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人生感悟(美文心阅蜻蜓)

蜻蜓人生感悟(美文心阅蜻蜓)(1)

蜻蜓

美文心阅

盛夏时节,酷热难耐,蜻蜓却一群群在池塘上来回飞翔着。时而俯冲下来,时儿紧贴在池塘面上作飞机状滑翔,时儿尾巴在水面上轻轻一点,瞬息又一个优雅地折转,迅疾地飞离而去,留下一浪浪扩散开来的韵圈。让人情不自禁想到“蜻蜓点水”这一成语。

说起“蜻蜓点水”。实际是蜻蜓为繁育后代,把卵产在池塘里。这种生育的本能延续,也是那么具有韵律感和美妙无比,那种画境,那种诗意不经意地创造于山水之间,任何赞叹之词都会为之逊色。

蜻蜓人生感悟(美文心阅蜻蜓)(2)

蜻蜓是无脊椎动物,昆虫纲,蜻蜓目,差翅亚目昆虫的通称。蜻蜓的眼睛又大又鼓,占据着头的绝大部分,且每只眼睛又有数不清的“小眼”构成,这些“小眼”都与感光细胞和神经连着,可以辨别物体的形状大小,它们的视力极好,而且还能上下前后看而不必转头。

此外,它们的复眼还能测速。当物体在复眼前移动时,每一个“小眼”依次产生出反应,经过加工就能确定出目标物体的运动速度。这使得它们成为昆虫界的捕虫高手。

蜻蜓人生感悟(美文心阅蜻蜓)(3)

记得小时候,每当放暑假,伙伴们常常做的一件事,是用一根草茎,一头系上一只蜻蜓,然后摇晃着它,在池塘间转悠,一边嘴里念叨着,等蜻蜓引过来,就开始旋转,让蜻蜓上钩。有时候,拿着扫帚捉蜻蜓。蜻蜓会落在河边草丛上休息。这时,我们就蹑手蹑脚地走到它身后,举起扫帚拍过去,一对蜻蜓就被我们捉住了。一个个弱小的生命也就被扼杀在童趣中。

早在《战国策》中就为蜻蜓鸣不平:“王独不见蜻蛉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俯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

蜻蜓人生感悟(美文心阅蜻蜓)(4)

这大意是说:蜻蜓与世无争,可还是有小孩子,用涂了糖浆的丝网,把它从天上粘下来,掉在地上被蝼蚁吃掉。可见这样残酷的事,其实是已经持续了千百年,大约成为男孩子们的本能了。

蜻蜓生命力顽强。稚虫“水虿”生活在水中,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用极发达的脸盖捕食,一般要经11次以上蜕皮,需时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经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蜻蜓是益虫,它们几乎生来就是专门捕捉害虫的,把一生奉献给人类。

蜻蜓人生感悟(美文心阅蜻蜓)(5)

于是想起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以蜻蜓为题的诗词《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蜻蜓,自然与人和谐共生,才有此诗描绘的诗情画意。

—《END》—

美文心阅,meiwenxinyue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