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惠爱精神病院(第一家精神病院的诞生)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广州市惠爱精神病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广州市惠爱精神病院(第一家精神病院的诞生)

广州市惠爱精神病院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广州市惠爱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宁玉萍

走在这所具有121年历史的全国第一家精神病医院的院道上,我的思绪回到了147年前的旧中国。

关于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的记忆,国人多以《申报》创办和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公司”——轮船招商局的成立作为重要标记。但对于精神卫生界从业人员来说,这一年也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就在这一年的中国医务传道会报告中,第一次出现了关于在我国建立疯人院的专题报道,写这份报告的人正是后来创建我国第一家精神病医院的嘉约翰传教医生。从嘉约翰第一次呼吁建立疯人院到1898年惠爱医院的建立,这段时期长达26年。

清晚期,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也大量输入中国,现代医学也从涓涓之流逐渐汇成了不可逆转的滔滔浪潮。西医的实用性让中华民族见识到现代科学的神奇,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接受和愿意以西医来治疗外科等各种疾病,但在精神病领域的治疗及知识的普及却举步维艰。

嘉约翰要在中华大地创建精神病医院,困难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精神病观念的转变。在惠爱医院建立之前,我国没有专门针对精神病患者的医疗服务机构。在我国古代,精神病的概念多以“癫狂”这种形式存在。据《黄帝内经•宪枢》卷五之《癫狂》所述,癫狂的表现是失眠,食欲不振、夸大妄想、自尊心强,且吵闹不休,甚至“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桓上屋。”古代的郎中们普遍把疯癫的许多形式理解为机体性失调,他们用于解释“癫”“狂”的语言与解释其他疾病没有什么区别。甚至大部分中国人认为这种“癫狂”是邪气、冤孽所致,患者家属多以求神拜佛、符咒、巫术来驱邪消灾。

二是对精神病患者处置方式的转变。旧中国对待精神病患者的方式,要么是通过宗族关系或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看管,要么是投入监狱如同罪犯一般对待。家境较好的患者,家里会建起一座比较坚固的房子,将其囚禁在里面,严加看管,不准外出。贫苦人家,则只能给患者戴上重重的锁链禁锢在石柱上,经受日晒雨淋,或是全年都被关闭在黑暗、潮湿的房子里,或是牲口棚中,得不到什么关心和照顾。在旧中国,精神病患者的死亡率非常高,他们也常常成为被虐待或嘲弄的对象。

嘉约翰创建疯人院之路异常艰难,他不仅要转变深受五千年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的观念,还要说服医务传道会和教会支持建院。不幸的是,他的提议没有被采纳,当时外国人普遍认为中国人笃信儒家思想,长期的恬淡个性和中庸之道造就了中国人随遇而安、不事争斗的性格,因此中国人很少精神错乱。而嘉约翰不认同这个观点,他认为中国的精神病患者问题没有凸显是因为精神病患者大部分被铁链锁捆在家中,宗亲对于名誉的维持关系让他们很少为外人所知,而且精神病患者很容易自杀或为他人所杀。加上中国人口基数大,精神病患者的绝对数量不可估算,非常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医疗机构救治这些患者。

得不到教会的支持,嘉约翰转向了靠自身努力筹建精神病院的艰辛路程。他利用自身的影响力,组织了一个临时筹委会,发出建院的公告,多方筹措资金,同时在各种刊物报纸上发表关于精神病治疗的文章,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精神病。他的多方奔走呼吁,有过挫折,也得到过支持和鼓励。历尽艰辛,嘉约翰把募捐得来的善款和个人所有积蓄,在1892年出资购买了位于芳村白鹅潭码头旁17市亩的土地用于建设疯人院。随后数年,嘉约翰一边继续募捐,一边筹划具体建设事宜。1897年,嘉约翰用2091.53美元在芳村建起第一栋楼房。

1898年2月28日,嘉约翰和他太太玛莎诺伊斯带着两名精神病患者,乘坐着小舢板从珠江北岸驶向南岸,从芳村码头的杂草丛中走向新落成的一栋带有波斯风格的两层小楼。他们或许不知道,这一路蹒跚脚步踏出的竟是我国现代精神卫生事业康庄大道的起点,当嘉约翰打开了这一栋小楼的门,从此就开启了我国现代精神卫生事业。医院草创,嘉约翰为之取名“惠爱医院”,寓意惠民仁爱。

建院第一年,医院共收治了11名患者,第二年增加至30名。头六年共入院287人,出院224人,1904年底仍在住院的有63人。随后,医院规模越来越大,到1908年住院患者增加到150名,1914年增加到441人。到1927年3月,民国政府接管医院时,在院患者已达686人。从1898年到1927年,29年来总计入院6599人(男4428人,女2171人),出院5913人(男4100人,女1813人)。患者的年龄下至13岁,上至87岁,以20~40岁为主。患者主要来自广东省内,还有广西、云南和湖南,甚至部分来自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患者的职业有船民、苦力、商店店员、经商者、大商人、官员、学者、中医、裁缝、海关职员和学生等,以苦力和渔民居多。

建院头几年的患者都是患者家属送至医院救治,或是有心人从街头领送过来的,医院的运作主要靠募捐及患者家属交纳的一点费用,举步维艰。医院从1903年开始接收广州府送来的精神病患者,并接受政府资助,缓解了医院的部分经济压力。1909年,医院收容的194名患者中,有99名是被官方送来的,其中一半来自中国香港。当时中国香港出现精神病患者,港英政府便会把他们送上火车直驶至广州芳村石围塘火车站附近,之后转至惠爱医院。

建院之初,只有嘉约翰和他太太两人照顾患者,后来陆续招募了恂嘉理(即肖顿G.C.Selden)、罗斯(R.M.ROSS)和哈维(J.I.Harrey)三位美国医生协助开展医疗工作。后期随着医疗业务的逐渐增加,医护人员队伍也随之壮大,至1922年左右,医疗队伍开始出现华人医生。据1922—1923年惠爱医院的征信录记载,医生名册中出现了何永辉医生和刘维钧医生两个名字,这是目前所知的国内最早的华人精神病专科医生。

惠爱医院的建立,开启了我国现代精神卫生事业之路,使我国医学界开始关注精神病的研究和治疗,推动了我国精神病学的发展。它的出现,让中华民族惊喜地发现,还可以有一种迥异于传统的方式治疗精神病患者。各界群众看到精神病患者能够康复出院并回归社会,由衷地认为“在所有的外国传教士开办的事业中,这一项工作是最好的!”《环球时报》曾在2006年评选出对近现代中国最有影响的50名外国人,嘉约翰与达尔文、爱因斯坦、马克思等名列其中。

来源:摘自《致为精神卫生共同奋斗的70 年》第一章 第五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组织编写

编辑||徐佳

排版||白羽

审核||马宁

各位亲们,精神卫生系列科普动画表情包正式上线啦,大家用起来哦!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相应表情哦~

百态人生

心情万花筒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事部

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