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的通俗解读 区块链到底是个什么鬼

近期,区块链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引发大量关注与讨论。那么,区块链到底是什么呢?

区块链的通俗解读 区块链到底是个什么鬼(1)

区块链的简要定义

狭义来说,区块链是一种将数据区块以时间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以密码学方式保证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数据库(或者叫分布式账本技术,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DLT)。

分布式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数据由系统的所有节点共同记录,所有节点既不需要属于同一组织,也不需要彼此相互信任;

二是数据由所有节点共同存储,每个参与的节点均可复制获得一份完整记录的拷贝。通俗说来,区块链可以视作一个账本,每个区块可以视作一页账,其通过记录时间的先后顺序链接起来,就形成了“账本”。

一般来说,系统会设定每隔一个时间间隔就进行一次交易记录的更新和广播,这段时间内系统全部的数据信息、交易记录被放在一个新产生的区块中。如果所有收到广播的节点都认可了这个区块的合法性,这个区块将以链状的形式被各节点加到自己原先的链中,就像给旧账本里添加新一页。

区块链的鲜明特点有哪些?

1.分布式记账

在记账方面,区块链不需要依赖一个中心机构来负责记账,节点之间通过算力或者权益公平地争夺记账权,这种竞争机制实际上是区块链与传统数据库的主要区别之一。通过“全网见证”,所有交易信息会被“如实地记录”,而且这个账本将是唯一的。

区块链的通俗解读 区块链到底是个什么鬼(2)

这样的唯一性,使得区块链的节点信任机制从原理上说“无懈可击”, 解除了中介、担保或第三方背书所增加的新风险。

2.不可篡改

区块链的分布式特征,也决定了它另一大重要特征:不可篡改。

在区块链中伪造、篡改账目基本是不可能的,不可篡改也意味着数据的高度一致性和安全性,这是区块链与传统数据库的另一主要区别。

为什么区块链中的交易无法被伪造?首先,合法的交易需要私钥签名,否则无法被其他节点验证;其次,每一笔交易都是可回溯的,也就杜绝了无中生有的可能。由于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系统,大部分节点都是相互独立的,产生一个新区块的难度不小,要连续产生多个区块组成新分叉的计算难度更是惊人。

为什么供应链创新需要区块链?

1.传统供应链的安全性难以得到100%保证,存在造假风险。

2.作为供应链的主要融资工具,现阶段的商业汇票、银行汇票使用场景受限,转让难度较大。

3.信用难以跨级传递,导致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融资难,成本高。

4.供应链平台/核心企业系统难以自证清白,导致资金端风控成本居高不下。

区块链的通俗解读 区块链到底是个什么鬼(3)

针对传统供应链面临的诸多问题,相比其他技术,区块链 供应链,可实现最大化的降本、增效及市场规模新增,拥有极大优势。究其原因,是区块链作为“信任的机器”,具有可溯源、共识和去中心化的特性,且区块链上的数据都带有时间戳,即使某个节点的数据被修改,也无法只手遮天,因而区块链能够提供绝对可信的环境,减少资金端的风控成本,解决银行对于信息被篡改的疑虑。

区块链在供应链中还能构建企业间贸易系统,实现贸易的发票流、资金流、合同流、物资流四流合一;在此基础上,通过可拆转融的应收账款凭证,让核心企业信用传递至多级供应商。

区块链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有哪些?

1.国内区块链的基础研究并未得到足够重视。

在国外专注基础技术研究的时候,我们还坚守技术的“拿来主义”,埋头商业模式创新。在区块链的基本效率和安全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之前,谈论商业模式创新为时尚早。

2.区块链正确认知和人才梯队建设。

在一定程度上,区块链发展初期的不理性和缺乏疏导,导致现在很多人持有“灰色眼镜”看待区块链,区块链从业者变成了“不务正业”,这极大限制了区块链良性发展。只有形成对区块链的正确认知,才能够了解区块链发展路径和机遇挑战。除了建立区块链正确认知,还需要打造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培育一批领军人物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未来国家才能够掌握区块链发展的主动权。

3.区块链标准还未得到确立。

目前还没有一套有效的机制确认某项应用是否是区块链应用,区块链项目审计未来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

4.创新与监管如何实现平衡。

缺乏监管的创新将使区块链走入歧途,成为少数人的敛财工具。而过度的监管可能会使我国失去区块链的发展先机。

区块链为什么上升为国家战略技术?

1.科技导向

目前,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发展。在区块链技术发展上,中国正在抢占跑道。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越来越强调对最核心的「硬技术」的掌控,从政府政策引导来看,也更加鼓励企业进行区块链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

区块链的通俗解读 区块链到底是个什么鬼(4)

2.产业导向。

区块链技术的关键在于「融合」。区块链技术一定要解决某一领域的具体问题,这就要求区块链技术能深入到具体场景中。区块链技术在产业应用中,也不是一个点的应用,更多是融合的应用,从而服务于实体经济。

3.民生导向。

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多方参与的特性是提升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区块链在民生与公共服务领域有天然的优势,未来在教育、就业、养老、精准扶贫、医疗健康、商品防伪、食品安全、公益和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应用价值会逐步显现出来。

如何实现区块链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第一步,解决中心化系统的弊端。比如数据透明度和数据隐私保护问题,强调增信,增强数据可信度,强化数据公信力。

第二步,区块链用多中心方式结合智能合约等技术解决多方信任协作问题,在数据增信的基础上,重塑信任关系和合作关系。

第三步,资产数字化和数字资产化。区块链可以帮助传统产业实现在数字世界的流转,也可以通过确权让数据、ip等无形资产数字化,进行交易。这是未来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也具有重构金融潜力。

★本文内容来源于迈科集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腾讯研究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