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著名的十首七绝(杜甫的这首五律)

作为一代诗圣,杜甫在诗歌史乃至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对于杜甫来说,最好的古诗是他的律诗,尤其是七律,传世不到200首,却早已经成为了唐诗七律的典范性作品。除了七律,杜甫的五律同样精彩。尤其是其中的一首五律,被后世的评论家认为“意境直似离骚”。

杜甫最著名的十首七绝(杜甫的这首五律)(1)

诗人杜甫

这首五律就是《春望》。全诗如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最著名的十首七绝(杜甫的这首五律)(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面对这种情景,诗人的内心是无比悲伤的。也就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日百花盛开,但是诗人内心想的是国家的战乱,所以看到这些花儿的时候,就觉得它们也在流泪;春天草长莺飞,各种鸟儿飞翔,诗人因为战乱,免不了与亲人的生离死别,所以在看到这些鸟儿的时候,鸟儿的叫声也是分外让人感觉到惊心。

杜甫最著名的十首七绝(杜甫的这首五律)(3)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在诗人写出这首诗的时候,战乱已经持续了三个月的时间,而自己身处战乱当中,亲人的消息也无从得知。所以诗人也在感叹“家书抵万金”。短短五个字,却写出了诗人在战乱当中的彷徨失措,写出了诗人在战乱中的无奈,写出了诗人在战乱中对于家人的牵挂。

杜甫最著名的十首七绝(杜甫的这首五律)(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彷徨、牵挂、无奈,诗人的思想感情是非常复杂的,而在这种焦虑当中,诗人杜甫瞬间青丝变白发,而且还都已经脱发严重,甚至无法用簪子将头发梳起来了。诗人内心的苦痛可想而知!

杜甫最著名的十首七绝(杜甫的这首五律)(5)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是典型的情景交融的写法,而且句句真诚,字字血泪。从风格上来说,这首诗非常符合诗人的“沉郁顿挫”的风格。刚开始的时候,诗人描绘的是战乱时的景象,而后诗人观花流泪,听鸟鸣内心怨恨;再想到自己毫无家人的消息,内心焦虑更上了一层;最后写诗人自己的衰老。整个过程环环相扣,表达了诗人的热爱国家和期待和平的愿望,更体现了诗人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感追求。

杜甫最著名的十首七绝(杜甫的这首五律)(6)

杜甫·春望

也正是因为此,这首诗被后人评价为“字字沉著,意境直似离骚。”在宋人方回的《瀛奎律髓》当中,更是认为这首《春望》乃是“第一等好诗。想天宝、至德以至大历之乱,不忍读也。”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