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延高铁铜川新区有站吗(两次改线后西延高铁线路确定)

西延高铁铜川新区有站吗(两次改线后西延高铁线路确定)(1)

据国铁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官方账号“西铁资讯”消息,近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及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了西安至延安铁路调整可行性研究报告,至此,西延高铁西安至铜川段线路的走向正式确定。

相较于2018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的西延高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西安至铜川段变化主要有二:

1.线路增加12.7公里,沿途站点最终调整为:港务区东站、高陵站、富平南站、铜川站,同步实施栎阳线路所。

2.铜川站扩容,站场规模由2台4线调整为3台7线,站房面积由6000平方米调整为12000平方米。

这意味着,变来变去,高陵“虚惊一场”,富平、铜川终究“得偿所愿”。

1

从西铜城际到西延高铁

在不少关注陕西高铁建设的人看来,西延高铁,是西铜城际的升级版。

2014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规划后,就有消息传出,西铜城际铁路将于2015年上半年开建,2018年建成。

但直到2016年4月西铜城际铁路也未见动工。铜川方面的解释是“陕西的十个地市都要通城际铁路,这条路要向北一直延伸到延安,站点如何布局,最后方案如何确定,现在正在论证当中。我们相信随着铜延线整个方案的获批以后,开工应该指日可待。我们希望在今年的下半年能够开工建设西铜城际铁路”。

伴随着2016年7月国家印发《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西延高铁作为“八纵八横” 高速铁路主通道包海通道的组成部分纳入国家规划,此后,西铜城际铁路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线路更长、速度更高的西延高铁。

西延高铁铜川新区有站吗(两次改线后西延高铁线路确定)(2)

2016年12月21日,包海线西安至延安至榆林高铁西延段建设动员大会在铜川举行。按媒体报道,西延高铁,是陕西省“十三五”铁路发展规划中第一个动员建设的高铁项目。

2018年1月,西延高铁可研评估会在西安召开,原则通过了西延高铁可研报告,计划取消洛川、甘泉、宜君三站。此后,在全省上下一致努力争取下,甘泉站、洛川站、宜君站得以保留。

2018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新建西安至延安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但也就是从此开始,西延高铁项目的推进又陷入了更漫长的困境,2019年10月底,经与国铁集团协商,先期批复了控制性工程因素较多的宜君至延安段初步设计。

2021年4月,铜川至延安段全面开工建设,与此同时,西安至铜川也还在为线路调整而上下奔忙。

西延高铁铜川新区有站吗(两次改线后西延高铁线路确定)(3)

公开消息显示,其间,线路又经过两次修改——

据2020年9月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发布的《新建铁路西安至延安线变更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二次公示》显示,原高陵站、富平阎良站调整为栎阳站(临潼区境内)、富平南站,原线路方案经过的咸阳市三原县也将不再经过,新增西安市阎良区。

如此调整,主要有两个方面考虑:

1.原线路在富平区段确定的合设富平阎良站距离富平、阎良城区均较远,线路布局与富平县城向东南发展的规划不相契合,地方政府和当地人民群众对于进一步优化西延高铁线路走向和站位设置提出了强烈诉求。

2.西韩城际铁路要与国家铁路网互联互通,但此前方案难以实现顺畅互通,所以,要对西延高铁、西韩城际铁路途经富平段线路设计方案予以优化,便于充分发挥高铁、城际运输结构。

在这个方案中,富平算是得偿所愿,高陵人却“痛失”高陵高铁站。

2021年10月陕西省发改委回复网友咨询时披露,西延高铁西安至铜川段正在调整设计,包括相关站点设置,按目前研究成果,拟按高陵设站、栎阳设线路所方案推进,具体依项目最终批复为准。

根据“西铁资讯”最新信息,西延高铁线路自西安东站引出,向北经高陵区、阎良区、富平县至铜川市,线路总长93.4公里,较2018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的西延高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12.7公里。线路设港务区东站、高陵站、富平南站、铜川站,同步实施栎阳线路所。

也就是说,线路调整尘埃落定,变来变去主要是两座车站:

高陵站 富平阎良站

↓ ↓ ↓

栎阳站 富平南站

↓ ↓ ↓

高陵站 富平南站

栎阳线路所

高陵站终于保住了,差点被栎阳站取代只是“虚惊一场”。

这里需要多说几句。

铁路线路所,只有正线,没有配线,一般不办理客货运业务,仅在个别需办理职工通勤的线路所,办理通勤职工乘降。

此外,“西铁资讯”在留言区明确表示,港务区东站是越行站。越行站,主要办理同方向列车的越行,利用越行站可以使同一线路上的快车超过慢车。也就是说,港务区东站也不办理客运业务。

2

6座车站曝光

与富平县希望改变场站选址不同,铜川则渴望扩大场站规模和站房面积。

如今看,富平成功了,铜川也成功了。

西延高铁一路向北,经高陵区、阎良区、富平县至铜川市,这一段恰好处于陕北万亿级能源大通道和渭北万亿级工业走廊交汇区,铜川自认是南承北接、承东启西、融合发展的桥头堡,区位优势明显、战略位置突出,近年在努力加快建设渭北区域交通中心。

渭北区域交通中心,能够促进关中地区人流、物流等经济要素流动融合,还可助力陕北能源化工与关中协同互补发展,所以,借着西延高铁西安至铜川段线路调整,铜川提出了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计划将西延高铁铜川站建设成渭北综合交通枢纽站”。

根据报道,“近日,该建设方案获国铁集团和省政府联合批复,铜川站站场规模由2台4线调整为3台7线、站房面积由6000平方米调整为12000平方米”。

西延高铁铜川新区有站吗(两次改线后西延高铁线路确定)(4)

百理君注意到,伴随着西延高铁全线建设方案最终确定,新建设方案中,线路全长约30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自西安东站北端引出,沿途设港务区东站(越行站)、高陵、富平南、铜川、铜川北、宜君、黄陵西、洛川、富县北、甘泉北、延安11座车站。

沿途所有车站中,西安东站由西十高铁负责建设,甘泉北、延安两站为既有车站,这样算下来,西延高铁全线新建铁路旅客站房共有8座。目前,除了铜川站、宜君站外,其余6座车站设计方案已陆续曝光(以实际建设为准)。

西延高铁铜川新区有站吗(两次改线后西延高铁线路确定)(5)

西延高铁铜川新区有站吗(两次改线后西延高铁线路确定)(6)

高陵站,站场规模为2台4线,线侧下站型,车站最高聚集人数800人,建筑规模为5000平方米,配套停车场规模为7000平方米。建筑造型融合“城市北大门”的地域文化特点,提取唐代建筑元素,以符合当代审美的标准,进行转译和重构。

西延高铁铜川新区有站吗(两次改线后西延高铁线路确定)(7)

西延高铁铜川新区有站吗(两次改线后西延高铁线路确定)(8)

富平南站,站场规模为2台6线,线侧下站型,车站最高聚集人数1000人,建筑规模为6000平方米,配套停车场规模为10000平方米。新建富平南站方案基于当地古朴恢宏的建筑风格,以“关中名邑,富庶太平”为设计构思,凝练传统建筑语言,将浓厚的人文底蕴与时代发展精神融入建筑形态之中。

西延高铁铜川新区有站吗(两次改线后西延高铁线路确定)(9)

西延高铁铜川新区有站吗(两次改线后西延高铁线路确定)(10)

┠铜川北站,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位于王益区东侧台塬中部,周边地形高差较大,由规划路接入站区。规划设计结合用地高差,在尊重地形的基础上,以站前广场为核心打造交通枢纽,组织交通流线,广场南北两侧分别布置公交、长途客运、社会及出租车场,方便出行方式的交通换乘。

西延高铁铜川新区有站吗(两次改线后西延高铁线路确定)(11)

西延高铁铜川新区有站吗(两次改线后西延高铁线路确定)(12)

┠黄陵西站,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位于黄陵县主城区西侧,西临沮河。规划设计结合场地现状与周边生态环境,以站前广场为核心,将出租车与公交车场置于广场南侧,社会车场及长途客运站结合游客中心分置在广场北侧、西侧。

西延高铁铜川新区有站吗(两次改线后西延高铁线路确定)(13)

西延高铁铜川新区有站吗(两次改线后西延高铁线路确定)(14)

┠洛川站,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位于主城区东侧,东接城市道路,站前广场地势较低。车站造型方案以洛川会议旧址大门为原型,将其形态作为建筑主题基调,分形重构,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和设计语言,融合当地传统窑洞,砖雕等建筑元素,体现现代交通建筑特质及历史建筑神韵。设计将苹果形态进行抽象演化,通过建筑语言在细部进行表达,凸显出地域物产特征。

西延高铁铜川新区有站吗(两次改线后西延高铁线路确定)(15)

西延高铁铜川新区有站吗(两次改线后西延高铁线路确定)(16)

┠富县北站,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位于主城区北侧,周边现状地坪较低,规划进站道路与西侧210国道联系。规划设计结合用地高差,设置站前广场架空层,广场下布置出租及社会车场,南侧设置公交及长途车场,北侧设置铁路配套停车场,打造功能完备,因地制宜的规划方案。

3

“1小时交通圈”

西延高铁铜川新区有站吗(两次改线后西延高铁线路确定)(17)

8月2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回复道:“经与施工相关单位核定,西延高铁西安段计划于2022年12月份开工建设”。

此前有报道称,西延高铁开通后,西安至延安的运行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左右,相比现在缩短了一半时间。

按照公开报道,西十高铁建成后,西安至商洛半个小时。

西康高铁建成后,西安至安康40分钟到达。

延榆鄂高铁建成后,西安至榆林段运行时间预计缩短至2小时左右。

陕西“米”字型高铁网建成后,将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省内大部分城市仅用1小时便可到达的快速轨道交通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