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种振荡器电路图(10种常用多谐振荡器电路)

1、分立原件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52种振荡器电路图(10种常用多谐振荡器电路)(1)

图1:分立原件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如上,图1所示,用两个同型号的三极管构成。

振荡原理:

假设VT1导通C1经R1充电,使C1两端电压不断上升,引起VT2基极b电位不断上升,最终VT2导通,迫使C2拉低到地,引起VT1截止,此时C2经过R2开始充电,使C2两端电压不断上升,引起VT1基极b电位不断上升,最终VT1导通,迫使C1拉低到地,引起VT2截止,此时C1经过R1又开始充电,如此循环形成振荡。

VT1、VT2轮流导通 与截止,在Q1、Q2端输出矩形波。

如果电路对称(R1=R2,C1=C2),则Q输出为一定频率的方波。

振荡周期:T ≈ 1.4 · R1 · C1


2、门电路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52种振荡器电路图(10种常用多谐振荡器电路)(2)

图2:两个非门组成的振荡器

如上,图2所示,两个非门组成的振荡器。

振荡原理:

假设Q为低电平,则非门2的输入端为高电平,经过R对C充电,C的电压上升,直到非门1输入端的电压达到反转电压,此时非门1的输出变为低电平,Q变为高电平。

此时,Q点、C、R、非门2的输入端,极性反转,相对于之前变为放电回路,然后转为反向充电,C的电压下降,直到非门1输入的电压达到反转电压,此时非门1的输出变为高电平,Q变为低电平。

如此循环,形成振荡,在Q端输出方波。

如果非门的反转电压为电源电压的1/2。

则振荡周期:T ≈ 2.2 · R · C

Rs用于稳定振荡频率,驱使为6~10倍的R。

52种振荡器电路图(10种常用多谐振荡器电路)(3)

图3:三个非门组成的振荡器

如上,图3所示,三个非门组成的振荡器。

原理和两个非门的差不多,但是相比起两个非门的振动器更容易起振,工作更稳定,还能获得更高的振荡频率。

以上两种产生的都是方波输出,占空比D=1,要改变占空比,可以使用二极管将充放电回路分开。

52种振荡器电路图(10种常用多谐振荡器电路)(4)

图4:三个非门组成的可变占空比振荡器

如上,图4所示,三个非门组成的可变占空比振荡器。

通过滑动电位器RP使占空比可调。

充电回路(RP2 R) · C

放电回路(RP1 R) · C

另外,用施密特触发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比用一般门电路组成的,更简单,频率更宽,受到电源电源和温度的影响更小。

52种振荡器电路图(10种常用多谐振荡器电路)(5)

图5:施密特触发器组成的振荡器

如上,图5所示,施密特触发器组成的振荡器。

由于施密特触发器的翻转电压(正向或反向)是不同的,所以只需要一个门就可以构成多谐振荡器。

振荡原理:

Q端通过R给C充放电,让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电压在两个翻转电压直接来回变换,从而形成振荡。

振荡周期:T ≈ 1.4 · R · C

3、NE555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52种振荡器电路图(10种常用多谐振荡器电路)(6)

图6:NE555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如上,图6所示,NE555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振荡原理:

充电回路,Vcc经过RA、RB给C充电。

放电回路,C经过RB从7脚放电。

C的电压,加载到触发引脚2和6上,在3脚输出方波。

占空比:D=RA/(RA 2RB)。

4脚可以控制振荡的启停。

4、触发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52种振荡器电路图(10种常用多谐振荡器电路)(7)

图7:两个触发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如上,图7所示,两个触发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由两个D触发器分别组成单稳态电路,然后串联起来构成多谐振荡器。

振荡原理:

当开关信号送达一个低电平,或非门的输出端会出现一个上升沿脉冲,加到CP端。

此时使第一个触发器进入暂稳态,Q1转为高电平,并经过R1对C1充电,随着C1电压的升高,触发R端使其复位,让Q1转为低电平,/Q1转为高电平,对第二个触发器的CP端施加一个上升沿脉冲。

此时使第二个触发器进入暂稳态,Q2转为高电平,并经过R2对C2充电,随着C2电压的升高,触发R端使其复位,让Q2转为低电平,经过或非门,在第一个触发器的CP端施加一个上升沿脉冲。

如此循环,形成振荡,在Q1、Q2输出方波。

VD1、VD2分别提供C1、C2的快速放电回路,占空比由R1C1、R2C2调节。

另外,用一个触发器也能构成振荡器。

52种振荡器电路图(10种常用多谐振荡器电路)(8)

图8:一个触发器组成的振荡器

如上,图8所示,一个触发器组成的振荡器。

利用触发器的复位端R和置位端S,接在RC充放电回路,实现反复置位和复位,让Q端输出方波。

另外,专用的单稳态电路,如:4098、14528等,也可以构成多谐振荡器。

如下,图9所示,振荡周期:T≈0.5(R1C1 R2C2)。

52种振荡器电路图(10种常用多谐振荡器电路)(9)

图9:专用单稳态电路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5、集成运放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52种振荡器电路图(10种常用多谐振荡器电路)(10)

图10:集成运放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如上,图10所示,集成运放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选用双电源运放,Dz起到限幅的作用。

多谐振荡由两个部分构成:

一个是,开关模块,即,运放的反向输入,引起输入1时输出0,输入0时输出1。

一个是,RC充放电回路,它的反复充放电,使得运放的反向输入端,在翻转电压附近来回振荡。

从而在运放输出端得到方波。

振荡周期由R、C决定。

T≈RF·C ln[(R1 2R2)/R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