热闹了。

天津高楼排名一览表(高楼是如何拔地而起的)(12)

从天塔往南,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仍是一片泽国。1994年底,可容纳万人的天津体育馆建成,以承办1995年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这座长得像巨型飞碟的体育馆,被天津人称作“大馆”。2007年,大馆旁的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落成,并承办了北京奥运会的部分足球比赛。它也被赋予了一个形象的名字——“水滴”。如今,大馆主要承接各类演出和活动,水滴则是天津泰达队的主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