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多抑郁几次(容易导致抑郁的12种思维方式)

徐州心理卫生服务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容易产生抑郁症的思维方式主要有哪些?

7.归因偏差

这种归因偏差可以概括为:对外归因于积极事件,对内归因于消极事件。

这是更离谱的心理错觉。显然,有些事情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或者有一些中性的信号。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往往会把它们归结或解释为危险的前兆,把这些正面的经历变成负面的。

有些人有自责的倾向,认为所有的好事都是别人做的,所有的坏事都是自己做的。

然而,大多数心理健康的人倾向于归因于积极事件和消极事件。

比如你因为某件事被别人夸奖,这种思维方式会告诉你这只是他们表面的礼貌,与我无关。

有一些女生,如果别人表达很喜欢她,她会说:这些人不了解我,我其实是个很糟糕的女人,没有人会真的喜欢我。

所以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人可以在短时间内把快乐变成烦恼,把正面体验变成负面体验。

然而,你可能甚至不知道你在做什么。

一个人最多抑郁几次(容易导致抑郁的12种思维方式)(1)

8.乱贴标签

给自己贴上标签意味着利用错误创造一个完全负面的自我形象。

是以偏概全的极端形式,背后的思想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只要你用“我是一个……”开头的句子描述自己的错误,你很可能就是在给自己贴标签。

比如你投资股票失败,你很可能会给自己贴上标签,说,我是个傻瓜,我是个没用的人。但事实是,股市有涨有跌,你只是偶尔判断失误。所以,你只是犯了一个错误。

给自己贴上标签不仅是自找麻烦,也是可笑愚蠢的。因为,请记住:你的自我不可能等同于你做的任何事情。

另外,乱涂标签会让你用词不准确,描述事物时过于情绪化。

比如,当你被一盒冰淇淋诱惑,却又想减肥的时候,你会这样想:我恨死自己了,我真的是一头猪。

这种想法会让你心烦意乱,然后最有可能的是,你会变得情绪化,只是把所有的冰淇淋都擦掉。

一个人最多抑郁几次(容易导致抑郁的12种思维方式)(2)

9.情感推理

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你以情绪作为事实的基础。

每次心情低落的时候,情绪推理几乎都在起作用。

在你看来,事实如此糟糕,那么实际情况必然如此。你甚至没有想过质疑让你有这种感觉的假设是否正确。

这种推理是有误导性的,因为你的感觉只是反映了你的想法和信念。如果它们被扭曲了,那么你的情绪就会失去正确性。

比如:我感到内疚,那么我一定是做错了什么;感觉很崩溃,所以我的问题肯定是无解的;什么都没心情做,还不如躺在沙发上发呆;我很自卑,所以我一定是个没用的人。

情绪推理的一个常见后果就是拖延。

我已经一个星期没打扫房子了,因为你告诉自己:一想到这些乱七八糟的杂事,我就烦死了。好像很难清理,不如不做,以后再说。

但其实家里的清洁工作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差。你一直在欺骗自己,这是你让负面情绪引导自己行为的习惯造成的。

一个人最多抑郁几次(容易导致抑郁的12种思维方式)(3)

10.自我判断

你总是不自觉地对自己、他人、事物做出一些好与坏、优与劣的评价,而不是简单地去描述、接受、理解。

这种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你经常武断地判断事物,总觉得事物不完美。

比如他篮球打得很好,而我,即使打了一个学期,还是不如他。看看他有多成功。他和我同时加入公司。他成了系主任,而我却一事无成。

当我们拿自己和别人或者其他东西比较的时候,受伤最深的往往是我们的自信和自尊。

要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完美,我们谁都不可能完美。

但是,一个有这样思维模式的人,一直在要求美,给自己压力,这将是导致他抑郁的重要因素。

11.草率下结论

在没有调查和经验证据的情况下,他们迅速而武断地得出否定的结论。

这样的思考方式有两种:读心术和先知错误。

什么是读心术?

简单来说,就是主观臆断,揣测别人的想法,使之消极。

一个人最多抑郁几次(容易导致抑郁的12种思维方式)(4)

比如你下班后和另一半一起吃饭,她却情绪低落,你就会有这种自动思维:她在生我的气。我做错什么了吗?

但其实如果你愿意多问她一个问题,你就知道她今天只是和公司的同事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但如果你抱着这种读心术,你认为理所当然的负面反应,可能会让你采取疏远的态度,或者故意不理她,让关系陷入僵局。

这种自我寻求的行为模式会形成自我实现的预言,导致我们的人际关系不和谐。虽然一开始什么都没发生。

先知,有点像预言。而你预测的,一定是你的不幸内容,而不是你的幸运瞬间。

这种思维模式让你觉得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让你相信。

12.应该是法律。

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你都会试图用“应该”这个句式来推自己或者要求别人。

你总是对自己说:我应该这样做,我必须那样做。

这种思维方式只会让你感到压力和反感。在大多数情况下,你会变得沮丧和气馁。

一个人最多抑郁几次(容易导致抑郁的12种思维方式)(5)

因为,当你的实际表现低于预期标准时,当你使用“应该”或“不应该”时,你会感到羞愧和内疚,更加讨厌自己。

而当你把自己的“应该规则”强加给别人的时候,你会感到更加压抑,因为这种想法只会让你失去控制,烦躁和怨恨。如果别人的道德行为低于你的预期,你就会把自己当成正义的化身,然后愤愤不平。

这个时候,要么你降低自己的期望值,要么你会一直对人类不符合自己期望的行为耿耿于怀,让自己的心情越来越差。

这种思维方式会把你局限在自我框架里,设定标准,会让你活得越来越辛苦,越来越累。

这些思维方式都是导致我们抑郁、不被尊重、价值感低下的重要因素。

我的观点是:认知影响情绪和行为。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自我认知,或者帮助身边的朋友找出他们偏颇的认知,可能会更好的帮助我们提高生活质量,远离抑郁症。

希望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有更阳光的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