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阅读史最诚意书单推荐(重拾半小时阅读)

前言

受到东方甄选大咖做客访谈的影响,我又一次重拾了每天至少读书半小时地习惯,虽然不知道可以坚持多久(汗颜)。

余华,梁晓声,薛兆丰,麦家,他们生动又立体让我知道了读书是一件多么重要,对未来人生能有多么深远影响的事。

我想我一直都知道,只是做不到知行合一,久而久之,也从心里原谅和接受了这样的自己。

最近一年看过的书实在寥寥。

自以为走过了万里路,走马观花的走;便忽略了读万卷书,开卷有益的读。

直到最近连续看了几期学者在东方甄选直播间的对话,谈到多读书,读书的意义。

其实跟我之前的认知颇为一致,读书可以让你体验不同的人生,对话不同的作者,接收各行各业的知识,不必亲自经历也能学到很多智慧的结晶。

读书的影响更是潜移默化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它会化为你的内功,让人更自信,更从容。

一个人的阅读史最诚意书单推荐(重拾半小时阅读)(1)

它让你面对困境时不至于手足无措;面对高光时刻,也不会骄傲自满。

见识过大江大河的人不会因为眼前的星星暗淡下去而流泪,因为他拥有的是整片星辰。

但当这些道理又一次次被这些大作家认证,我好像于无声处听惊雷,醍醐灌顶,“幡然醒悟”了,像一盆凉水从头浇到尾,刺激得五脏六腑都颤抖起来。

以毒攻毒,这一浇着实激发了我的满腔热血,阅读的冲动以及求知欲。

见贤思齐,当是如此。

圆规正转

以下是8.20-9.25读书小记

01

首先重拾了看了好久搁浅的《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是美国一位心理咨询师整理自己与客人的访谈记录,及自己也面临着心理问题,需要进行心理咨询的窘境与经历。

一个人的阅读史最诚意书单推荐(重拾半小时阅读)(2)

进行心理咨询的人有男有女,有年轻人也有老人,作者从专业角度剖析了来客的心理及标准化咨询话术,而心理咨询大抵是最不能标准化的治疗了,所以往往事态的发展是出乎意料的,每一个来客背后都浓缩了一生的经历和故事。

而作者作为心理咨询师,首先也是个普通人,她也有自己生活的烦恼,而且到了无法自我排解的程度,所以她选择咨询师,与咨询师谈话,既是同行的交锋,又是渴望对方能帮助自己摆脱困境。

全书穿插叙事,心理师的工作和作为“患者”去参加心理咨询,这就是作者面对的真实生活状态,一场奇妙的角色互换。

而在书中不同人物面临的人生问题,让我总能找到自己的共鸣,彷佛也参加了一次心理咨询,最终学着释怀,同时还围观了别人的故事内化为自己的力量。

02

《长恨歌》王安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世人多数识得白居易的乐府诗《长恨歌》,却不知王安忆的《长恨歌》也是此恨绵绵无绝期。读这本书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文笔绝佳,尤其是对环境描写用词恰当,引入惊呼,精彩到每个用词我觉得都可以用来出一道阅读题。

一个人的阅读史最诚意书单推荐(重拾半小时阅读)(3)

全书讲述了一个叫王琦瑶的女子40年的人生经历,从一个貌美的女学生到选美的三小姐,再到迷失在大上海的纸醉金迷后,梦碎爱丽丝。

后来短暂地回到家乡却放不下上海的繁荣,虽然如今那的繁荣早就不属于她了。可她终究是貌美和不甘的,再回上海,结识了新朋友,遇到了老面孔,再后来,她就怀孕了,生下了女儿薇薇,这是薇薇的时代了。

可王琦瑶依然是美的,是动乱时代留下来的活着的美。美人不长命,悲剧才能永恒,她最终还是因着别人的贪念命丧黄泉,被迫结束了自己美丽的一生。

爱情,亲情,友情,在书中都是脆弱和有条件的,结局让人唏嘘的同时,也不得不说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春水东流,愁无尽头。

本书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小人物的命运是历史潮流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又是不可逆的结果,“可别小看这些细碎的小东西,它们哪怕是这世界上的灰尘,太阳一出来,也是有歌有舞的。”

03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美国塔拉的自传体小说。被作者父亲,哥哥震碎三观的一本书,你想象不到原来在世界的某个角落还有人在过着这样愚昧的生活,女人依然是男人的附属品,生病了依然因为某些宗教的原因不能去医院,家庭暴力依然被视为爱的表达。

一个人的阅读史最诚意书单推荐(重拾半小时阅读)(4)

越长大越会发现一个人原生家庭成长的环境,对其一生的影响之深,而想要摆脱这种童年阴影往往却要用一生的时间为代价。

我佩服作者挣脱命运的勇气和决心。从家到剑桥,作者飞得很难,初入大学的她极其自卑,像鸵鸟一样把头深深地埋着,但幸好,她遇到了良师益友和爱人,也发掘出了她写作的天赋。

假期再回家,她却又会被阴影笼罩,也对自己的家庭一次次失望,但血缘依然让她保留了对家人的爱,她也在努力唤醒和纠正这个家庭错误的观点和教育,虽然会失败,但就像石头投在平静的湖面上,即使会咕咚一声沉没,但也留下了层层涟漪。作者最终知道,山的那边,才是属于她的世界,那,勇敢地,飞吧。

04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余华杂文集,余华老师是我很喜欢的一位现代作家,读过许多他的作品,包括最新的《文城》。最近从他参加的许多活动里,发现他居然是社牛,一位原来遥不可及的作家突然就生动立体,且亲切了起来,好像就是邻家的老头,幽默风趣,却深藏功与名。

一个人的阅读史最诚意书单推荐(重拾半小时阅读)(5)

这本杂文集收录了几十篇余华日记式的随笔,有对时事的针砭时弊,对当今社会的思考与反思,在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已然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在不断强调公平与效率的当下,阶层的固化是不是越来越严重了呢?连梦想都逐渐失衡的时候,该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时代?正如余华所说,我们都在寻求治疗方案,我们是病人。

本书还记录了他在国外的见闻、写作的经历、阅读的感悟,也分享了他喜欢的作家、文学作品、写作特点,和对自己的影响。

行文轻松愉快,却又金句频出,我mark许多,在这里分享一句,“过去的生活已经一去不返,过去的阅读却是历久弥新。

05

《一地鸡毛》刘震云,最初对刘震云老师的印象应该是1942的编剧,然后在几年前看过他的《一句顶一万句》,对他一句话找另一句话的说法印象很深。

一个人的阅读史最诚意书单推荐(重拾半小时阅读)(6)

他是一位非常有生活阅历,并且熟悉最普通的中国大众生活情况,所以文章才能那么质朴,而他在访谈中特意提到的幽默,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一地鸡毛篇幅并不是很长,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从一块馊了的忘记放进冰箱的豆腐出发,讲述了一个小职员“小林”面临的家长里短,生活琐事。他先是为妻子找关系调动工作,跟保姆斗智斗勇,后来为女儿找关系联系条件好的幼儿园,还要在单位勾心斗角,中国这个人情社会,自古如此。

可偏偏很多事情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生活总是跌跌撞撞,阴差阳错,他本来也有大好理想,可都渐渐被磨平棱角,一开始的骄傲和自尊败给了每天20元的帮卖鸭子钱,这20元实实在在地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所以当生意结束,他还恋恋不舍。

小林的日子最终就像他的梦,盖着一地鸡毛,浑然睡去,无法摆脱,也“罪不至死”。这应该就是生活原本最真实的样子吧。

拟未来一月阅读计划

flag先立起来

《子夜》真茅盾作品,民族资本的发展史。

《人类简史》享誉中外的赫拉利作品,生而为人,从宏观历史发展角度讲述人如何成为了现代的人。

《秋园》杨本芬,朋友推荐的现代纪实文学作品。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之前一直没看完的高校课程精华,教会你如何在人生的各个节点做决定,成就出彩人生。

小结

小说可以先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看起,这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华,而且基本都反应了一个时代的小人物的故事,可读性强。

个人阅读习惯是中外作品穿插,体裁不限,打破空间束缚去看世界。

坚持了一个多月的每天半小时以上的持续阅读,找回了些曾经大学读书的感觉,内心更加自信和富足了,也不再那么浮躁和焦虑,希望可以坚持下去。

这么一看,俞敏洪对新东方员工要求的每年读二十本书也不是难事,只要有心,时间和精力总是有的,更何况日理万机的老俞自己每年读的更多呢。

此文一方面是记录自己的阅读感悟,记录下自己在阅读中的思考和收获,在今后的五年,十年甚至未来更长的时间都有迹可循。

也可以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重读这些经典好书,对比发现不一样的感悟,亦或是在某个节点,豁然开朗,轻轻地说一句,“啊,原来这就是xx书中提到的道理啊“。

另外,如果有幸此文被你看到,希望我的阅读心得也能激发正在看此文的你,去打开一本尘封已久的书,那便是我的分享最大的意义。

同样喜欢读书的朋友,也欢迎推荐好书,分享阅读心得哟~

2022年9月26日 于北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