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优劣(实用干货定性研究)

留学生在准备自己的毕业论文时,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学校不同,学术等级不同,自然而然,具体要求也就不同,一般而言,本科,硕士,博士,其论文难度逐级递升,博士对论文的要求最多,难度也最大。而在整个论文框架中,研究方法的相关内容正是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也是许多人难以理解,无从下手的盲点,对于总是被教授挂在嘴边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也不甚了解,到最后还需要反反复复地进行修改。

为了解决同学们的这个难题,今天小编就带来了一期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全面解读,一起来看看吧!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优劣(实用干货定性研究)(1)

释义

01

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优劣(实用干货定性研究)(2)

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与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相对的概念,定量研究着重考察和研究事物的量,要求用专业的数学以及统计工具对事物进行数量的分析,这就叫做定量的研究,也称量化研究,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基本研究范式,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和方法之一。

定量研究,顾名思义,就是以数字化符号为基础去测量。定量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由于其目的是对事物及其运动的量的属性作出回答,故名定量研究。定量研究与科学实验研究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科学上的定量化是伴随着实验法而产生

定量研究以数据作为基础,一般运用统计方法(抽样调查等)来收集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梳理,分类,再重新进行分析,可以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例如因子分析,线性分析等。

02

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优劣(实用干货定性研究)(3)

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从而对课题进行研究。

定性研究是研究者用来定义问题或处理问题的途径。具体目的是深入研究对象的具体特征或行为,进一步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如果说定量研究解决 “是什么” 的问题,那么定性研究解决的就是 “为什么” 的问题。

定性研究通过分析无序信息探寻某个主题的 “为什么”,这些信息包括各类信息,如历史记录、会谈记录脚本和录音、注释、反馈表、照片以及视频等。与定量研究不同,它并不仅仅依靠统计数据或数字来得出结论。它也有像 “扎根理论”、“人种学” 等正式的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是在一群小规模、精心挑选的样本个体上的研究,该研究不要求具有统计意义,但是需要凭借研究者的经验、敏感以及有关的技术,有效地洞察研究对象的行为和动机,以及他们可能带来的影响等。

定量研究VS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优劣(实用干货定性研究)(4)

01

概念不同

定性研究

研究者通常运用历史资料,文献,采访,观察等方法获得研究和参考资料。

定量分析

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数据的比较以及深入分析来验证猜想。

02

理论基础不同

定性研究

价值判断

定量分析

事实判断

其实,这两种研究方法的根本区别,是理论基础的不同,定性研究以解释学,现象学,以及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而定量分析则是以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为基础,它源于经验主义哲学,主要强调客观性,现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事物之间必然存在内在的逻辑因果关系,因此,此种方法格外要求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等

03

研究工具和方法

定性研究

研究者本身进行调查,采访等。

定量分析

以量表,调查表等工具进行测量问卷调查等方法。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优劣(实用干货定性研究)(5)

04

特性

定性研究

以自然情境为直接源泉

描述性的

具体的

对过程更加敏感

倾向于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

需要与研究对象密切接触

集合论和逻辑学

分析原因、意义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优劣(实用干货定性研究)(6)

定量研究

应用量化的方法(量表,问卷,或实验)

演绎法

抽象的

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相互独立,彼此分离

数据统计和概率论

分析频率

05

特性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优劣(实用干货定性研究)(7)

定性研究

定性分析较为灵活,能够根据社会成员的动机和主观意义理解把握和分析事物的本质特点,相较而言,最后得到的结果深度较强,使用开放式的探索方式,能够深度挖掘潜在的信息。

但定性分析也不是没有缺点,它总是立足于典型的个案,研究的样本数量不够多,不够完善,其最后得出的结论普遍性较弱,甚至于有时研究者过于沉浸于情境中,思维方式主观性较强,可能得出错误结论。

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得出的结论精确度较高,逻辑严密,普适性更强,也更加科学和客观,并且立足于数据,准确性较高。

定量分析的局限性在于其数据广博,但深度不够,缺乏对深层动机和过程的分析了解,在众多的因素中,如何能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这也是一大难点

如何选择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优劣(实用干货定性研究)(8)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优缺点不同,因此在选择研究方法时,我们需要以研究课题的性质为基础,明确两个研究方法的特性,再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当研究者研究一个事物的原因,以及其深入的意义时,需要采用定性研究

当研究的主题与人们的主观体验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理解有关,我们需要着重分析它的问题,意义,解决方法时,选择定性研究较为恰当。

当我们的课题重点是两个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逻辑关系时,我们可以运用定量研究,以大量的数据为基础和依据,再使用各种统计和数学分析方法进行要素的分析,理清隐藏其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得出最终结论。

事实上,在如今的学习中,很多马来西亚院校也会要求学生使用混合式的研究方法,即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优劣(实用干货定性研究)(9)

其实,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只是从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层面对同一事物进行本质的研究,这两者的指导思想和操作手段不同,因此,也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本质的不同侧面上

将这两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可以相互印证,对主要因素进行更加精确的筛选,所得出结论的可靠性也更高,它超越了传统的量化与质性方法范式之间的争论,以全新的理念对研究对象进行审视,本质与量化的研究相互支持相互补充,能够更深层次的进行研究和分析。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优劣(实用干货定性研究)(10)

在马来西亚的学习中,定性研究主要要求运用访谈等手段,采访专家,学者等在相关问题研究领域有着独到见解的人,运用 NVivo 等软件进行资料的归纳和整理,分析,得出主要因素。同时运用定量研究进行有效数据的搜集,以 SPSS 等数据统计软件为工具,导出数值,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信度,效度,以及相关性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论文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将支撑整个论文的框架和体系,并对猜想做出验证。在这一点上,同学们完全可以和导师多沟通,多交流,获取更多的宝贵意见。在选择研究方法时,也要以自己的课题和研究对象为依托,认真思考,再做出最终决定。最后,希望同学们的论文都能顺利通过,取得佳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