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的过年别具山西味儿(山西风之故乡情怀)

山西人的过年别具山西味儿(山西风之故乡情怀)(1)

过年这几天,预告中的雨雪竟然一直没来。这倒让我有些意外。因为几乎几乎每一次回家我都会与雨不期而遇的。天气不是很晴朗,不远处的孤山掩藏在云里,没看到孤山就有些怅然若失的感觉。

去县城的路上有一段峡谷地带,在平整的黄土高原显得突兀不寻常。小时候每次坐车路过那里,从沟壑之上的桥面上看着两边的深沟,都忍不住屏住呼吸。黄土沟壑绵延很远,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初春料峭微寒,有一种苍凉的意境。小侄女禁不住感叹,多好看啊,多好看啊。就停车在那里拍了几张照片,将这些记录在镜头里。过年的这几天,小孩子们不是在看电视就是在专注于低头玩手机,偶尔的出去游玩一下,也算是让人机分离的强制措施吧。

侄女静静小学时在县城的小学上学,初中高中又考上了临猗县城的中学,有一种从小就生活在城里见过世面的淡定。其实家里的这些孩子们,都是这样的成长经历。大哥的孙子然然,前年刚上小学时,老师布置的作业由大哥监督完成。后来然然回来,着急地说,爷爷教的都是错的呀。听大哥这么一说,还有些让人哭笑不得。大哥小学毕业,大嫂没上过学,让他们两人负责然然的学习,还真是勉为其难。更为急人的是,现在作业老师都在微信群里布置,让家长知晓监督,大哥没有微信,就是有,眼睛花得根本就看不清。初中毕业就不想上学的侄子,现在感觉到了教育的重要,去年开始不再让媳妇一起去南方打工了,就在县城里租了间屋子,周一到周五就住在城里专门照看然然上学的事情。

其实我们这代人,只要家在农村,对农事稼穑耳濡目染深刻印象。小学就在村里上,下午去学校时就自觉地带上镰刀筐子,放学后去割完草才回家;初中在邻村上,天天路过庄稼地;从小暑假就很短暂,而是放麦假秋假,学生假期参加劳动是农村的惯例。长大后才深切感受到,并不是只有弹钢琴跳舞才是素质教育。小时候的生活经验让我受益匪浅,至少能让我在城市生活中明辨各个季节的农产品。我能一眼辨认出哪些水果好吃,哪些貌似通红的枣子不能买。其实,我的辨别诀窍只有一个,那就是我知道瓜果李桃的自然成熟时间,提早上市的一定用了催熟剂,肯定不好吃。

山西人的过年别具山西味儿(山西风之故乡情怀)(2)

这样独特的素质教育,唯有家在农村的孩子有扎实的基础。有一次说到小麦返青,我的老领导说,能说出这话的人,是真正在农村生活过的。其实关注季节变化留心雨水丰歉对庄家的影响,已经成为刻在我们心底里的自觉。但这个免费的素质教育正在农村消失。就拿我的侄子侄女来说吧,他们从上小学就开始住校,难得周末回来那里还顾得上去地里劳动呢?地里的野菜他们认不全,更不要说稼穑常识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现在谁还会提及呢。

农村的80后90后拍掉身上的泥土,放弃与土地亲近的机会,都急吼吼地在城镇化中进城了。他们对父母的辛苦劳作不了解,更不屑于参与其中。说起来村里现在的年轻人,几乎都在城市行走呢,他们现在结婚,村里一座院子城里一套房子的越来越多。小林说,村里有十来家在运城里给儿子买了房,孩子打工挣不下钱,首付大人出,月供还不了还得找大人,更有甚者,有几个竟然连物业费暖气费也回来找大人伸手要。巷里停的小车,大部分都是贷款买的。听着名堂好,还不都得指望着地里那些苹果树啊。

也许他们,跟土地唯一的联系就只有这点了。

山西人的过年别具山西味儿(山西风之故乡情怀)(3)

晚上坐在炕上,后背紧贴着墙上的暖气片烘烤得十分舒服。疼了很久的颈椎,在暖气片的热疗下,竟然轻松了不少。四五年前小林盖好新房后,给家里装了暖气锅炉,冬天回家最让人头疼的取暖问题,总算是彻底解决了。一白天做饭烧水,都用烧暖气的炉子,暖气片就一直很烫,家里通暖气的几个房间都很暖和。

说起取暖变化,每一个人都印象深刻。农村里冬天取暖,一直是一个难题。村里盖房子,讲究高大气派。房子高,夏天是凉快了,但冬天西北风一刮,就冷得人难以忍耐,尤其是习惯了城市暖气之后,回到家里真有些不适应。

就在十多年前,家里还是睡炕的。冬天的时候,除了蜂窝煤铁炉子外,晚上还要烧炕。但房间里温度不高,屋子里甚至能看见自己的哈气。睡觉前把炕烧得热热的,晚上钻进被窝躺在炕上,身上盖着厚厚的被子,在负重中入梦。

为了充分利用热能,家家户户的蜂窝煤炉子都通着炕道,就用炕道当作烟筒。晚上用湿煤把炉子封好后,上面再坐着个烧水的大壶,说是这样就不怕一氧化碳中毒了。但年年冬天,村子里都有因取暖煤气中毒而身亡的悲剧。住在我家后面的我小学同学的母亲与继父,就是在几年前夜里煤气中毒同时身亡的。

山西人的过年别具山西味儿(山西风之故乡情怀)(4)

煤气中毒的可怕经历,我们也遭遇过。父亲去世的那年冬天,我们兄妹几个给父亲守灵,夜深后沉沉睡去。凌晨时分,我觉得心脏针扎一般疼痛,想起来又动掸不得,扎挣了好几次,用尽全力才爬了起来。喊醒了睡在帘子那边的哥哥弟弟们,赶紧打开门窗,把已经昏迷的母亲抬到院子里,一家人才幸免于难。

小林说咱们西门巷,家家都遭遇过煤气中毒事件,所以就都下决心装了暖气。但村子里还有许多人家就仍用煤炉取暖,那还是经济省钱,村里人,总是钱来得难,省一点是一点。

山西人的过年别具山西味儿(山西风之故乡情怀)(5)

夜里听见外面风很大,拍打着大门,劈啪作响。走出房门,一抬头看见漆黑的夜幕上缀满亮晶晶的繁星。又看见小时候常观察的“厂”字星、勺形星,有一种久别重逢的兴奋。村里的黑还是原来记忆里的夜,漆黑静谧,除了风声什么也听不见。有些不舍这样的夜色,就站在院里面仰望着夜空,但只一会儿寒风就将我推进屋里。晚上躺在暖暖的被窝里,却在辗转反侧中有些意难平。

过了初五,过年团聚就进入了尾声。明天又将是各奔东西,各自忙碌的节奏。每一次欢聚之后的冷清,总让人有一种莫名的忧伤。

山西人的过年别具山西味儿(山西风之故乡情怀)(6)

年就这样过完了,真是匆匆太匆匆。在家的最后一顿饭,毫无悬念滴,我又吃撑了。在又一次倍感衣紧中暗自思忖,吃完这顿饭我就该启程返回龙城,开始又一次相隔千里的惦念。

因为刮了一夜风,空气很透亮。尽管天有些阴,却能看得很远。车到李家大院高速路口,这几天没看见的孤山仿佛赶着要送行一般,那样兀自矗立在眼前,让我有些始料未及的惊喜。一路上看着孤山与黄土地上绵延不断的苹果树在车窗外交相闪现,心里有一种五味杂陈的滋味。等终于看不到孤山时,我知道我是真的离开了万荣,离开了家乡。

山西人的过年别具山西味儿(山西风之故乡情怀)(7)

每一年过年之后,关于农村农民的话题都格外多。有意无意之间,总有那么一些人拿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来俯视我们曾经的家乡,制造些博人眼球的话题,来消费农村。缺少悲天悯人的情怀,谁会思考一下,新农村建设搞了这么多年了,与农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建设怎么还是没有开始呢!

山西人的过年别具山西味儿(山西风之故乡情怀)(8)

农村的下水道何时能修建起来?让那些安装在房顶的太阳能发挥作用,让他们在辛苦劳作之后能痛痛快快洗个热水澡,神清气爽地展示一下农民特有的小麦色皮肤。

农村的化粪池何时能修建起来?农村何时能彻底告别旱厕,让城里的人不再一提起入厕就皱眉,甚至是落荒而逃。

农村的天然气管网何时能铺设入户?动辄上万元的入户费,别说在土地里刨食的农民,就是城市里的人不也不堪重负吗?

。。。。。。

每一次回望家乡,我都会想,那根植于土地上的田园牧歌似的乡村,终将在这个不可捉摸的世界中越来越模糊。不管愿不愿意,来自于外面世界的各种思潮终将裹挟着土地上的人们走向自己不能把握的未来。

山西人的过年别具山西味儿(山西风之故乡情怀)(9)

来源:云卷云舒的李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