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像鬣羚角(四不像)

大千世界,造化玄妙。天地生灵各有各自的奇妙之处,虽然姿态万千,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适者生存。地球存在的时间久远的让人瞠目,而在这无数的万年里,生物经过了不知多少重的进化。

随着人类知识的不断拓宽,地球上现有的生灵几乎已经全部被发现、认识和了解。但仍不排除一些新的物种,正在某个不为人知的地方自我地生活。

曾经就有人在浙江的一个山村里见过传说中的“四不像”,有牛面驴耳鹿角。消息传开以后,无一人知道这究竟是什么动物。

而当动物专家看到“四不像”之后,又惊又喜,立即封锁了整个村庄。究竟是怎么样的奇珍异兽,为见它一面,居然值得将一个上千人口的村庄封锁起来?

四不像鬣羚角(四不像)(1)

01 上山挖菜,偶遇奇兽

浙江杭州临安有一个小村庄,这个村子依山而建,村民们世代生活在这里,除了新一辈的年轻人热衷于探索山外的世界,老人们仍然保留着靠山吃山的习惯。

他们会经常上山采药、捕猎,换来一些收入补贴家用。

李大爷从小在山里长大,在他眼里,这座山就是他的家,是他赖以生存的源泉。

他小的时候,村里的老人就告诉他,这座山在庇佑着他们:战争年代,山上有容身之处;饥荒的时候,山上有野菜。

大山像一个无所不能的神仙,在李大爷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他小时候经常往山里跑,山里有野兔、花雀,偶尔还能看见“黄大仙”。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山的神秘面纱被一层层地揭开,曾经被讲述得无比神奇的大山,在李大爷心中,也逐渐成了一个高一点的土坡。

而今他已经老了,那座山仿佛像他一样老了。山里再难出一些让人侧目的宝贝,也很少有人带着尊敬的语气提起大山。倒是经常有人抱怨山挡了路、山里的树不让卖亏钱了。

四不像鬣羚角(四不像)(2)

李大爷年轻时对山也很轻视,觉得这座山阻拦了他往外闯荡的心。但是老了之后才觉得,这座山是他心灵的一个慰藉。村里的房子翻新了,原本的木屋子变成了崭新的小别墅;路也修了,曾经的泥泞土路被柏油和水泥覆盖,再不怕下雨摔跟头。

但山没变。依然陪伴着他们,在一切都紧迫向前的日子里,大山显得无比悠闲,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所以他经常喜欢在山里转转,几十年的陪伴让他对山无比的熟悉,哪怕闭着眼睛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一天,李大爷像往常一样在山里溜达,准备挖点野菜回家蒸了吃。他刚刚挥动小铲子,就听到后面有窸窸窣窣的声音,像是动物踩在落叶上一样。李大爷没有理会,山里的这种动静太正常不过了。

但是很快李大爷就听到了一种奇怪的喘气声,像牛像马,却又都不是。李大爷心中纳闷:莫非谁家养的驴跑到山上了?于是他站起身想去寻找,好帮忙牵回村里。

李大爷扒开重重小树,终于看见一头黑色的动物正低着头啃食地上的青草,尾巴一摇一摆,十分的惬意。

这头动物四蹄着地,长长的耳朵格外挺直,身材高大,圆滚滚的肚子轻轻晃动。果然是驴!李大爷心中一惊,这头驴要是丢了,家里不得心疼死?于是他往手里攥了一把嫩草,准备走过去安抚一下这头驴。

但是当这头“驴”转过身,李大爷愣在了原地。

四不像鬣羚角(四不像)(3)

这哪是驴?虽然有像驴一样的耳朵,但头上还长了一对厚实坚硬的角,一只牛鼻子喘着粗气,漫不经心地打量着李大爷。

这到底是什么?李大爷活了六十年了,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奇怪的动物。

他对山里的一草一木,一禽一兽都了如指掌,却在这里触及了自己的知识盲点。他开始飞快回忆小时候,村里的老人给他讲的故事,但是没有找到与之匹配的答案。

跑吧!李大爷想不起来这是什么,只好先慢慢撤步,而后一溜烟的小跑着离开了。

这头动物也没有要追的意思,仍然自顾自地低头吃草。

02 “四不像”降临,瑞兽还是妖兽?

回到村子,李大爷惊魂未定。那头动物他从未见过,看起来起码得有两百来斤,若是有攻击性,他肯定是斗不过的。

所幸,食草动物一般都比较温和,这才让他逃过一劫。反应过来之后,李大爷又开始着迷了,那动物到底是什么东西?

李大爷坐下来喝了几口茶,就站起身来出了门。他首先来到了一位老先生家里,这位老先生已经八十多岁,以前是村里私塾的教书先生,现在在家养老,仍会免费帮村里的小孩子识字开窍。

李大爷就曾经是他的学生,虽然聪明,但是不甚好学。

四不像鬣羚角(四不像)(4)

“先生,今儿没开课啊?”李大爷进屋就问道。

“娃儿都上县里了,开啥课啊。”一个显老但中气十足的声音从屋里传出。

李大爷也不拘束,径直走到了老先生睡觉的屋子,见老先生正在床上躺着,也自个找了个座位坐下了。

“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来找我干什么?”

李大爷虽然也是个老年人了,但是在老先生面前依然像个孩子,他颇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往后常来跟您问好喝茶,今天是来跟您请教一个事儿的。”

四不像鬣羚角(四不像)(5)

“老了才知道好学?从前可没见你有这心啊。”老先生瞪了李大爷一眼,闭着眼睛数落道。转念一想,都不教他几十年了,何必在意以前的事呢?

于是他又问:“活到老学到老,你现在明白也不晚,说说啥事吧?”

李大爷沉吟了一晌,像是在组织语言。

“今儿个我上山,碰见一个稀罕物。牛脸驴耳,偏偏还长着鹿角,不知道是个啥东西,想问问您见过没。”

老先生一听,也来了精神,仔细问了一番,方才有些不确定地说:“我给你查查吧!”老先生起身,开始在他屋里的书架上仔细地查看,不一会就捧着《封神演义》走向李大爷。

四不像鬣羚角(四不像)(6)

“麟头豸尾体如龙,足踏祥云至九重。四海九州随意遍,三山五岳霎时逢。”老先生开口便念了这样一首诗。

“哎呦先生您就别卖关子了,我听不懂啊!”李大爷心里痒痒的,忍不住吐槽道。

“这东西可能是书里写的四不像,是从前姜子牙姜太公的坐骑!”

李大爷不怎么读书,但也知道姜子牙和“四不像”的传说。可那毕竟只是传说啊,世上怎么可能真的有四不像呢?不过他回忆起了当初那动物的样貌,还真有些“四不像”的味道。

“我要不要问问其他人,让大伙都看看神兽长啥样子?”李大爷心中非常地震惊,激动地问。

但老先生却摇了摇头:“神兽是不属于凡间的,你今天见它是你的福气,还是不要惊扰它了。”

李大爷听了,也觉得是这个道理,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李大爷就告辞了。

回到家里,他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不明白为什么“神兽”突然降临他们这个小村子。

四不像鬣羚角(四不像)(7)

第二天李大爷出门,却发现大伙都在讨论一个话题:“村里的奇兽”。李大爷顿时心中一惊,走上前打听情况。

原来,早上村里来了一只动物,似牛似驴又似鹿。村里人都见到了,但是都不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又为什么会出现在村子里,于是都在议论这件事情。李大爷听完,没有发话就离开了。

但是到了下午,村里十来个年轻人就在村口“嗨呦嗨呦”地吆喝,李大爷赶到一看,有的正在挖坑,有的在结网。李大爷连忙问:“这是在做什么?”

“村里不是来了个怪兽吗?有人说是不祥之物!活着肯定给咱们带来祸害,我们抓了它杀了,也算是立功了!”一个年轻人一边掘地一边头也不回地说。

“啥不祥之物!这肯定是祥瑞之兆,我跟你说,我看小说里这都是神兽,吃了延年益寿!”另一个小伙立即反驳道。

四不像鬣羚角(四不像)(8)

李大爷算是明白过来了!他们有的人觉得“四不像”是神兽,有的觉得是妖兽,所以打算捉了再一起研究一下。

李大爷想阻止他们,但是一个老头子,怎么可能斗得过这么多身强体壮的健小伙呢?见劝阻无效,李大爷只得唉声叹气地回家了,心中祈祷着“四不像”千万不要再出现了。

晚上,李大爷放心不下,就悄悄溜到了陷阱附近,希望看看情况,能不能破坏掉陷阱。但是他想得太简单了,好奇心重的年轻人昼夜交替守在这里,不肯放过这头“奇兽”。

四不像鬣羚角(四不像)(9)

陷阱有地坑有暗网,上面是一些甜香的瓜果,一旦“四不像”禁受不住诱惑来了,插翅也难逃。众人强打起精神耐心等待,竟然真的在后半夜等来了“四不像”。四不像此时似乎饥肠辘辘,闻着香味往坑上飞快地跑,眼看就要掉到坑里。

躲在一边的李大爷实在看不下去,他拿着一块石头狠狠地丢向“四不像”,“四不像”吃痛,不敢再往前。守着的人心痒难耐,于是一股脑冲了出来准备活捉“四不像”,“四不像”扭头就跑,转眼跑到了山里。

“嗨!真晦气!”一个人骂道。

“搜山去!我就不信抓不出来了!”另一个声音喊道。其余的人很快就附和起来,于是他们商量好第二天白天就去搜山。

03 苦苦寻觅见真迹,竟然真是“四不像”

李大爷害怕搜山会导致“四不像”被抓,于是一大早就骑电车去了县城。到了县里,李大爷找到了当地政府,说明了他的发现。

政府对“奇特动物”的发现非常重视,迅速抽调了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领着几个人跟随李大爷回去了。

“就是这里了,你们能保护好它吗?”李大爷指着大山,问带队的专家。

四不像鬣羚角(四不像)(10)

“大爷您放心,我们只要能够找到它,确定是什么物种,如果是保护动物,县里就可以申请设立保护区,能够保障它的安全。”专家非常耐心地跟李大爷解释道。

为了防止“四不像”逃走,专家立即叫来相关人员开始对整个山体和村庄进行封锁。来到村里,政府工作人员首先发动空闲人员协助巡逻,接着拉起了长长的警戒线。

等到封锁完毕,李大爷带着专家上了山,准备从李大爷第一次见到“四不像”的地方开始寻找。他们从上午出发,沿着那片草地,一直顺着小溪走。中午,几人饭都没吃,依然在一寸寸地寻找。

突然,专家弯下腰,从地上捏起来一块黑乎乎的东西。这是一种食草动物的粪便,还有许多未被消化的纤维残留。专家越发来了精神,他迫切地想要知道,山里究竟藏了什么珍稀物种。

几人一直搜到晚上也没找到,只得先下山休息。晚上,专家为了防止村里的年轻人破坏搜寻工作,挨家挨户地叮嘱他们暂时不要上山,等寻找工作完成,第一时间跟大伙讲讲发现。村里的人虽然好奇,但是也很听话,当下就承诺坚决不捣乱。

次日天刚亮,专家就和李大爷再度踏上了寻找之路。这一次他们非常的幸运,经过几个小时的寻找,终于看到了“四不像”。

四不像鬣羚角(四不像)(11)

为了防止惊扰到“四不像”,专家和随行的人拿出相机,远远地进行拍摄。他们跟着“四不像”走了一下午,把这个生物的大部分习性和特征都记录了下来,方才在其身上放置了一个定位器,收拾东西离开了。

回到县城,专家立即开始查阅相关资料,并且很快就得出结论。

鬣羚,属偶蹄目、牛科,体型上类似于山羊,雄兽习惯于独来独往。鬣羚生存在森林的山涧悬崖之中,曾经并不罕见,但是随着人类对森林的破坏和对鬣羚的捕杀,已经越来越稀有了。

有了这一发现之后,专家立即回到了村子,向李大爷和村里的其他人详细讲解了有关鬣羚的消息。值得一提的是,鬣羚的确有一个别名叫“四不像”,虽然不是姜子牙的坐骑那么玄乎,但也赫赫有名。

四不像鬣羚角(四不像)(12)

04 保护濒危物种,与自然和谐共存

但是这头鬣羚不是生活在森林中吗,为什么会跑到这个小山上?专家特地把拍摄的鬣羚展示给大家看,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头鬣羚身上有好几处伤痕,有的已经痊愈留疤,有的依然触目惊心。

原来,这头鬣羚是为了躲避捕杀,误打误撞才跑到了这里,于是在这座山上定居。而对这头鬣羚进行追踪之后他们发现,鬣羚原来生活的地方离这里不远,所以它才能顺利跑到山上而不被看见。

雄性鬣羚都是独来独往,雌性鬣羚也最多带着三四个幼鬣羚,它们习惯于孤独生活,彼此之间也有很强的戒备。从前林子大,鬣羚生存的空间大,每只鬣羚都能独享一片清净。

四不像鬣羚角(四不像)(13)

但是随着森林的不断被砍伐,鬣羚可以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少,以至于有些鬣羚因为找不到栖息地而逐渐消失了。

鬣羚习惯于生活在山崖之间,跳跃、奔跑能力非常的出众。这也意味着,它们的肉非常有嚼头,口感一流,味道极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鬣羚还非常的多,当地人为了品尝鬣羚的美味,花高价收购鬣羚的肉,以至于鬣羚被大肆捕杀,几近灭绝。

听到这里,李大爷忍不住站起来问:“要怎么做才能保护它?我们都没什么文化,但是也知道这动物都快灭绝了,对国家来说一定非常珍贵。”

四不像鬣羚角(四不像)(14)

李大爷的话引来阵阵附和,那些曾经想着活捉鬣羚的年轻人也都羞愧地低下了头,觉得自己被狠狠地教育了一番。一位老人尚且有这样的觉悟和胸襟,他们又做了什么?

专家告诉大家,国家早已经出台了法律来保护鬣羚及其其他部分物种。按照规定,鬣羚属于“易危”物种,同时被列入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在确定当地存在鬣羚之后,他们会进一步考察当地鬣羚的确切数量和活动区域,并通过县政府上报地方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为它们争取一块保护区。

由于鬣羚生活在山间峭壁,对其生活习性的观察非常困难,我国对鬣羚的研究还有很大一块空白。所以当地鬣羚的发现非常有意义,很快就会吸引更加专业的学者前来深入研究,这对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珍贵的财富。

得知鬣羚是“国家宝物”之后,李大爷发自内心地高兴。他是真心喜欢这个丑萌的“四不像”,但是仅仅依靠他一个人是不可能保护好它的。而作为国家保护动物的鬣羚,一定能得到国家的尽心保护,健康安全地生活在这里。

四不像鬣羚角(四不像)(15)

大自然的神奇是人类无法研究透彻的。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应该保留一定的敬畏之心。肆意破坏自然环境、滥杀野生动物,绝对不是人类特有的“文明”的体现。学会促进维持自然平衡,和世界上的其他生灵和平共存,才是人类作为“万物灵长”的智慧和使命。

参考文献

1,浙江大爷发现“四不像”,牛面驴耳鹿角 新浪网

2,浙江一村庄发现“四不像”,专家赶来立刻封锁村庄 个人图书馆

3,苏门羚夜闯村委会,《今日临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