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24课笔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详细笔记)

题目解说

题目中的“谁”是疑问代词,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用“最可爱”形容“人”,用“最”这一程度副词修饰限定“可爱”,直接表明作者的评价,有强烈、鲜明的褒扬赞美之意。

文体知识

新闻通讯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描写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作者简介

魏巍(1920-2008),本名魏鸿杰,笔名魏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东方》(1982年,凭借《东方》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散文《我的老师》。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谁是最可爱的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略有改动。本文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篇影响很大、传诵很广的优秀通讯,写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最艰苦阶段,志愿军战士英勇反击美国侵略军的英雄事迹。本文最先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由于领土争端,爆发了朝鲜战争。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10月25日揭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序幕。作者魏巍在前沿阵地上采访了3个月。在前线的这3个月,他终生难忘。从朝鲜回来后,前方将士那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强烈地震撼着他,他急切地想让祖国人民了解自己的儿女是多么英勇、多么顽强,于是他根据采访内容,整理写作了这篇通讯。

课文详细批注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24课笔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详细笔记)(1)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24课笔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详细笔记)(2)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24课笔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详细笔记)(3)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24课笔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详细笔记)(4)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24课笔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详细笔记)(5)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24课笔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详细笔记)(6)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24课笔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详细笔记)(7)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24课笔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详细笔记)(8)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24课笔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详细笔记)(9)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24课笔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详细笔记)(10)

问题探究

一、读完本文,试探究志愿军战士身上有怎样的高尚精神。

答:①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松骨峰战斗中,志愿军战士在时间紧迫、任务艰险的情况下,凭着一个连的兵力,发扬不怕牺牲、与敌人血拼到底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敌人激战8个小时,打死300多敌人,使得部队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体现了战士们意志的坚韧刚强,表现出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②国际主义精神。志愿军战士马玉祥见到因为被炸毁了房子而坐在山冈上哭的朝鲜老妈妈,申请由炮兵连调到步兵连;火场中奋不顾身,英勇救下朝鲜儿童,因为在他心目中,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是一样的。他身上不仅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纯洁高尚的品质,而且体现了对朝鲜人民的爱,体现了志愿军战士热爱朝鲜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

③爱国主义精神。志愿军战士雪中话苦乐,为了祖国人民而甘心吃苦、以苦为乐,揭示了志愿军战士的幸福观、苦乐观,体现了志愿军战士淳朴谦逊的气质、美丽宽广的胸怀,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本文作者选取了三个事例来表现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这三个事例之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答:①三个事例各有侧重,又统一于表现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这一主题。松骨峰战斗侧重表现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马玉祥烈火中救朝鲜儿童,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爱,侧重表现的是志愿军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而防空洞谈话中的志愿军战士高尚的苦乐观、高度的责任感以及崇高的荣誉感等,表现的是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总之,三个事例从不同面揭示了志愿军战士共同具有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因此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②三个事例相得益彰。打击侵略者,援朝卫国是志愿军首要的、最重大的任务,也是志愿军战士最可爱的原因之一,松骨峰战斗写的是一个先头连在作战时,发生在战场上的故事,突出表现志愿军战士对侵略者的恨,歌颂的是英雄群体,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烈火中救朝鲜儿童写的是马玉祥这位战士在战争期间,发生在朝鲜老乡家的感人故事,侧重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爱,歌颂的是英雄个人,这既是志愿军战士最可爱的原因之二,又是对松骨峰战斗的补充。防空洞谈话,写的是一个普通战士休息时,发生在防空洞里的事,主要展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人民无限忠诚的赤子之心,写的是他的所思所想,揭示了志愿军战士对敌“狠”,对朝鲜人民“爱”的根本原因,即来源于深厚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而这正是产生前两个事例的思想基础。

课后感悟

今天我们的祖国和平、安定,今天我们的生活幸福,这些都要感恩当年浴血奋战、奋不顾身的战士。他们就是最可爱的人。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为我们的祖国贡献我们的全部力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