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译陕西吃面(张嘉译带火了油泼面)

《长安十二时辰》雷佳音:我为水盆羊肉代言

新上映的古装悬疑剧《长安十二时辰》为我们拉开了盛唐长安的神秘面纱,让人仿佛回到了千年前的盛世。尤其是紧接着一声带着地域口音的“胡饼”叫卖声,不禁让人联想到了盛唐的美食,尤其是美味的羊肉。

张嘉译陕西吃面(张嘉译带火了油泼面)(1)

在剧中作为主角的不良帅张小敬,被描述为羊肉的发烧友。原本其已经是死囚,却“机缘巧合”的得以重获自由,并被委以重任后。正当大家以为张小敬会马不停蹄地展开调查时,谁知他一拐弯就去街边摊吃羊肉了。一句“水盆羊肉!“暴露了其吃货的本质。

张嘉译陕西吃面(张嘉译带火了油泼面)(2)

水盆羊肉大体和如今的羊肉汤或羊肉泡馍很相近,在长安街边,用大锅烹制羊肉,而后根据客人的需要,现切现卖,羊肉配上熬制的鲜味十足的羊汤,佐之以风味独特的胡饼,难怪张小敬会直呼“双份羊肉!”水盆羊肉,汤味清淡本味至极。羊肉炖得极烂,口感好。

《白鹿原》张嘉译:我为油泼面代言

电视剧《白鹿原》可谓好评如潮!!!有人被跌宕起伏的剧情圈粉有人被老戏骨精湛的演技圈粉。而其中主演们无数次大快朵颐地吃油泼面的场景也是深入人心。

张嘉译陕西吃面(张嘉译带火了油泼面)(3)

我是被这部“大型关中美食纪录片”中的油泼面降服

张嘉译陕西吃面(张嘉译带火了油泼面)(4)

其实,在陈忠实先生的原著中还有不少令人垂涎的美食呢

张嘉译陕西吃面(张嘉译带火了油泼面)(5)

长安还是西安?不管了,好吃就行!

长安留下的是历史的空架子,要靠着想象填满。但当今的西安在吃的方面,能美好地填满我们的肚子。

张嘉译陕西吃面(张嘉译带火了油泼面)(6)

葫芦头泡馍,睥睨天下;裤带面,味散人间——更要命的是,做好这写美食的店家,在西安和陕西广大区域中,怕是也能遍地开花吧!想到这些好吃的,只感觉人活着真是幸福!

羊肉泡馍

张嘉译陕西吃面(张嘉译带火了油泼面)(7)

羊肉泡馍是西安十大名吃中最具特色的清真小吃,一提到清真小吃,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都是羊肉泡馍,是陕西名吃的总代表。吃羊肉泡馍需要自己先把饦饦馍掰碎,然后加羊肉汤大火快煮便能食用,掰的越小越能入味,吃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第一次吃的人不擅长掰馍,要知道老手不用十分钟就能完成,当然也可以选择让店员帮你掰,但是这样毕竟少了一份乐趣不是?

biangbiang面

张嘉译陕西吃面(张嘉译带火了油泼面)(8)

这绝对是西安十大名吃中最特别的一个了,名字中的biang是一个合字,连电脑都无法输入。这是传统的陕西裤带面,因为过程中有biang、biang的声音而得名,主要以油泼的做法为主,酸辣鲜香,宽如裤带让人吃着十分过瘾。由上等面粉精制而成,用酱油、醋、味精、花椒等佐料调入面汤,捞入面条,淋上烧热的植物油即成。面食爱好者不容错过。

肉夹馍

张嘉译陕西吃面(张嘉译带火了油泼面)(9)

西安的肉夹馍和我们日常见过的肉夹馍可不一样。我们的认知中,肉夹馍里面有香菜、生菜、青椒什么的,西安的肉夹馍只有一种--肉!陕西肉夹馍通常使用白吉馍,腊汁肉和白吉馍合为一体,互相衬托,外脆里嫩。肉夹馍遍及西安大街小巷,有纯瘦、肥瘦、肥皮三种吃法,可以配以羊肉泡馍或各式面条一同食用。

臊子面

张嘉译陕西吃面(张嘉译带火了油泼面)(10)

臊子面是陕西省汉族风味小吃,臊子面最重要的就是臊子,用肉丁、木耳、胡萝卜等炒制,浇到面上,既好看又好吃。一碗合格的岐山臊子面应该具有“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的特点。臊子面在关中地区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逢年过节等场合的必备。

凉皮

张嘉译陕西吃面(张嘉译带火了油泼面)(11)

西安凉皮是陕西著名小吃,口味独特,老少皆宜,近年更已走出陕西,香飘全国,受到各地人士的广泛欢迎。到西安旅游时,也一定要去尝尝最地道的西安凉皮。凉皮又称“酿皮子”,面皮选料精良,工艺严谨,调味讲究,以“白、薄、光、软、筋、香”而闻名,味酸、辣,凉爽可口,宜于夏天食用。如今是关中西府的重要名吃。劲道的凉皮被浇上了厚厚的麻酱和辣酱,使得汤料也被染上了红艳艳的色泽,看着就非常有食欲。在西安,凉皮、肉夹馍、冰峰汽水三者凑在一起被称为三秦套餐,算是很地道的一种吃法,到了西安,你可以去尝试下。

饺子宴

张嘉译陕西吃面(张嘉译带火了油泼面)(12)

饺子宴选料考究、工艺独特,制出的饺子造型生动,一饺一格,一饺一形,观之赏心悦目,食之回味无穷。西安饺子宴的得名,主要因这种宴宾筵席由千姿百态的饺 子组成。饺子宴成了西安名吃的一绝,有人说也是“神州一绝”。有人说:到西安,不看秦始皇兵马俑,不算真到西安,不吃饺子宴,也不算真到西安。

甑糕

张嘉译陕西吃面(张嘉译带火了油泼面)(13)

甑糕之前因《那年花开月正圆》大火,本身是用糯米、芸豆和红枣蒸成,糯米饭因蒸制渗入上层枣香味儿黏软香甜,又能饱腹,是关中地区很好的早点食品,深受女性儿童的喜爱。甑糕外表不咋样,但是味道可是没话说。甑是一种古代流传至今的蒸器,用它制成的糕点就是甑糕。黏糊糊的甑糕红白相间,糯米的细腻口感配上枣泥的香甜滋味,软糯糯的,真真是极好的。甜食爱好者一定要尝尝。

镜糕

张嘉译陕西吃面(张嘉译带火了油泼面)(14)

镜糕是与甑糕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传统小吃食品。说镜糕是小吃,不如说是零食。镜糕很小,材料及制作简单,是把糯米粉装入直径约六厘米大小的笼里蒸制而成,仅几分钟即可蒸熟。从笼里倒出来的镜糕,厚约三厘米,白白嫩嫩,形状若小圆镜,故名为“镜糕”。糕点爱好者们不要放过哟!

贾三汤包

张嘉译陕西吃面(张嘉译带火了油泼面)(15)

贾三汤包,这汤本已在馅里面,只不过是在包之前把肉冻放在馅中,包好以后经笼屉上火一蒸,肉冻化开而不漏。灌汤包讲究汤不能漏,包子又要不粘笼屉,这全看大师傅的手艺了。地道的灌汤包为清真食品,一般为牛、羊肉馅。

肉丸胡辣汤

张嘉译陕西吃面(张嘉译带火了油泼面)(16)

肉丸胡辣汤简单来说就是勾了芡的蔬菜牛肉丸子汤,是西安人最欢迎的早餐之一。先用牛肉丸、土豆、胡萝卜、花菜等加入牛羊骨汤烩菜,最后勾芡而起,吃前浇上一勺辣椒油,吃起来舌尖发麻、浑身冒汗,是很好的冬日早餐。胡辣汤看着乱七八糟完全不具美感,但是吃起来真的是让人赞不绝口。如果觉得吃不饱,可以配上一块馍,掰成小块泡进汤里吃,简简单单就填饱了肚子,也满足了五脏庙。这个口味儿稍重,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但还是可以尝尝。

汤粉羊血

张嘉译陕西吃面(张嘉译带火了油泼面)(17)

粉汤羊血是陕西关中地区汉族特色的传统小吃,粉汤羊血讲究“麻、辣、咸、香、光、嫩”。羊血鲜嫩爽滑,没有丝毫腥味,辣椒油让整个碗都是通红的,吃得嘴角发麻、满头大汗,感觉很是舒服。吃粉汤羊血,可以要了汤自己拿饼泡着吃,也可以掰成铜钱大小,交给大师傅来泡。

葫芦头

张嘉译陕西吃面(张嘉译带火了油泼面)(18)

葫芦头来源于宋代街市食品中的“煎白肠”,因猪大肠油脂较厚,形状似葫芦,因此叫“葫芦头”。到了30年代,葫芦头已由肉类发展到包括海味类的众多品种,猪肉类葫芦头在用料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汤中增加了骨头和鸡,使汤味更加浓醇,质量提高,成为秋冬时节的风味小吃。

小酥肉

张嘉译陕西吃面(张嘉译带火了油泼面)(19)

小酥肉是一道很下饭的肉菜,口感滑嫩,将牛里脊肉挂糊、过油后,加入秘制牛肉汤上锅蒸,当牛肉被汤汁浸润后,浇上油泼辣子,就可以和米饭一起吃了。小酥肉的味道真的非常棒!糯糯的的肉糜被做成一团一团的混在一起,油亮亮的汤汁看着就是减肥大敌,然而--即使胖死也要吃上一次小酥肉!

会饮一杯长安客,千古留香西安味

烹牛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既有文人骚客吃羊肉,又有异域胡姬敬红酒,尽显唐朝社会的开放与包容,以及灿烂的饮食文化,不禁令人神往。何以解忧?唯有美食,这座被美食和文化填满的城市,也正是我们爱上西安最好的理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