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票房总(票房总量却仅占全国4)

国内票房总(票房总量却仅占全国4)(1)

“山东电影市场就是过年过节才会迎来大爆发,平常上座率也就20%,过年却能达到100%”,一位山东淄博某影城的市场部经理如实说。

一个省的电影票房成绩与本省经济发展水平是呈一定正比关系的。从近年全国各省的电影票房表现来看,山东的成绩还算稳定,基本维持在第8名。

但作为一个全国GDP维持在第3名的沿海经济大省,日常20%的上座率,第8名的票房成绩,以及2017年全国4.1%的票房占比等电影市场的“糟糕”表现,都难免会有点“不和谐”。

国内票房总(票房总量却仅占全国4)(2)

这也不免会让人产生疑问:山东在国内整个电影市场到底占据什么样的地位?是什么变量因素使得山东这一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产生经济与票房不挂钩的矛盾?不去看电影,“好客山东人”都用什么方式进行娱乐呢?

全省票房最高占比4.1%,全国影院排名TOP100仅有青岛、济南两家入局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对于电影票房的贡献也会越高。这一定律对大部分城市来说几乎都适用。比如长期稳定在各省电影票房首位的广东省,其GDP也是常年稳居第1。但对于GDP常年稳居第3的山东来说,这一定律却几乎失效。

2015年,山东的电影票房为17.12亿,在全国电影票房441亿的成绩中仅占比3.88%。到了2016年,山东电影票房增长到17.43亿,在全国457亿的总票房中占比3.82%。

国内票房总(票房总量却仅占全国4)(3)

2015年全国各省电影票房数据图;图片来源于1905电影网

国内票房总(票房总量却仅占全国4)(4)

2016年全国各省电影票房数据图;图片来源于1905电影网

可以看到,从2015到2016年,山东电影票房没有多大涨幅,甚至在全国的占比也有了0.06%的下降。当然,这也与2016年国内整个电影市场低迷的大环境有很大关系。

2017年,山东电影票房从17亿体量增长到了22.92亿,占比也达到了全国的4.1%,而这是一直以来,山东占比最高,票房成绩最好的一年。但相比于全年总票房559亿(含服务费)的总成绩,22.92的票房贡献依然微乎其微。

国内票房总(票房总量却仅占全国4)(5)

另外,通过猫眼专业版历年全国影院排名可以看到,2014、2015这两年,山东没有一家影院进入TOP100的排名中。(2013年以前没有公开数据)

其中,2014年的全国影院排名中,山东影院排名最高的是济南百丽宫影城(恒隆广场店),年票房为2659万,排名148;2015年,排名最高的影城是济南万达影城(世茂店),年票房为3963万,排名133。

国内票房总(票房总量却仅占全国4)(6)

2014年全国影院排名节选

国内票房总(票房总量却仅占全国4)(7)

2015年全国影院排名节选

而从2016年开始,这一现象开始得到改善。这一年,山东有一家影城进入了全国TOP100影院行列,为青岛CGA影城(万象城IMAX店),年票房4261万,排名62。

国内票房总(票房总量却仅占全国4)(8)

2016年全国影院排名节选

转到2017年,山东开始有两家影院进入TOP100。其中,2016年就已经入局的青岛CGA影城仍然在列,排名有所提升,为39名,但年票房有所下滑,4129万。此外,济南万达影城(世茂店)也成功入局前100,年票房为3455万,排名89。

国内票房总(票房总量却仅占全国4)(9)

国内票房总(票房总量却仅占全国4)(10)

2017年全国影院排名节选

从无到有的转变,其实也说明了山东电影市场正在逐渐改变自身的困境。但对比2017年,仅广东省就有17家入局TOP100影院的现实,山东在电影市场表现的弱势也是不争的事实。

票房靠青年“回流”、思想保守是山东人不爱看电影的主要原因?

目前,国内观影群的主力军在于年轻受众,在山东也同样如此。正如文章中一开始提到的春节档100%上座率的现象,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年轻人的人口流动引起的。

所以,山东在经济和票房上不挂钩的矛盾,主要原因在于相对稳定,流动性较差的中老年受众群体,也是他们在承载着山东电影市场发展的成败。那到底这一批山东人为什么不爱看电影呢?说到底,这其实是一个文化消费观念的问题。

众所周知,山东除了是经济大省,同样还是一个文化大省。孔子儒家文化发源地就处在山东。除此之外,酒文化也是山东文化中的一个独有标签。“好客山东人”的称号也有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山东浓厚的酒文化。

国内票房总(票房总量却仅占全国4)(11)

酒文化盛行的直接结果就是酒局多,而有酒的饭局,通常都会占据比较多的时间。如此一来,山东人留下来用于其它娱乐活动的时间也就相应减少。更不用说,去电影院看电影不仅要花费将近两个小时的观影时长,还有来回路上的交通时间。

依托于酒文化,山东还是一个讲究吃喝的地区。在山东人眼里,吃喝才是最实在的事情,而像看电影这种文化消费其实是很虚无的。“反正过几个月网上就会有资源,为什么还要花几十块钱去电影院看”是很多山东人对于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心理。

国内票房总(票房总量却仅占全国4)(12)

对于山东人来讲,文化消费远不如真实的物质消费来得实在。电影看完就结束了,而吃喝是可以留在肚子里,并给身体提供营养。

虽然山东目前的经济水平已经跃居高位,但对于山东人来说,其消费观念还停留在几十年前。而这里面的原因,也与山东人固有的保守观念有很大关系。

山东儒家文化发源地的身份,既把山东推向了文化大省,也把山东人囿于原有的传统思想体系之下。而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山东人不善于创新,封建保守,喜欢安于现状,并非积极开放。

国内票房总(票房总量却仅占全国4)(13)

此外,山东官本位的传统思想也比较严重。除了日常将进入国企事业单位、做上公务员等铁饭碗职位奉为人生最高目标,山东男人在酒局饭桌的聊天话题几乎都不会绕开国家政治层面。

这一有趣现象,其实还是说明了山东人对于官本位的狂热。

因此,相比于经济上的迅猛发展,山东人的精神文化发展其实一直处于滞留状态,而基于此基础上的文化消费观念,自然也就很难拔高了。

不看电影,山东人的娱乐方式是什么?

对于山东人来说,看电影不是娱乐活动的首选。那不看电影,山东人都是如何消遣空闲时间呢?打扑克牌!

国内票房总(票房总量却仅占全国4)(14)

不同于四川、重庆等省份人们喜欢打麻将的习俗,在山东,打麻将其实并没有形成大众之势。相反,打扑克牌才是最常见的一项娱乐活动。你可以轻易找到一个不会打麻将的山东人,却很难找出一个不会打扑克牌的。

甚至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个山东人几乎从小的时候就能接触到扑克,并能学上几种打法。即使不能掌握所有的种类,但每个人至少会对某一类有所熟悉和掌握。

尤其是在过年的时候,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或“够级”,或“保皇”(牌的两种种类),充分享受聚会欢乐。

国内票房总(票房总量却仅占全国4)(15)

如果不打扑克,相比于外出去电影院看电影,山东人其实还是更倾向于在家里看电视,或者通过手机、电脑从网上获取影视资源来观看。

而且,目前随着快手、抖音等短视频的兴起,推动山东经济和票房断层的中老年群体,也开始玩(其实更多的是“看”)起了这些既好玩又有趣的新兴内容生产平台。

所以对于山东人来说,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去电影院观赏一个自己还不一定会满意的未知影片,还不如在网上看一些免费资源,或者浏览更有趣的内容。

另外,前面也提到,山东是一个讲究吃喝的省份。因此,山东人聚会的时候,通常也都是靠酒局、饭局来进行。

相比于这样既热闹又实在的消遣方式,看电影那种好友之间缺乏交流,只是各自体会各自的观影感受的方式对于山东人来说,自然也就没有市场。

国内票房总(票房总量却仅占全国4)(16)

对比像广东等这些GDP与电影票房表现呈正比的省份,山东省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电影票房水平上实在是差距悬殊。

但从近两年来看,山东省不管是在单个影院的发展实力上,还是整体对电影票房的贡献上,都有了不同程度地提升。

虽然目前这一成效还不足以算是成功,但这对于整个山东省的电影产业发展来说,也是一个好兆头。

作为一个地道的山东人,一个电影行业从业者,笔者也衷心希望有一天可以看到山东电影行业的进步崛起。

(文章来源于:一起拍电影摘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