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靖西风景简介(广西靖西市沿革一览)

靖西市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代管的县级市。

靖西历史悠久,据解放后在市区主山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的砍砸器,以及禄峒乡大金村等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锛、石斧、石铲等物推断,远在原始社会,靖西就有人类居住。地处归属和政区设置,最早见于《唐书》,建制已有1200多年历史。

广西靖西风景简介(广西靖西市沿革一览)(1)

靖西市沿革一览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派尉屠睢率五十万大军平定岭南,在岭南置桂林、南海、象三郡,今县境属象郡,郡治临尘在今崇左县境。秦末代理南海尉赵佗兼并三郡,建立南越国,县地属南越国。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将岭南分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今县境属益州刺史部南部牂柯郡句町县地,牂柯郡治故且兰,句町县治在今云南省广南县境,古为句町国,汉武帝时灭,置句町县。

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以建宁、牂柯郡为兴古郡,今县境属蜀汉益州南部兴古郡句町县地,郡治宛温在今云南省砚山县。

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吴国末帝孙皓投降,统一南方,桂西部分属宁州,今县境西晋时属宁州兴古郡句町县地,郡治律高在今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

东晋时废句町县,郡治宛暖在今云南省砚山县境。

南朝420年至589年宋今县境属宁州兴古郡,郡治漏卧在今云南省罗平县;

南朝齐复置句町县,今县境属兴古郡句町县地,郡治西中在今云南省文山州;

南朝梁大宝后废句町县,今县境属兴古郡,郡治西中;南朝陈时今县地属北朝后周南宁州,州治味县在今云南省曲靖县。

隋大定元年(581年)今县境属南宁州总管府地郡级政区,治所昧县在今云南省曲靖县。

唐开元二年(714年)后今县东境始置归淳州,隶邕州都督府,府治宣化在今广西南宁市。

贞元十二年(796年)西境始设安德州,隶安南都护府,府治宋平在今越南河内。

广西靖西风景简介(广西靖西市沿革一览)(2)

元和初(806年)后,归淳州更名归顺州。

五代十国(907年至960年)广西地区先是北部属楚国,南部属南汉。后来南汉并吞了北部,于是全属南汉,今县境属南汉兴王府,治所番禺在今广州市,县东部置温州,西部置安德州,均隶邕州建武节度使。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进兵广州,消灭南汉,统一岭南,在羁縻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至道三年(997年)置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今县境属西路邕州,州治宣化在今南宁市,县境东部置温弄州一说温州、温闷峒、温润峒;中部置顺安州;西南部置归化州;西部置安德州均隶邕州。

景炎二年(1277年)江西广信府广丰县人张天宗起兵抗元失败,率众南来顺安州贡峒,更名顺安峒。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进兵广西,十六年(1279年)南宋灭亡。今县境属湖广行中书省,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从湖广南部地区分置广西行中书省。今县中部置归顺州,东境置温州一说河润州;隶镇安路,路治感驮岩在今那坡县境;西境置安德州,隶来安路,路治奉议州在今田阳县境。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元朝灭亡,广西行中书省改为广西布政使司洪武九年改承宣布政司,镇安路改为镇安府,府治从感驮岩移至冻州在今德保县境。明初废归顺州、安德州入顺安峒。

弘治九年(1496年)10月,岑氏土官率兵有功,升顺安峒为归顺土州,仍隶镇安府。

嘉靖四年(1525年)直隶广西布政司属思恩府府治在今武鸣县。

四十年(1561年)温州降为寨,更名湖润,改属南宁府。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南明永历十五年明朝灭亡,统一全国,今县境置归顺土州,初隶思恩府,雍正七年(1729年)改土归流,因去思恩遥隔,复隶镇安府。

十年(1732年)湖润寨又隶镇安府。

乾隆十一年(1746年)湖润寨土巡检故绝,改土归流属归顺州。

光绪十二年(1886年)归顺州升为归顺直隶州,属太平思顺道,道治今龙州县,小镇安厅改为镇边县,与下雷土州原属镇安府,均属归顺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年)6月废归顺州,置归顺府。镇边县改隶省,湖润巡检裁销改为团,下雷土州改设弹压,均属归顺府。

民国二年(1913年)6月废归顺府置靖西县,以旧城名靖城与位广西西部而名,初隶镇南道道治今龙州县,民国十五年6月废道为区。民国十六年下雷土州归并雷平县今属大新县。民国十九年冬广西划为十二个区民团指挥部,靖西为第十区,区治靖西县。民国二十一年6月又将十二个民团区并为民团六个区,靖西隶龙州区。民国二十二年7月增设天保民团区,靖西改隶天保区,区治天保县。民国二十六年天保区民团指挥部移驻靖西县城,民国二十九年6月民团指挥部改为广西第十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民国三十一年3月又改为广西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辖靖西、天保、向都、镇结、龙茗、镇边、敬德等7县。

1949年12月13日,靖西县和平解放。

1950年1月18日,靖西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广西省龙州专区,专署设在龙州县,后迁崇左县,1952年8月改隶百色专区。

1952年,壮族聚居的广西中部和西部,建立桂西僮族自治区,区治南宁市,辖邕宁、宜山、百色3个专区,靖西隶百色专区。

1955年10月县人民政府改为县人民委员会。

1956年桂西僮族自治区改为桂西僮族自治州,专区改为地区,靖西隶百色地区。

1958年1月地区改为专区。同年3月5日,广西僮族自治区成立,靖西隶百色专区,1971年专区改为地区,靖西县隶百色地区,2002年6月属百色市至今不变。

2015年8月1日,撤销靖西县,设立县级靖西市,以原靖西县的行政区域为靖西市的行政区域,靖西市人民政府驻新靖镇新华街339号。靖西市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直辖,百色市代管。

2015年12月12日,靖西市正式挂牌。

2016年5月,靖西市辖11个镇、8个乡;分别为:新靖镇、化峒镇、湖润镇、安德镇、龙临镇、渠洋镇、岳圩镇、龙邦镇、武平镇、禄峒镇、地州镇等11个镇;、同德乡、壬庄乡、安宁乡、南坡乡、吞盘乡、果乐乡、新甲乡、魁圩乡等8个乡;9个社区、254个村。

广西靖西风景简介(广西靖西市沿革一览)(3)

绣球之乡-----旧州

绣球,绣球是靖西壮族民间一种精致的针绣工艺小圆球,起源于清代,靖西龙邦一带乡村男女青年成群结队在山野间对山歌、谈情说爱时,随手摘下山间花草,用藤扎成花球,抛给意中人,而后演变成用绣有莲花、鸳鸯等爱情吉祥物的绸巾,包上重物,连上丝绳。最后发展为现在的形状,即由12片叶瓣片组成,叶尖对叶尖缝合,整体呈圆形,系有球穗,长50厘米,球径一般为6~10厘米,最大的30瓣,直径1997厘米。在瓣片上,分别绣有龙、凤、孔雀、蝴蝶、金鱼、鸳鸯、菊花、玫瑰、牡丹、兰草、祝词等,瓣片边缘镶绣金丝,瓣内填充物为绿豆,取意长久常青,为男女青年传情信物。旧州街号称“中国绣球之乡”,是广西绣球的主要产地,该街距市区9公里。

广西靖西风景简介(广西靖西市沿革一览)(4)

旧州

旧州古名那签、顺安峒、归顺土州,位于靖西市城南9公里,旧州--原为归顺州今靖西州治所在地,清顺治六年公元1650年,为抵御外敌侵拢,州治北迁计峒今靖西市区兴建州城,原归顺州址改为旧州。主要景点有绣球街、文昌阁、张天宗墓、紫壁樵歌、土司墓群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