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路上的滑板男 沿江大道上的滑板少年

放学路上的滑板男 沿江大道上的滑板少年(1)

放学路上的滑板男 沿江大道上的滑板少年(2)

傍晚,江汉路上的行人步履匆匆。走过江汉关博物馆的门前,视线跟随着三两个滑着滑板的年轻人穿梭,身体随之穿行在沿江大道,越往前走,迎面而来的滑板越多。

我循着地上哗哗作响的滚轮,无意间闯进了一个滑板的世界。

放学路上的滑板男 沿江大道上的滑板少年(3)

19世纪60年代,一群热爱冲浪的人给冲浪板装上了轮子,滑板由此诞生,一百多年的时间,这项运动的玩家已经遍布全球。

而在武汉,它最显性的玩家,在长江边。

放学路上的滑板男 沿江大道上的滑板少年(4)

武汉科技馆门前竖起的巨大路灯,如同舞台上的追光灯,将长长的步行道化身的舞台照得透亮。

灯光下,跳动的影子不断地翻转,跳跃。被滑板滑过的台阶外沿闪闪发亮,那是一茬又一茬滑板爱好者们在这里留下的痕迹。

放学路上的滑板男 沿江大道上的滑板少年(5)

放学路上的滑板男 沿江大道上的滑板少年(6)

/ 每天下班后阿文(化名)都会来这里 /

刚刚下班的阿文匆匆赶来,和长梯上的板友们一一击掌碰拳,这是滑板爱好者们问好的方式。

来到这里的滑板爱好者,大多都是通过网上的视频、交流群或者朋友那里得知这里,慢慢把这里当成了一个据点。

我在不远处的一家小卖部买水时,无意间触碰到了这块野生板场的历史

放学路上的滑板男 沿江大道上的滑板少年(7)

/ 滑手们偶尔也会玩其他的板类运动 /

“我已经记不得现在是第几批人了。”徐阿姨告诉我,“他们在这里玩滑板快七年了,有人走,有人来。”

七年前,一群滑板爱好者发现了这片区域,最初附近还没有别的小卖部,徐阿姨的店成为了滑手们的后勤补给站,时间久了,大家和徐阿姨逐渐熟络起来,因为时有发生物品被盗的情况,徐阿姨的仓库也成为了滑手们的储物柜。

有一次,一位滑手将自己的单车存放在徐阿姨这里,徐阿姨一直到下班时都不见有人来取,便将单车推进了仓库,第二天滑手来取时,徐阿姨得知那辆单车价值五万元,被吓了一大跳。

放学路上的滑板男 沿江大道上的滑板少年(8)

/ 每天总会有人请大家吃东西 /

这里常有一滑滑一整天的人,身上没有带钱时,徐阿姨常常给一些免费的水和食物。

“这里的孩子都很好,很懂事,常常帮我搬东西,很阳光也很积极。玩滑板是需要勇气的,他们很厉害。”

放学路上的滑板男 沿江大道上的滑板少年(9)

/ 徐阿姨小卖部的背后就是板场 /

徐阿姨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来自吉林的年轻人,因为女朋友来武汉上学,便一路跟随,女孩儿离开他后,就一直在这里玩滑板,家里人最后没有办法断了他的生活费,他就靠着徐阿姨时不时的接济,滑了大半年,临走时对徐阿姨说:奶奶,谢谢您,我以后会回来看您的。

放学路上的滑板男 沿江大道上的滑板少年(10)

也不时会有曾经在这里玩滑板的人路过门口向她问好时,她已经不认识了:“时间太快了,当初都是小孩儿,现在都成家立业了。”

到现在,徐阿姨仍旧给在这里滑板的人特殊优惠,原本四元的水,滑手们只需两元就可以,不管她认不认识,只要是玩滑板的都会得到照顾。

放学路上的滑板男 沿江大道上的滑板少年(11)

这块野生场地在武汉有了点名气后,来这里滑板的人越来越多,许多来武汉旅行的人,路过时也常常将这里围成一圈,沿街摆摊的商贩也逐渐开始多了起来,慢慢向板场蔓延。滑板的场地开始受到了影响。

最后,他们给市长打去了电话,随后科技馆的安保人员出面,重新将这块场地还给了滑手们。

放学路上的滑板男 沿江大道上的滑板少年(12)

现在,滑板在这里生了根。

放学路上的滑板男 沿江大道上的滑板少年(13)

“那个时候看到有人玩儿滑板,就像是遇到了亲人,比亲人还亲。”

今年已经31岁的游龙,2008年接触滑板后入了坑。2013年,游龙从老家太原来到武汉,初到武汉时在YSH滑板店打杂,找到了一个容身之所,和老板枣子也成为了好友,在游龙眼里,这份友谊足以和亲情并论。

放学路上的滑板男 沿江大道上的滑板少年(14)

/ 游龙,性格豪爽,平易近人,板场的人称他“龙哥”/

滑板最初进入中国的时候,只有极少人才接触得到,滑板也需要从国外请人代购。那些第一批学滑板的人,从网上找到些国外的视频,慢慢地去学习,摸索,最后自己做出来拍成视频,影响了中国很大一批人。

早期的滑板店就是靠着这群滑板爱好者们的热情开起来的。以前滑板远不如现在这么流行,对于当时那一小撮滑板爱好者来说,碰见一位滑板伙伴,如同荒野中一棵枣树看见了另一棵枣树,而滑板店就是那片森林

放学路上的滑板男 沿江大道上的滑板少年(15)

/ 游龙和滑板店的伙伴在一起组织活动 /

很多人也称滑板店为滑手们的家。起初的滑板店老板和滑手之间并没有明显的雇佣关系和买卖关系。一个人开了滑板店吸引到另一个人去买滑板,走出滑板店后开始在街上滑,被另一个人看见,这个人又去滑板店买了滑板,就这样上演了一场“人传人”的滑板游戏,并且不断发酵着。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现在很多人会选择直接从网上购买滑板,对滑板店的冲击很大,但即便如此,滑板店仍旧是滑板圈子里不可缺少的一环。

博洋现在去滑板店大多是因为想支持一下。有很多的滑板活动和比赛都是由滑板店主办的,他们把玩滑板的人组织起来,培养了很多有名的滑手,同时也影响了很多人。“还是很感谢那帮人。”博洋说。

放学路上的滑板男 沿江大道上的滑板少年(16)

/ 于博洋在练习 Ollie(豚跳):滑板中的一个最为基础的动作,却要不断的练习,这个动作也成为一个分水岭,很多人在这里就放弃了 /

往往初学滑板的人都会遇到一位亦师亦友的板友,跟着一起学习,等老手成为新手后,觉得自己也有这样的使命,这几乎是一个板圈的传统了。

放学路上的滑板男 沿江大道上的滑板少年(17)

/ 滑手们在一旁看另一个滑手练习 /

在科技馆的板场上,总能听到游龙给其他滑手讲一些动作要领。

有时候游龙会亲自踩上滑板演示一遍动作,有时候会去挑战一些难度较高的地形做给新手看,他说自己心中有一股劲,希望可以用这样一种具体的方式传递出来。

现在,白天他会去找一些适合的地形拍滑板视频发在网上,晚上就会来科技馆这边练一些动作,并给新手一些建议。

放学路上的滑板男 沿江大道上的滑板少年(18)

/ 游龙正在演示 /

“他成了,其实我比他还要高兴。”

大多数人刚开始接触滑板都在16、17岁左右,如果没有从事滑板这个行业,那么大概会在26、27岁左右逐渐远离,总是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无非是生活、工作、家庭。

而这十年的时光如同一场少年的梦,让人痴迷,沉醉。这场美妙的瘟疫,成为一个又一个故事,让人成长,让人珍惜,也让人怀念,永远保存。

放学路上的滑板男 沿江大道上的滑板少年(19)

放学路上的滑板男 沿江大道上的滑板少年(20)

滑板也同所有事物一样,世代更替,永不停息。

这块野生场地上的人,来来往往,尽情地挥洒着汗水,获得最纯粹的快乐。

许多来武汉工作上学的人在这里找到一种寄托和安全感,滑板成为了他们和武汉最直接的联系。

放学路上的滑板男 沿江大道上的滑板少年(21)

学生毕了业,工作的人回了家,年纪渐长的人逐渐远离,想来是有些残酷的,徐阿姨看到来告别的人,觉得自己的学生毕业了,自己的孩子长大了,但告别的人身旁又站着一个孩子。

离开的时候,看见又来了一些年轻人拿着滑板坐在一旁,看着中间的老师傅们做着各种眼花缭乱的动作。

放学路上的滑板男 沿江大道上的滑板少年(22)

这天晚上23点30左右时,我赶在最后一班地铁之前回家,在车厢里遇到了张根源。

他家住在光谷,常常因为错过最后一班地铁,最后靠着滑板滑回家去,他告诉我,再过几天他就准备不来了。

我到站后,用板友的手势同他道别,他在空荡的地铁车厢里向我挥手致意,地铁开动,留下风声回荡。

editor

茶孔多

photographer

彭小胖/凯文/受访者提供

designer

锤子

TOPIC今日话题

「说说你热爱的东西是什么?」

READ MORE

推荐阅读

放学路上的滑板男 沿江大道上的滑板少年(23)

放学路上的滑板男 沿江大道上的滑板少年(24)

CONTACT US

在更多地方找到我们

放学路上的滑板男 沿江大道上的滑板少年(25)

放学路上的滑板男 沿江大道上的滑板少年(2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