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的生活的语录(叔本华说世界是我的表象)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如果问你一个问题:什么是科学知识?

叔本华的生活的语录(叔本华说世界是我的表象)(1)

可能你一时间很难准确回答,不过百度会告诉你:“科学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如实反映”。

但这个观点至少有两种反对的声音的人,一个是波普尔,一个是康德。他们为什么会反对,又反对什么呢?让我们今天来聊聊。

其实,当你思考这个定义“科学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如实反映”的时候,你会发现,这里隐含着至少两个前提:

第一个:知识(或真理)是先天存在的,知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揭示它。

第二个:知识必须能经受客观经验的验证,也就是说,知识应该具有经验的可验证性。

叔本华的生活的语录(叔本华说世界是我的表象)(2)

其实这是一种关于知识“证实主义”,这种思考方式或者观念认为,世界存在一种客观的真理,我们只需要通过观察、实验、归纳分析,最终去发现它就可以了,总有一天我们可以揭示这个世界的奥秘,那个绝对的真理,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认知方式。

在西方哲学史上,关于知识的探讨,最终要追溯到智者泰阿泰德,泰阿泰德认为“知识就是真的信念”,换句话说,我们坚信的东西就是知识,就是真理。但他的朋友苏格拉底很快发现了这个定义的问题,因为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相信关于某一事件的某种说法,而且这种说法的确是真的,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说我们有关于此一事件的知识。

叔本华的生活的语录(叔本华说世界是我的表象)(3)

比如,在法庭上,有一被告甲被指控偷窃。假设甲确确实实是小偷,但检察官先生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甲是小偷。于是,检察官使用编造出来的证据使得法官和陪审团相信甲是小偷。在这一情境中,甲是小偷乃事实,所以为真。法官和陪审团也相信甲是小偷,所以是一“真的信念”。但是,我们能因此就说法官和陪审团有关于“甲是小偷”的知识吗?显 然不行。所以,苏格拉底和泰阿泰德建议加上“必须经过证明”这一条件。这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提出的关于知识的定义,即“知识是证明了的真的信念”。

叔本华的生活的语录(叔本华说世界是我的表象)(4)

可被证明性是知识的一个关键条件,这是我们关于知识的一种普通观念,但哲学家波普尔对这个定义提出了挑战。他说,是否具有可证伪性才是科学知识和非科学知识的一个明显分界线。这是一种“证伪主义”知识论观点,波普尔怎么说的呢?

这要从我们传统的“证实主义”观点说起,传统的知识观点认为,知识必须具有可证明性,知识是基于观察和归纳的。比如古代人通过观察斗转星移,总结出了一套基本的天文学知识;古代人通过观察天气周期性变化,总结出了关于农历时节的知识。但这种基于大量事实,而归纳出的知识,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我们不能观察所有情况,也就是说总存在一些遗漏的事实,我们没有观察到,而这些“例外”就可能构建出新的知识体系。

叔本华的生活的语录(叔本华说世界是我的表象)(5)

而事实上,人类的知识体系就是沿着这样的路径发展的,不断提出新的猜想,否定过去的认知,然后科学不断进步。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现在的宇宙观;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再到量子力学,都是沿着这个路径发展的。我们总是在证明过去是错误的基础上,才获得了进步。这就是波普尔的“证伪理论”。如果一个知识是不可证伪的,比如神学,那么它就不是科学的知识,只有可能被证伪的知识,才能称之为科学知识。而证伪主义则告诉我们,我们永远无法获得一个真理,而只能得到一些暂时性的知识。

叔本华的生活的语录(叔本华说世界是我的表象)(6)

其实,我们进一步思考,其实证实主义的问题,关键在于:归纳法。如果我们总是在证明过去是正确的,那么我们永远无法获得进步,而只有不断证明过去是错误的,人类才能获得进步。而且归纳法总是存在可被证伪的可能,比如那个著名的黑天鹅例子,不管你发现了多少白色的天鹅,通过归纳法,我们都不能证明天鹅就是白色的,直到你发现有一只黑色的天鹅出现,过去的认知就被打破了。所以,归纳法和可证明性天生就是自相矛盾的。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哲学家是如何看待知识的,我们前面讲到,传统的关于科学知识的定义是:“科学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如实反映”。这里我们假设了知识是客观存在的,而恰恰康德并不这么认为,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就指出,知识的两个要素:直观和概念(或者说观念),而这两种都是主观的,换句话说,我们自己构建了一个认知体系,然后试图去证明它们的正确性,这本身就存在逻辑问题。

叔本华的生活的语录(叔本华说世界是我的表象)(7)

由此,康德提出了他称之为“哥白尼式的革命”的知识论观点。他说:并不是知识去符合客观事实,而正好是反过来,是我们的主观认知塑造了这个世界。也就是说,我们眼中的所谓客观事实,只是我们的主观观念塑造的,通过感觉和知觉(或者说理性)去塑造的。我们的主观如何塑造这个世界的呢?哲学的论证太过于抽象了,我举一个例子。在心理学中,有一个现象称之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来到了一所小学,对小朋友们做了智力测验。做完测验之后,教授给老师们两份名单,并告诉老师,一份名单上的小孩很有潜力,这些小孩的智商在未来会进步很大;而另外一份名单上的小孩则不会有太大的提升。而实际上,这两份名单都是完全随机分配的,但老师们不知道。

一年之后,这些教授重新回到了这所小学,询问老师这两批小孩过去一年表现得怎么样?结果心理学家的预言真的实现了,第一份名单上的小朋友在过去的一年里变得特别聪明,而另外一份名单上的小朋友们却没有多大的起色。而且在随后的智商测试中,也印证了老师的说法,为什么会这样?其实道理非常简单。

叔本华的生活的语录(叔本华说世界是我的表象)(8)

当老师被告知小朋友有潜力的时候,老师就会花更多的精力关注这群小朋友。会给这些小朋友更多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而相反,被认为是智商一般的小朋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老师们会认为他们真的没有什么潜力,所以在潜移默化中,不会给太多积极的评价和鼓励,甚至还会出负面的评价。这才是导致这两组小朋友真正拉开差距的原因。在心理学里,这种现象被称为自我实现的预言,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当然这是一个心理学实验,但这个心理学实验反应了一种我们普遍的认知模式,当我们设定一个假设,如果这个假设被印刻在我们信念中,我们就会不自觉地去证明它,久而久之,这个假设就成为了一种潜移默化的真理,而且看似好像被我们证明了的真理,但其实这只是一开始我们的假设变成了现实而已。

对于认识这个世界是同样的道理,社会运行规则、社交礼仪规范、市场经济体系,甚至人类的道德体系都是一种假设。而只是我们绝大多人都已经默认了这样的假设,而且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实际上,是我们的认知塑造的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

就像叔本华说的“世界是我的表象”。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或分享给您的朋友,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