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阅读鉴赏题(九年级中考古诗词鉴赏必会)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中考古诗词阅读鉴赏题(九年级中考古诗词鉴赏必会)(1)

一、原著与节奏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二、文常填空

1.《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作者是 元 (朝代)张养浩  。“山坡羊”是这首曲的  曲牌名   ,“潼关怀古”是题目

2.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文学家,所作散曲以豪放著称。

三、解词

1.山河表里: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是为表里。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2.西都:指长安。 3.踌躇:迟疑不决。这里形容心潮起伏 。

4.秦汉经行处: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经行处,行程中经过的地方。

四、解读曲意:

(关上)群山绵延起伏,像从不同的方向聚集到潼关来,(关下)波涛滚滚,像在咆哮怒吼,在通往潼关的路上,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是为表里,地势十分险要。

远望长安,心潮起伏。令人伤心的是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那成千上万间的宫殿,如今都化作了尘土。

无论哪个朝代兴起,受苦的都是百姓;无论哪个朝代灭亡,受苦的还是百姓。

五、理解默写。

1.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用“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把潼关险峻壮美的景色和诗人起伏难抑的情感融合在一起。

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的雄伟气势,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3.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4. 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感慨国破家亡、世事变迁的句子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5.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6. 《潼》中,表达对统治阶级痛恨,对百姓同情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7.《潼》中,对人民同情,且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六、归纳中心:作者抚今追昔,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对立,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七、历年中考题集锦

1. 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这首元曲借凭吊潼关古迹,抒发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同情百姓的情感。

B.“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句把改朝换代的战争惨烈图景直接呈现了出来。

D.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只有改朝换代,人们才能摆脱痛苦的生活。

2.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A. 这首小令,写出了气势磅礴的景象,真挚激越的情感,其中,“潼关怀古”是曲牌名。

B. “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踌躇”生动地写出作者内心的不平静。

C.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没有直接提到战争,但改朝换代的战争惨烈图景跃然纸上。

D. 最后两句为全曲点睛之笔,是作者对历史的概括与评判,表达了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3. 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3分)

示例一:(炼字) “聚”字用得好。“聚”化静为动,呈现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突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示例二:(炼字、修辞) “怒”字用得好。“怒”字把黄河人格化,写出了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突出了潼关的险要,暗示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

示例三:(炼字、感官)这句话从视觉和听觉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暗示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

4. 曲中“踌躇”一词用得好,请分析其妙处。(3分)

“踌躇”生动地写出了作者此时内心的不平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思索,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5.“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思想?(3分)

议论; 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对立,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6. 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今:国富民殷,社会和谐。请就两种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理解。(3分)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社会制度不同造成的。古代,封建君主制,兴亡都逃不了封建朝廷、官吏的盘剥;而今天,我们生活的是一切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里,国家富,人民就安康幸福。

7.作者是怎样将写景、怀古、议论三者有机结合的?

作者先描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地势,然后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了深沉的感慨,最后发表议论,得出结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中考古诗词阅读鉴赏题(九年级中考古诗词鉴赏必会)(2)

如果有用,请关注收藏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