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名胜古迹地点(大话湛江人文古迹)

湛江的人文历史悠久,渊源流长。

迄今为止,已发现不少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人类活动的遗址,并挖掘出众多重要历史文物。如对中华南端雷州半岛人文发展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下面文章简单了解一下。

湛江名胜古迹地点(大话湛江人文古迹)(1)

鲤鱼墩贝丘遗址

鲤鱼墩贝丘遗址

位于遂溪县江洪镇东边角村前100米处的田间,地形似鲤鱼故称“鲤鱼墩”。遗址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35米,面积2800多平方米。现存的文化积层最厚面达150多厘米。2003年元旦前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湛江市博物馆、遂溪县博物馆联合组队对该遗址进行发掘,出土磨制石器绳纹陶片装饰贝壳等一批,屈肢墓葬8座,该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7000-8000年前)的人类居住遗址,乃雷州半岛目前发现最早的人类居住遗址。1991年6月20日,公布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湛江名胜古迹地点(大话湛江人文古迹)(2)

石器

英典北新石器时代遗址

位于雷州市英利镇英典北村北面山坡,遗址南北长520米,东西宽60米,面积3.12万平方米,1983年12月发现。遗址地面散布着石斧石环敲砸器砺石石网坠夹砂陶片,属距今4000-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1992年,海康县(今雷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湛江名胜古迹地点(大话湛江人文古迹)(3)

二桥村

二桥南湾汉代村落遗址

位于徐闻县西南的海滨仕尾村西北,长约1000米、宽60-100米,呈条状形分布,地面有大量的汉唐时代的板瓦筒瓦瓦当印纹陶片。1993年11月,省考古研究所、湛江市博物馆、海康县博物馆、廉江县博物馆、遂溪县博物馆、高州市博物馆、徐闻县文化局及博物馆联合在该村潘家连宅前进行大型探方发掘,出土一批汉代建筑构件,如万岁瓦当卷云纹瓦当绳纹乳钉纹板瓦筒瓦陶罐太阳芒纹陶钵等,还采集到汉代龟纽铜印“臣固私印”一方。

湛江名胜古迹地点(大话湛江人文古迹)(4)

伏波祠

伏波祠

位于雷州市雷城西南隅,始建于东汉,乃纪念西汉伏波邳离侯路博德与东汉伏波新息侯马援的祠宇。祠旁有“马跑泉”与“神泉胜迹”石雕亭,佐证汉代两伏波将军岭南驻兵雷州的珍贵古迹。

湛江名胜古迹地点(大话湛江人文古迹)(5)

罗州故城

罗州故城遗址

位于廉江县河唇镇龙湖村东南侧,始建于唐初,原为石城县治,唐武德六年(623年),罗州从石龙迁治于此,故称罗州城。城址向正南,平面作曲尺形,面积约6万平方米,城址布局大致与唐代长安城相仿,是研究唐代城市建筑形制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的一处重要遗址。1961年,被批准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湛江名胜古迹地点(大话湛江人文古迹)(6)

雷瓷

茂胆窑群窑址

位于雷州市沈塘镇茂胆村北的田坑边,距通明河仅0.5公里。1982年考古普查时发现。属斜坡式龙窑,长11米,宽7米,窑周边地表堆集有青黄釉冰细纹深腹碗环底碟喇叭足豆及四耳罐等器形瓷片,经论证为南朝至唐代古窑址,乃研究唐代雷州陶瓷生产及工艺的珍贵资料。199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湛江名胜古迹地点(大话湛江人文古迹)(7)

雷祖祠

雷祖祠

位于雷州市白沙镇白院村的英榜山,唐贞观十六年(642年)为纪念雷州首任刺史陈文玉而建造。祠堂坐北向南,砖木结构硬山顶,为三进四殿。正殿廊宽7米,堂高19米,内宽14米,墙厚0.8米,是雷州古建筑的典型代表作,又是始创雷州的人文胜迹。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湛江名胜古迹地点(大话湛江人文古迹)(8)

三元塔

三元塔

位于雷州市雷城三元塔公园内。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塔为砖石结构,高57米,8觚9级,内楼17级,每级对开拱券门,南进北升,东入西上,可登塔巅。塔基为石刻须弥座,镶嵌23块石刻浮雕,寓意吉祥,为明代粤西建筑与雕刻艺术的瑰宝。1983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湛江名胜古迹地点(大话湛江人文古迹)(9)

公益古建筑

公益古窑群

位于雷州市纪家镇公益圩,窑长20米、宽4米,堆高12米,属龙窑。1986年10-11月,广东省博物馆考古队和海康县(今雷州市)博物馆联合考古发掘,出土有青釉碗香炉青釉褐彩瓷枕瓷罐等陶瓷器物。造型优美,釉彩光润,花纹精致,线条流畅,笔法娴熟,经专家考证为宋代青釉褐彩瓷器,为研究宋代雷州窑生产及工艺提供了翔实的资料。1992年,公布为海康县(今雷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湛江名胜古迹地点(大话湛江人文古迹)(10)

宋皇井

宋皇村遗址

位于湛江市硇洲岛中部马鞍岗麓,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清光绪《吴川县志》记:“宋景炎三年(1278年)夏三月,陆秀夫、张世杰拥益王赵是,卫王赵昺避元兵至此。四月,是卒。五月,昺即位,改元祥兴,升硐为翔龙县”。硐洲即磁洲,为翔龙县旧址。村边有“宋皇井”古迹与“翔龙书院”石碑,见证宋朝末代皇帝曾率兵驻扎地。清李光昭《吴阳杂兴诗》曰:“为吊天南一柱支,景炎家园播迁时。双忠贯曰空葵拱,旧县翔龙已黍离。假息纪延天水历,偷生降逼李陵旗。孤洲民尽涯门处,大有田横岛士奇”。乃宋代人文胜迹。

湛江名胜古迹地点(大话湛江人文古迹)(11)

上林寺

抗法斗争誓师处上林寺

位于湛江市霞山区南山村,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7月11日,南柳南山海头一带村庄群众奋起抗击法国侵略军强占广州湾。七、八百群众集会上林寺前,献血誓盟,抵抗法军侵略,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1961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湛江名胜古迹地点(大话湛江人文古迹)(12)

硇洲灯塔

硇洲灯塔

位于湛江市硇洲岛东南海边山坡上,1899年法国建造,麻石构筑。塔通高约23米,由塔座塔身灯具三部分组成,塔座正方形,边长4.80米,高5.90米,塔身圆形,高16.05米,塔内石阶盘旋而上塔顶。顶端灯具用160多块三棱水晶镜组成一蚌形凸透镜,铜质底座,盛水银3吨作润滑剂,发条牵引旋转,凸镜内悬水银灯,灯光通过三棱水晶镜聚成光束,射程26海里,硇洲灯塔为世界上现存二个水晶磨镜灯塔之一。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