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民意汇集民智(板凳会聚民智暖民心)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网12月27日电(通讯员 潘江平 张玉良),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畅通民意汇集民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畅通民意汇集民智(板凳会聚民智暖民心)

畅通民意汇集民智

来源:人民政协网

人民政协网12月27日电(通讯员 潘江平 张玉良)

“走,去看看今天‘板凳会’又讲些什么?”近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旧州镇寨碧村院坝内热闹非凡,60多位村民们拿着小板凳,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村里的大事小情。像这样的“板凳会”,每隔一段时间就举办一次,在一问一答中聚民智、暖民心。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黄平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红色引擎”作用,“接通”群众与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职能部门的“天线”,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动县级各方面资源下沉一线,创新推出“板凳会”基层协商平台,有效解决村(社)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

“以前开会议事时,总是把大家集中到村委会的会议室里,端着文件念给大家听,感觉很拘束。”旧州镇党委组织委员杨明说,经过镇、村党员干部商量,听取广大群众代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后,讨论出一个新思路,村民聚在哪里,“板凳会”就开到哪里……

“村民关注什么,‘板凳会’就聊什么,今天来就是要听听大家聊聊生活、生产的事,东家长、西家短,有什么说什么,有难事一起解决。”主持人、旧州镇党委副书记潘进昌的开场白拉开了这场以“基层一线话发展、助推产业更兴旺”为主题的院坝协商会议的序幕。

“那我先讲几句。”潘进昌书记的话音刚落,县政协委员、寨碧村党总支书记王清华打开话匣子。

“这几年,镇里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建设了农业产业灌溉沟渠,有力助推了村产业的发展,富了村民的口袋。但当前这些灌溉设施‘重建轻管’‘只用不管’的问题突出,不时有渠管道垮塌、渗漏等情况发生。”

“大家就是要像王支书这样,有什么就说什么,敞开地说。”潘进昌的一番话引得现场阵阵掌声,会议气氛也越发活跃。“我家种的桃子、柑子,不浇水的产量低、果子干瘪干瘪的;有水浇的又大又甜,卖相好,价格高。一定要管好这些灌溉设施。”高坡牛自然寨村民丁艳说。

村民吴胜说:“近年来,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在家的都是些老弱病残,种出来的粮食很难运到家里。我们想在弯子头修一条产业路,因为我们寨子上的粮田大部分都在下面。但是缺钱,无法修。”

“有多长?”潘书记问道。“长400多米、宽2.5米。”“好,我们记下了。”

“近期水稻病虫害严重,希望技术员指导”……

在3个多小时的座谈会上,近10位村民发言,从改善生产条件到近期水稻病虫害防治,从方便村民出行到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百姓与政协委员心贴心交流。乡村党员干部、县政协委员将群众的这些意见一一记录,反映给参加这次“院坝协商”会的相关部门,下一步将敦促落实解决。

一场院坝协商会,聚拢一群人,谈出“一条路”,筑起“一个梦”。

今年以来,该县通过“党支部 政协委员 人大代表 群众”的模式在全县11个乡镇各分别明确1个村作为“协商到基层”的“板凳会”试点,基层党员干部把相关政策、有关工作,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拿出来“晾晒”,让群众全面了解村干部在干什么、怎么干、为什么干……这一举动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取得了良好效果。

本文来自【人民政协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