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在水一方文化旅游(兴化铺展全域旅游大美画卷)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2019中国·兴化品蟹赏菊旅游季近日落下帷幕。旅游季期间,超百万人次选择走进兴化,赏美景、品美食,感受里下河水乡独特的人文魅力。

兴化在水一方文化旅游(兴化铺展全域旅游大美画卷)(1)

兴化市自2016年跻身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不断放大生态文化资源优势,用创建实践回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课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兴化在水一方文化旅游(兴化铺展全域旅游大美画卷)(2)

优化公共服务,建立畅游兴化新体系。该市注重做好“互联网 ”文章,为游客打造网上高效服务窗口,完成智慧旅游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全域旅游服务中心接待功能;并以“城市会客厅”为目标,高标准推进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并在达标的停车场、公共厕所及各重要节点设置全域旅游标识牌。“十三五”期间,全市计划投资170亿元打造全域旅游交通体系,已建成菜花大道、徐马荒—水上森林连接线、主城区直达西北部旅游景区连接线,新建和改造兴泰高速、兴泰公路、351省道等,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建成100公里一级公路标准的环城旅游风景廊道,让交通线成为风景线,风景线串起精品点。还建成兴化“1号水路”,开辟水上畅游兴化的特色旅游线路,完成城市公共自行车和慢行系统建设,充分展现水乡水路陆路的独特魅力。

兴化在水一方文化旅游(兴化铺展全域旅游大美画卷)(3)

丰富旅游供给,发展要素齐全新业态。兴化拥有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处、国家4A级景区2家、国家3A级景区4家、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家、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家、全国和省重点文保单位15处、省历史文化街区2处,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并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该市积极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大健康等融合发展,千垛果园、龙香芋产业园等一批新型产业模式如雨后春笋,大地蓝公司入选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非遗竹泓木船制造工艺、茅山号子、茅山会船享誉海内外,郑板桥艺术节、施耐庵文学节、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好评如潮,李中水上森林医养综合体成为旅游产业延伸的成功范例。该市还不断探索产业引领、旅游富民新模式,兴化大米、龙香芋、兴化大闸蟹等特色旅游产品充实了农民口袋,并积极开发乡村观光、休闲娱乐、文化体验、度假康养等乡村旅游产品。

兴化在水一方文化旅游(兴化铺展全域旅游大美画卷)(4)

做强旅游品牌,树立大美兴化新形象。做大做强千垛菜花旅游节、万亩荷塘荷花节、品蟹赏菊旅游季、水上森林红杉节等四季旅游节庆品牌,打造“水润兴化,如诗如画”旅游主题,推出兴化旅游LOGO以及旅游吉祥物。千垛菜花亮相《美丽中国》系列邮票,上线“学习强国”APP,登陆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入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018世界最美旅行相册”,入围中国旅游报大数据舆情监测“全国春季踏青热度百强榜”第11位,位列全省第2位。组织开展全国国际象棋锦标赛、兴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端午龙舟赛等体育赛事,开发乌巾荡温泉、水上森林灯光秀等一批夜游产品,实现由“过境游”向“过夜游”转变。开展高密度、广覆盖的旅游推广营销,连续多年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旅游推介会和专题营销活动,入选“全国十大乡村旅游目的地”、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综合发展实力十强县。该市还创新模式,以1家国家级田园综合体、7家省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试验田,吸引多元投资主体参与,“碧水东罗”走出了一条“政府 社会资本 村集体”合作共建、共享共赢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新路。 交汇点记者 顾介铸 通讯员 兴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