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起源和发展原因(围棋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大家好!我是棋棋君。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围棋有关的一些事儿!

围棋大家都知道,起源于中国,后流传至日本、韩国等东亚各国及地区,

围棋在我国古代称“弈”,西方称“Go”并流行于东亚国家,其中以中日韩围棋称之围铁三角关系!那么大家知道在这铁三角关系中都有哪些比较厉害的其手呢?我给大家介绍几名在这铁三角中我个人认为围棋高手吧!

首先是日本,因为日本围棋在这三角中实力比较强的!

第一位,

藤泽秀行出生于日本神奈川(Fujisawa Hideyuki,1925年6月14日-县横滨市,毕业于日本棋院,围棋棋士。

其曾获得日本棋圣战冠军、中日围棋交流功劳奖等奖项,组织14次“秀行军团”,他终生为围棋国际化而奋斗,对中国大陆围棋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9年5月8日,藤泽秀行逝世。

围棋起源和发展原因(围棋的起源与发展历史)(1)

藤泽秀行

第二位

小林光一(外文名:kobayashikoichi ,1952年9月10日 -),日本人,是日本著名围棋棋手。职业九段。十三岁入木谷实门下,以攻击锐利、形势判断精确见称,创有流行一时的“小林流布局”。小林光一曾获得过59个冠军,其中一个是世界冠军。曾跟随日本队获1004岛新安国际元老围棋大赛团体赛季军

围棋起源和发展原因(围棋的起源与发展历史)(2)

小林光一

第三位

大竹英雄

大竹英雄(日文名:おおたけひでお,1942年5月12日-),出生于日本福冈县北九州市,是日本职业九段围棋棋手。他的棋风极为厚实,极为注重棋形的美感,被誉为“美学棋士”,与林海峰一起开创了日本围棋的“竹林时代”。大竹英雄曾获得富士通杯冠军、第6届亚洲杯电视快棋赛冠军、“最优秀棋士奖”等奖项,其于2005年被授予紫绶褒章。

围棋起源和发展原因(围棋的起源与发展历史)(3)

【大竹英雄】

韩国高手

围棋起源和发展原因(围棋的起源与发展历史)(4)

曹薰铉

曹薰铉,外号“快枪”,人称围棋皇帝,首届应氏杯冠军,也正是因为夺得应氏杯首届冠军的影响,把韩国围棋带上了高速发展之路。师从濑越宪作,系吴清源师弟,,,,,

围棋起源和发展原因(围棋的起源与发展历史)(5)

徐奉洙

徐奉洙,韩国四大天王之一,世界顶尖级棋手,第二届应氏杯冠军,自学成才,人称“野战司令官”

围棋起源和发展原因(围棋的起源与发展历史)(6)

刘昌赫

刘昌赫,第三届应氏杯冠军,人称玉面书生,第一攻击手等

中国棋手

汪见虹

围棋起源和发展原因(围棋的起源与发展历史)(7)

汪见虹

汪见虹,河南洛阳人,1963年9月12日生,11岁学棋,13岁进体校,14岁进集训队,1982年定为四段,1996年升为九段。1997年出资在京创办“汪见虹围棋俱乐部”

围棋起源和发展原因(围棋的起源与发展历史)(8)

邵震中

邵震中是一名1958年10月1日出生于江苏的淮安人,其1974年进集训队。1982年定为六段,1995年升为九段。现任江苏棋院院长。

围棋起源和发展原因(围棋的起源与发展历史)(9)

刘小光

刘小光(1960年3月20日-),出生于河南开封,是中国九段围棋棋手,国家一级教练员,现任中国棋院围棋部副主任。

刘小光曾获得“交通杯”国手邀请赛冠军、宝胜电缆杯赛冠军等奖项,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代表作有《“天煞星”——刘小光自战百局》。

好了由于篇幅影响就先介绍这么多,大家好知道哪些棋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关于围棋的起源说法很多,有人说围棋是日本人发明的,更有人说是韩国人发明!也有人说起源于中古代。

相传,在上古时期,我国第一个皇帝“尧”,他有一个儿子名叫丹朱,丹朱小的时候非常淘气,经常和小伙伴玩“打仗”游戏,身上总有一些伤痕,尧帝看到儿子这样贪玩,不思进取,将来一定成不了才,于是就想了一个教育儿子的好方法。一天,尧帝把丹朱和他的小伙伴们叫到一起说:“你们喜欢‘打仗’游戏很危险容易受伤也不文明,现在我教你们一种既安全又文明,不用拳,不用脚的‘打仗’游戏丹朱和他的小伙伴们听了非常高兴。尧帝让丹朱和他的小伙伴们捡来一些黑色和白色的小石子,然后在地上画了十一条线的小方格,对丹朱说:“黑色石子给你,白色石子归我。一个石子就是一个兵,你就是‘指挥官’,咱们轮流在交叉点上放石子,一次只能放一个,看谁的‘兵’能把对方的‘兵’围住被围住的石子就被消灭掉,必须把它拿走”。丹朱听了很感兴趣,就与尧帝在地上打起仗来,玩着玩着,丹朱发现自己的“黑兵”总是被“白兵”消灭,急得坐立不安小伙伴们也替丹朱着急,尧帝小子笑着对丹朱说:“你失败的原因是不爱动脑筋,这与战场上打仗一样,必须排好兵,布好阵,否则是不能取胜的。另外你的数学计算也不好,三加七;四加六还不知道等于几,怎么能当好将军指挥打仗哪”?

丹朱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从此以后再也不和小伙伴们瞎跑胡闹了而是向尧帝认真学习这种游戏的知识,对这棋盘聚精会神的思考,学习了许多“打仗”的方法,逐渐地由好动变为稳重;由粗鲁变得文明;由笨拙变得聪明了。当丹朱长大成人以后,果然成了一名有知识又善于用兵的指挥官了。

尧帝教丹朱的这种游戏,就是当今围棋的雏形,如今围棋棋盘以丛十一条线演变成十九条线,后来人们将围棋起源的传说总结成八个字就是“尧帝造棋,教子丹朱”。其实围棋并不是尧帝一个人发明的,它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段总结创造的,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产物,古时的人们厌倦了连年征战的生活,于是便发明了这种文明的战争游戏

到了唐朝由日本古代著名学者吉备真备(694—775)在唐留学二十年后,于公元735年带回日本的。但据信史所载,公元685年天武天皇就曾召公卿上殿手谈。继而又有689年持统天皇禁止围棋和701年文武天皇解除禁令的记录。尔后日本现存最早史书712年完成的《古事记》中,也多次出现以“其石”字做地名、人名的例子。另外718年公布的“僧尼令”中亦云:惩罚博戏,独优弈其石。这些记载都早于吉备真备归国的735年。显而易见,“吉备最先传入说”是不能成立的。比以上日本人的记录还要早的是636年完成的我国正史之一《隋书·倭国传》中提到的倭人“好棋博、握槊、之戏。”据此,与以上日文材料相印证,可以说在七世纪围棋已被日本人所接受,这是一种比较稳妥的说法。此外1980年版《大日本百科事典》更认为,远在公元一——四世纪间,围棋就由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至大和时代(公元四—七世纪)已经流行于统治阶级之间了。

其实学习和下围棋有许多好处:

  一、 学围棋可以锻炼思维

  围棋是围而相杀的游戏,每下一子就等于出动一兵向对方进攻,迫使对方设法应对,而对方下子也是在向你进攻,要求你设法打退他。这种不断进攻与防守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脑得到不间断地锻炼,变得日益灵活、聪明。

  二、 学围棋能培养能力

  很多小朋友对数字的加减乘除感到枯燥无味,而下围棋运用数字的机会很多,可以让你在娱乐中不知不觉地接纳数学,使计算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围棋的竞争过程紧张激烈,双方斗智斗勇,能有效地培养高度的注意力、敏锐的观察力、细致的分析力、灵活的应变力、全局的统筹力,使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三、 学围棋能陶冶性情、提高素质

  围棋对弈中要求棋手讲文明、懂礼貌、胜不骄、败不馁。对待生动活泼、战斗激烈、变化莫测的棋局,棋手只有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常下围棋的人,大多有临危不乱的镇定心态,谦虚、谨慎的美德,文明高雅的风度。

  总之,学围棋能锻炼思维,培养能力,陶冶性情,提高素质。

好了由于时间关系就先讲到这里,我下次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