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1)

文章来源:星球研究所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2)

本文由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

特约制作

夏去秋来,秋风萧瑟,吹黄了树叶,也催促着一场空中大迁徙。

“孟春之月候雁北,仲秋之月候雁来”,生活在西伯利亚地区雁类,已经蓄势待发。它们跃跃欲试,期待着那千里之外的越冬地。

上文引自《吕氏春秋》,下图为落霞与群雁齐飞|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3)

而远在北极的北极燕鸥早已动身,它们将飞越上万里,穿越整个地球,最终抵达南极,继续享受长达18-24小时的温暖阳光。

北极燕鸥飞行瞬间| 图片来源@VCG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4)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全球几十亿只飞鸟,都将踏上旅程,前往另一个家园。

但谁又能想到,这竟是一场悲壮的马拉松。

01 两个家园

在这个世界上,鸟的种类超过1万种,它们或高大威猛,或精小别致,或活泼可爱,或冷酷高傲。

在红滩中觅食的丹顶鹤,丹顶鹤属于大型鸟类,体长甚至能达到1.6m。鸟类种类数据来源于国际鸟盟 | 摄影师@颜景龙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5)

每到秋季,约有40%种类的鸟类,都会离开自己的繁殖地,飞向更为温暖的越冬地,直到第二年春天来临才会再次返回,进行繁殖,年年如此,岁岁轮回。

它们不厌其烦地奔走在两个家园之间,恪守着生命的承诺,往返之间慢慢终老。

它们,便是候鸟

黑颈鹤。候鸟根据地区,可分为夏候鸟与冬候鸟。以黑颈鹤为例,它春夏繁殖于青海等地,便是青海等地的夏候鸟;越冬于贵州等地,即是贵州等地区的冬候鸟| 摄影师@向文军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6)

春夏的北方,花草茂盛、昆虫繁多,美丽的环境、充足的食物,加上天敌的相对稀少,吸引着一对对候鸟在这里喜结连理、交配生子,一个个雏鸟破壳而出,吱吱作响。

刚刚破壳的苍鹭雏鸟| 摄影师@刘辰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7)

与此同时,充足的光照时间,令鸟儿精力充沛,它们嬉戏打闹、乘风遨游,更让它们有富裕的时间养育雏鸟。

两只丹顶鹤正在争斗打闹| 摄影师@赵锷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8)

随着温度的降低、日照的减少、食物的短缺以及基因里迁徙信号的驱动,它们逐渐意识到,该迁徙了。

贝加尔湖畔,这里是诸多鸟类的繁殖地| 摄影师@李一鸣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9)

与我们出远门一样,候鸟们出发之前,都做足了准备。

在迁徙之前,部分候鸟便更换了柔顺丝滑的羽毛,这样才能好风凭借力,送鸟上青云。

正在褪去繁殖饰羽的大白鹭,并不是所有候鸟都会在迁徙前换羽| 摄影师@吴贞淑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10)

当然,候鸟们也需要饱餐几顿,才能上路。它们疯狂地进食、极速地长胖,囤积脂肪,用于旅途中的能量消耗,脂肪比例甚至可以达到体重的50%

刺歌雀迁徙前的脂肪比例便能达到体重的50% | 图片来源@VCG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11)

不仅如此,为了在飞行过程中,心无旁骛、专注赶路,候鸟们的胃、小肠、肝脏、胰腺等器官都将萎缩。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迁徙的兴奋感不停地刺激着候鸟,它们挥舞着翅膀,跃跃欲试,一场旅途即将开启。

起飞!

斑头雁起飞瞬间 | 摄影师@赵露君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12)

02 跋山涉水

在全球,有八大候鸟迁徙路径。它们沿着不同的路径,从南到北、从北至南,往返于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

全球候鸟迁徙路径图。穿越我国的主要有三条,分别是东非-西亚迁徙路径、中亚-印度迁徙路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径,全球约20%-25%的候鸟会飞越我国 | 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13)

大西洋西部迁徙路径的候鸟们,将穿越辽阔的大海。汪洋之上,或借着海风滑翔,或奋力振翅飞舞,这里并不容许懈怠与停歇。

鸟儿迎着大海| 图片来源@VCG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14)

地中海-黑海迁徙路径的候鸟们,则需要征服沙漠。烈日当空、黄沙滚滚、尘土漫天,大漠、孤烟、落日、候鸟,演绎着这个世界上最残酷、最炙热的马拉松。

小天鹅们正在穿越沙漠| 摄影师@赵建英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15)

中亚-印度迁徙路径的候鸟们,虽然面临着喜马拉雅山脉、帕米尔高原的重重阻隔,最艰难处,海拔可近万米,氧气含量不到海平面的30%,但由于其血红蛋白能与氧气快速结合,得以帮助它们飞越高山,去往家园。

灰白色是斑头雁,棕黄色是赤麻鸭,它们通常结伴而行 | 摄影师@山风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16)

大海、荒漠、高山等恶劣环境,让这些候鸟们不得不马不停蹄、片刻不息地完成迁徙。

然而,有的候鸟却选择了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它们每天仅飞行6-8小时,在沿途寻找落脚点,降落取食,补充能量。

蓝喉蜂虎进食瞬间| 摄影师@见书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17)

大地之上的点点湖泊,便是停歇点的其中之一。它们有的碧蓝若天,有的翡翠如玉,有的红艳似火,有的深黄像金。

飞掠湖泊的候鸟群| 摄影师@张殿文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18)

海岸湿地,更是理想的中途停歇处。

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径上的江苏盐城滨海湿地,就是其中之一,数百万候鸟在这里养精蓄锐、补充脂肪,准备着下一次飞翔。

请横屏观看,江苏盐城滨海湿地同样也是丹顶鹤主要的越冬地。中国的湿地主要分为海岸湿地、内陆湿地与人工湿地 | 图片来源@VCG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19)

正所谓“一行白鹭上青天”。为了在旅程中节省体力或保证安全,一些候鸟们往往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共同出行。

请横屏观看,一行大白鹭正在空中飞行 | 摄影师@见书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20)

它们或分工明确,以“V”为形;或排成一列,整齐划一;或聚集如潮,上演空中团体操。如此种种,变幻万千。

“V”字队形迁徙的白鹭可节约20-30%的能量 | 摄影师@杨照夫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21)

但对于孤傲的猛禽来讲,它们大多不屑抱团,彼此相隔很远,甚至单飞,展翅翱翔,睥睨人间。

猛禽飞越雪峰 | 图片来源@VCG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22)

为了避免白日遭遇这些猛禽的袭击,绝大多数候鸟们选择了披星戴月,夜间迁徙,凭借着月亮与星辰的点点星光,飞往家的方向。

黑龙江兴凯湖上空,群鸟伴月飞行| 图片来源@VCG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23)

但无论什么种类、路线、队形、时间,抑或是跨越多少障碍,它们最终都会抵达那梦寐以求的越冬地。

此时,它们终于可以卸下疲惫,在这里大快朵颐,补偿旅途的劳顿。

鄱阳湖湿地,每年秋冬季节都会迎来许多鸟类| 图片来源@荒野仙踪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24)

只是在夜深人静之时,它们也会“忧伤”,因为许多同伴,已不在身旁。

03 悲壮的马拉松

在我们眼里诗情画意的候鸟迁徙,却是地球上最悲壮的马拉松。这无关远方的风花雪月,而是一场关乎生存的生死搏击。仅在美国,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候鸟在迁徙过程中消失。

请横屏观看,海边自由飞翔的鸟类组成的鸟浪 | 摄影师@徐树春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25)

每一次的起飞,都可能有去无回;每一次的停歇,都可能死无全尸。

许多小型鸟类,有的因为身体脂肪耗尽而能量不足,力竭而死;有的因为被天敌捕食,命丧天空;还有的会在狂风骤雨中,偏离路线,迷失于天地之间。

游隼正在捕食鸽子 | 摄影师@徐永春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26)

也有一些鸟类,会被人类的灯光吸引,撞向灯塔、高楼玻璃等坚硬建筑,导致颅内或内脏出血,甚至当场死亡。

城市中高耸且亮起灯光的电视塔| 摄影师@焦潇翔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27)

然而世间的凶险,远不止于此。

当人类逐渐掌握了候鸟迁徙的规律,摸清它们的迁徙路线之后,每逢迁徙时节,一场鸟类大捕杀便在全球各地上演。

人们在候鸟的迁徙道路上,设置围网;在候鸟的食物中,投置毒药。

被捕鸟网束缚的灰背鸫,正试图用嘴去啄开网线 | 摄影师@赵锷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28)

更有甚者,拿起猎枪,偷盗无数。一只只鸟儿,从自由自在的天空被关进牢笼,妻离子散。

仅在地中海地区,每年便有约800万只鸟儿被非法捕猎。

被毒死的遗鸥,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 摄影师@王建民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29)

相较于这些触目惊心的盗猎,人类活动带来的隐形伤害,显得更为致命。

围湖造田、围海造田以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自然湿地面积在不断减少。与此同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入湿地,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数量逐渐降低。

1978-2008年中国湿地面积变化| 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30)

食物的短缺、极度的饥饿,令候鸟们绝望飞行,体力不支,渐渐掉队,魂丧他乡。

谁能想象,现在全球仅剩千只的青头潜鸭,以前却是我国东部地区的常见候鸟。

展翅飞翔的青头潜鸭,其中最左边一只为雌性,其余为雄性| 图片来源@武汉市观鸟协会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31)

好在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对于候鸟有了更多的关注。

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等民间环保组织等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于201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片为数以百万计的候鸟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和广阔的休憩空间的湿地,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更好的保护。

下图为中国第一期| 图片来源@VCG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32)

在任何时代,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都不该成为一种奢望。

那这个秋天,让我们一起,护送它们回“家”。

愿它们,一路平安。

贵州草海的黑颈鹤| 摄影师@李云鹏

人类迁徙的历史本质(一场迁徙而已为何如此悲壮)(33)

- 本 文 创 作 团 队 -

撰稿 | 黄超

责编 | 王哈勃

图片 | 蒋哲睿

地图 | 陈志浩

设计 | 王申雯

审校 | 陈景逸

- 专家审核 -

王瑞卿

《常见野鸟图鉴·北京地区》副主编

《中国鸟类观察》编辑

【参考文献】

[1]吕宪国. 中国湿地与湿地研究[M].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2]张孚允,杨若莉. 中国鸟类迁徙研究[M].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7.

[3]马志军,陈水华. 中国海洋与湿地鸟类[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

[4]庄晨辉. 湿地与水鸟[M].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9.

[5]牛振国.1978-2008年中国湿地类型变化[J].科学通报,2012.

... The End ...

星球研究所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