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喜剧人的嘉宾都有谁(欢乐喜剧人制造欢乐的幕后)

【导语】

“喜剧人最重要的是‘人’。”《欢乐喜剧人》跟组编剧周健表示,这毕竟是一个竞技类的真人秀节目,与其他诸如相声大赛类的节目比较,还是不同的。根据“喜剧人”本身来准备他的作品,非常重要。

第二季《欢乐喜剧人》顺利收官,但余音不断,十二期节目,众多让人“笑中带泪”的作品,在各大视频网站上新一轮发酵式地传播,令观众们回味无穷。

这么多的“欢乐”,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幕后有着怎样的生产逻辑?

欢乐喜剧人的嘉宾都有谁(欢乐喜剧人制造欢乐的幕后)(1)

欢乐传媒副总裁、节目总制片人辛唯嘉(左),欢乐智造艺术总监、节目总编剧阿苏(右)

1

“一个字:累!”无论是欢乐传媒副总裁、节目总制片人辛唯嘉,还是欢乐智造艺术总监、节目总编剧阿苏,以及岳云鹏的跟组编剧周健,回忆这几个月以来的工作状态,第一时间浮现在脑海中的,除了累、还是累。

欢乐喜剧人的赛制要求是每周一个作品,连续3个月十二周,12个作品。面对如此密集的时间安排、如此高质量的作品要求,每个人都承担着相当大的工作强度。为了给观众带去欢乐,彼此都经历着脑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多样性和精力体力,如同两把尖刀,悬在大家头顶长达三个月近100天。

“每天几乎都是凌晨四、五点甚至八、九点收工休息,第二天中午继续碰头讨论,再到凌晨,如此循环反复。这也是喜剧人与跑男、极限挑战等其他真人秀节目的不同——不是通过一个个游戏性质的设计去体现这些演员在生活当中真实的一面和好玩的一面,而更多地在于表现他们台下的创作、痛苦、忧伤、压力和认真。” 阿苏说。

欢乐喜剧人的嘉宾都有谁(欢乐喜剧人制造欢乐的幕后)(2)

欢乐智造艺术总监、《欢乐喜剧人》总编剧阿苏

在喜剧人的舞台上,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几十年来春晚上熟悉的小品、相声,更多的是创新舞台剧、音乐剧与传统小品、相声的融合体。“在这个舞台上,所有的喜剧人,包括我们的编剧,都希望追求多样性。不管是肢体默剧,相声,还是脱口秀,小品,我们希望舞台呈现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包括一些新鲜事物的感受都需要更加丰富一点。”总编剧阿苏说,作为喜剧编剧要让观众看到没看到过的、没接触过的东西,不仅要创作条理清晰,更要有多样性创作经验。

此外,喜剧人团队还会根据每一周的排名情况,去设计一些小的台本,作为一些最简单的引导。“但大多情况下,我们还是想展现比较真实的喜剧人的创作过程,每一周的压力和竞赛感天然地就带有一些真人秀的东西——如果这周排名第一,他心态就相对放松;这周排名垫底,又是另外的一种真人秀的状态。”阿苏介绍。“所以对编剧的创作难度最重要的是题材、表达方式,演员的表演习惯,包括时间上的压力、排名的压力。”而在此过程中,喜剧人创作团队也会根据微信、微博上观众的反馈,适时地做出一些调整,跟进当下的需求。

欢乐喜剧人的嘉宾都有谁(欢乐喜剧人制造欢乐的幕后)(3)

潘长江(前排左)、于谦(前排右) 参与《欢乐喜剧人》投票环节

2

每个喜剧人都有自身特点,擅长不同类型的喜剧形式,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编剧组会根据不同的喜剧人特点安排不同的编剧,这就要求“跟组编剧”能够跟紧喜剧人的表演风格,最大化地释放喜剧人的笑能。

“喜剧人最重要的是‘人’。” 周健表示,这毕竟是一个竞技类的真人秀节目,与其他诸如相声大赛类的节目比较,还是不同的。根据“喜剧人”本身来准备他的作品,非常重要。比如在创作《我是歌手》这个主题作品的时候,起因就是岳云鹏非常喜欢“一封家书”这首歌。虽然有了明确的创作思路,但彼时周健却心存顾虑,担心以较为煽情的元素作为相声作品的结尾会影响喜感。而考虑到当期节目播出时正值春节前夕,周健认为创作的时机比较好,再加上小岳岳的个人特质,会把个人的思想、情绪很好地带到作品中来,最终就产生了这样一个作品的创意。

欢乐喜剧人的嘉宾都有谁(欢乐喜剧人制造欢乐的幕后)(4)

岳云鹏与周健后台合影

“所有编剧的核心任务,就是塑造人物、讲述人物命运,《欢乐喜剧人》的编剧也不例外。” 阿苏讲到,作为喜剧编剧,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要有生活,同样还要有写作的经验,同时要熟悉这个喜剧人,他善于表达什么,他们可以突破,但是绝对不能突破自己的极限。”阿苏举例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上限,如果要沈腾像宋小宝那样去表演,可能他达不到,而宋小宝去创作一个小沈阳的作品,可能也很棒。因而对于编剧而言,最重要一点是,要清晰合作的这个喜剧人,他擅长的是什么。“可能会有人说岳云鹏,他的相声很雷同,但有时候雷同并不一定不是好事,因为所有的观众会习惯他这样的一种表演方式,东西到他这里就一定是爆点,雷同等于是一个演员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一种表演方式。”正如幽默大师憨豆一样,可能每一个表演都是雷同的,又或许他这一辈子就塑造了一种人物,但他可以用这样一种人物去表达生活的百态,也是一种很高级的表演方式。

作为岳云鹏团队的跟组编剧,周健前前后后参与了剧本创作、服装、舞台设计的全过程。他在编剧过程中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把岳云鹏最擅长、最有特色的东西挖掘出来。“之前与岳云鹏不是特别熟悉,甚至有一点误解,对他之前的成功比较费解,接触了之后才认识到,他完全有资格获得如今这些荣誉。”周健说,岳云鹏在节目制作过程中非常认真,这些都给了他们很多信心。

三个月里,从一开始共同商量本期创作的题材与创意方向,商量好“包袱”与“底”,再去建构相声作品整体的血肉,让周健印象最深的是,岳云鹏一直在追求完美。“由于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他更不想把流于一般的东西搬到舞台上来,总希望能够创作出全新的、能够让大家眼前一亮的东西。有时候备选方案有六、七个,反复改,很较真。”

欢乐喜剧人的嘉宾都有谁(欢乐喜剧人制造欢乐的幕后)(5)

岳云鹏、嘉宾“与小岳岳撞脸的萌娃”、周健

在讨论的过程中,编剧与喜剧人共同商量完成,这就需要他们之间有非常好的磨合度。“编剧与喜剧人的分工不同,每种喜剧人有每种喜剧人的习惯。”阿苏介绍,比如有一些喜剧人以简为主,他是一个很好的喜剧演员,但在创作思路方面可能会弱,这就需要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强的编剧,在作品上写出喜感。还有一些喜剧人会有自己对包袱、对笑点的理解,会把框架中一些关键性、叙述性的台词写出来,改成自己的词语,这个时候编剧就需要熟悉,去适应他的这种风格。

3

阿苏曾经参与过众多喜剧节目的创作和编剧工作。在他看来,喜剧很大的难点在于,不是让观众看完了之后,回去想想再笑,“它就是此刻,一个瞬间,如果观众一下子没有接收到你给的信息,可能这个抖包袱的喜点就过去了。”而一个优秀的喜剧作品,最重要的两个宏观指标就是既要有喜感、又要有主体价值观。这也正是喜剧人和编剧们一直在探讨研究的重点:一个作品的立意是什么?喜感包袱怎么走?又要如何抛给观众、让大家接受?这些都是创作的核心。

身为“80后”的总制片辛唯嘉,整个人生轨迹都与喜剧息息相关,“我有一份执念在里边,就想把它做好。我们每一个喜剧作品,一定要有独立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这是美学核心。我们呈现的是一个严谨逻辑的喜剧,如果只是单纯的表演技巧,抖包袱,耍话题,那就只是机械性的重复炫技,没有内核。

对于节目的价值观,周健的理解是,“笑中带泪”对于相声不是那么容易。“因为相声本身就是逗大家乐的。”他与他的喜剧人团队所达成的共识是,首先欢乐度得要够,觉得有意思、好玩儿,其次就是尽量地把传统相声用一些新的方式来演绎,最后才是看能不能有价值观、有态度。

而这可能也是国内三地之间最大的差别——大陆的喜剧人长期以来的磨合,非常熟悉我们的观众,能够牢牢把握观众的喜感,知道说话的时候包袱应该怎么走,笑料怎样抛。而对于香港、台湾的喜剧表现手法,就会有一些文化上的差异,在接受上还是会有一定的隔阂。

欢乐喜剧人的嘉宾都有谁(欢乐喜剧人制造欢乐的幕后)(6)

《欢乐喜剧人》香港喜剧教父詹瑞文表演作品

尽管如此,阿苏的想法还是,希望能够囊括两岸三地最优秀的喜剧人。“第三季如果有这种机会,我们的编剧希望能够将香港的元素和台湾的表演,添加到剧本、台词的创作上,与内地观众的笑点更好地贴合。”总编剧阿苏对第三季有着更高的要求和计划,希望一些舞台形式感更强的团队和大家通常不是很熟知的喜剧演员,都从这个舞台上脱颖而出。希望第三季在内容、形式、创作等各方面都有新的拓展。

4

面对《欢乐喜剧人》第二季的完美收官,总制片人辛唯嘉甚是欣慰,“喜剧人的选择和受众群体的定位是息息相关的,当时我们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第一是喜剧表演的种类,第二个因素就考虑年龄,第三个因素是考虑地域。”最终从收视率调查数据可知,辛唯嘉的“全覆盖”目标实现了,而且还意外得出,在全年龄段的收视人群当中,最主力的反而是偏年轻化,20岁、30岁这些人。

“可能正是因为我们原创,紧贴当下社会时事,反应当下社会热点和社会心态,保持初衷,保存喜剧原有的生命力,才能引起观众共鸣,才收获了更多年轻人的心。”辛唯嘉说。

从笑傲江湖开始,辛唯嘉带领的团队就有意识打造以内容生产为核心的编剧团队。“我们一直秉承内容为王,希望做内容。公司所有的项目都是以内容生产为最基础的发动机。”

欢乐喜剧人的嘉宾都有谁(欢乐喜剧人制造欢乐的幕后)(7)

欢乐传媒副总裁、《欢乐喜剧人》总制片人辛唯嘉

欢乐传媒整个集团的产业链条都围绕着生产喜剧来做,公司有三十多个全国最顶级的喜剧编剧,也是国内唯一一支成建制的喜剧编剧团队,加上在画面呈现、成片等技术工口有丰富经验的东方卫视,组成了喜剧人超强的制作团队。这支队伍可以称作是“铁甲全能战队”。出身于部队文艺团体的辛唯嘉,有着13年的军旅生涯,而这些编剧也大多数是出身于部队文艺团体,有部队的作风,敢打敢拼。从业务角度来说,几乎每一个编剧都是能写、能导、能演。具备如此完善和规范的生产体系,而欢乐智造团队几乎包揽了全国的喜剧节目,是这一行当里,当之无愧的王牌。《屌丝男士》、《一起来笑吧》、《喜乐街》等节目中都有他们团队编剧的身影。

节目策划最初,欢乐喜剧人团队用了20天的时间做出节目方案,用了大半年来找艺人。辛唯嘉回忆,特别是第一季的时候,基本上找遍了全中国所有相关的艺人。“但由于档期、赛制压力等各种原因,基本上都被拒绝了。”所以但凡参加喜剧人的艺人,辛唯嘉都习惯于称他们为喜剧勇士,因为他们真正是出于对喜剧的热爱。也正是凭借辛唯嘉自身对于喜剧的热爱,对做中国最顶级喜剧节目的信念,以及真诚的邀请态度,最终打动了这些艺人,也打造了喜剧神话。

“我们希望把《欢乐喜剧人》打造成一个平台,一个渠道,每年都会有新的喜剧人产生,通过这个平台我们想给他们一个展示机会,让更多的观众来了解喜剧、认识喜剧、接受喜剧。”对于第三季,辛唯嘉觉得秉承搭建平台的想法,他们上升空间还是非常大的,观众需要喜剧多久,这个节目就可以存活多久,所以他的市场需求是无限的。

《综艺报》——传媒与娱乐的智胜之道。更多资讯请登录手机版“综艺 ”m.zongyijia.com

欢乐喜剧人的嘉宾都有谁(欢乐喜剧人制造欢乐的幕后)(8)

长按二维码可直接订阅本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