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锋站转地铁一号线(地铁1号线工农广场站)

长春地铁1号线即将通车试运营长春地铁1号线,共设15个地下车站,讲求一站一景,今天我们大家去工农广场站看一看,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前锋站转地铁一号线?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前锋站转地铁一号线(地铁1号线工农广场站)

前锋站转地铁一号线

长春地铁1号线即将通车试运营。长春地铁1号线,共设15个地下车站,讲求一站一景,今天我们大家去工农广场站看一看。

在长春地铁一号线工农广场站,现在整个站台的主体装修工作已经基本完工,还剩下一些细节部分,正在紧张的调试过程当中,作为未来,与长春地铁七号线交会的换乘站点之一,这处站点的占地面积要更加的大,装修上显然也更加走心。长春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部土建一室科长张志华说,整个三连拱是用了七个弧形,把这三个三个拱做出来,包括这个柱子也是随着这个拱形的造型,这是随下来的,像拼积木一样,就是一块一块的。

工农广场站总长182米,区间为875米,左右两侧装有设备间及设备阀,并配备两个风亭。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论规模,这在地铁一号线全线的15个车站中,也能排进前三位。这么大的“个头”,只实现普通的车站的功能,未免大材小用。预计未来三年内,长春地铁七号线将全面开工,这里还将作为一线号与七号线的换乘站,承担更多的交通枢纽作用。在前期施工阶段,这个站就体现出了它的与众不同,采用了全人工暗挖法,也就是说,整个工农广场站区间是靠工人一锹锹挖出来的。难度之大,耗时之长可想而之。张志华说,我们这块由于地势和地质条件的问题,用不了盾构机,所以只是人工挖整个区间,是南湖大路到繁荣路的区间,原始的像掏地洞那种,原始暗挖法,一点一点一米一米往外挖。

张志华是土生土长的长春人,从2011年进场施工的那一天起,地铁一号线的每一点变化他就都看在眼里。工农广场站更是他和同事们倾注心血最多的一个站。他介绍,这个站之所以用人工、靠最笨的办法一点点挖掘,与这里的地质土层有直接关系。由于这一区域地质有断层,再加上离南湖较近,地下水资源丰富,土壤水份大,所以并不适于用大型机械直接作业,而是要靠人,一边挖一边控制施工进度,调整施工方案。因此在土建阶段,就用了整整4年的时间。工农广场是连接南湖大路和人民大街的重要交通枢纽,在施工期间,还要保证地面交通顺畅,为此在暗挖法的基础上,又采用了侧挖施工,即在站台两侧打下垂直竖井,再横向挖穿整个人民大街拓展施工空间。值得一提的是,整个施工过程中,几乎没有封锁地面交通。

与其他地铁站一样,工农广场也设置了名为“绿色记忆”的艺术墙,这块以原始丛林为背景的景观就是全站的一大亮点,现在已已进入最后调试阶段。俗话说好饭不怕晚,等到地铁站正式通车时,这块动态艺术墙肯定会带来独特的视觉感受。张志华说,里边所有的电光源,是LED闪烁的,就是每一个小鹿在闪,在人的视觉里边相当于是这个闪一下,这个闪一下,相当于看着这个鹿在奔跑,是一种动感光源概念。

作为省会级城市,长春终于有了自己的地铁,城市在发展,立体交通在建设。已经参与地铁施工6年的张志华,看着工农广场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看着每一块砖瓦都承载着自己的辛劳和汗水。想像着地铁开通后的情景,骄傲是他唯一的感触,而这份期待已经越来越近。6月30日,长春地铁正向我们飞驰而来。张志华说,工农广场站,像我的孩子一样,非常有感情。给市民带来的是像大城市一样的感觉,早上七点多来,我正常八点上班,穿越南北线我都可以出行。

(编审 张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