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四大名著要最后看西游记(四大名著西游记究竟在阐述什么)

众所周知,《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的一部神话小说,作为四大名著的它,被世人翻拍了很多遍,但尽管如此,依旧很难表达出书中的味道。

很多领略过西游记的人总会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它究竟在阐述什么?想必想知道答案的朋友不知我一个,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有关《西游记》的那点事儿~

为什么四大名著要最后看西游记(四大名著西游记究竟在阐述什么)(1)

说到四大名著,后世清代文学家、小说家、批评家张潮曾在自己的书籍《幽梦影》中说过这么一句话:《水浒传》是一部「怒书」,《金瓶梅》是一部「怨书」,《西游记》是一部「悟书」。这一评价不是平白无故的,今天我们就「悟」一字展开阐述。

何为悟?就是体会、解释的意思,这在古代的一些文言文中很常见。例如《说文》中解释说:悟,觉也!而在《西游记》中,唐僧的三个徒弟的名字中,都带有一个「悟」字,由此可见,西游记这部小说跟这个字有着莫大的关联。

为什么四大名著要最后看西游记(四大名著西游记究竟在阐述什么)(2)

哪这本书究竟在讲什么呢?

说到《西游记》的讲解,在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说法,但想要达到统一是比较困难的,就好比看待一个事物,一件事物总会伴随着多种声音,例如我们常见的解释有:《西游记》阐述的是一种「社会关系」,《西游记》阐述的是一场「大阴谋」,《西游记》阐述的是一场「普度众生」等等。

实则呢?在早知看来,这部小说的阐述压根儿没有那么复杂,或者说压根儿没有那么功利。结合前面段落中的「悟」字来说,西游记讲述的不过是一场「自我救赎」罢了。

为什么四大名著要最后看西游记(四大名著西游记究竟在阐述什么)(3)

回归到具体情节中你会发现,《西游记》取经的角色中,每一个都是犯过错误,在「自我救赎」的一种展现。

我们把孙悟空作为一个代表来说一说,孙悟空这个角色非常的鲜明,是一个嫉恶如仇,不甘为小的人物,而也正是因为他这种高傲的心气,菩提祖师知晓了他日后定惹是非的结论,所以为了及时止损,停止了对孙悟空的传授,当菩提祖师赶走孙悟空时,出于怎样的一种心境,答案依旧是不唯一的,例如有人说菩提祖师赶走孙悟空,是为了让他跟玉帝抗衡,也有人说他赶走孙悟空是为了背负时代的骂名。

为什么四大名著要最后看西游记(四大名著西游记究竟在阐述什么)(4)

那答案究竟如何呢?

这显然是一种无可知晓的答案。回归到正题来说,孙悟空在学艺归来之后,就开始了他肆无忌惮的惹、闹,先是惹了龙王,后又闹了十代阎罗,俗话说的好:「天要亡你,必定会先让你张狂」,而孙悟空正好中了这句话。

一开始,玉帝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按照玉帝的话来说:孙悟空不过是一只吸取了天地精华,拥有上百年年岁的小猴儿,压根就不值得一提,可孙悟空不这么想,孙悟空认为自己学到了很大的本事,除了自己的师父,他谁都可以打过,甚至要抢座玉帝的宝座,如此张狂自然会遭到玉帝的惩罚。【早知这里提到的情节源自原著,跟影视的阐述有着本质区别在这里之所以要解释一下,是因为很多看客会用影视版的剧情来辩论,这显然是不在一个评介上的】

为什么四大名著要最后看西游记(四大名著西游记究竟在阐述什么)(5)

孙悟空虽然很强大,但在玉帝等大佬面前真的不值一提,在原著中有明确说明,孙悟空闹了天宫不假,但并没有打进凌霄宝殿,更没有把玉帝吓的躲在了桌子底下,影视中的表现不过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切身感受,让大家感受到孙悟空的强大而已。

最后玉帝宣来了如来,如来凭借一掌之力就把孙悟空压在了五指山下,这是何等的玩笑?曾经大闹天宫,大闹地府,大闹龙宫的角色,竟然败在了一个手掌之上,所以说:「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这句话非常的正确。

为什么四大名著要最后看西游记(四大名著西游记究竟在阐述什么)(6)

看到这你可能觉得《西游记》在讲述「官场」官场,在讲述「阴谋」,其实并不是,这所有的铺垫不过是在引出孙悟空的「自我救赎」。孙悟空自出世以来,就以自身为主线,对外界的一切并不知晓和了解,因此才会屡次犯错,直到经历了这场玩笑话的灾难,才让他深刻的明白了,「不是自己有多强大,而是强者压根儿没把他放在眼里」。因此也就有了为自己错位买单,救赎的一幕幕。

其实有关「自我救赎」,不仅仅只有孙悟空一人身上有表现,唐僧,猪悟净,沙悟净,小白龙,任何一个人身上都带有一定的错误,因此在早知看来,《西游记》想要阐述的观点,就是「自我救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