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焖鸡的精髓(黄焖鸡......吃出了一个深圳奋斗史)

在深圳,是什么

既能温暖打工人的心

又能温暖打工人的胃?

答案或许就是:隆江猪脚饭

它与木桶饭、黄焖鸡

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一起

被深圳人称为

“深圳快餐五巨头”

黄焖鸡的精髓(黄焖鸡......吃出了一个深圳奋斗史)(1)

深圳的快餐店和深圳人性格极像,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能坚挺地扎下根的,才是硬核。

凭借着亲民的价格,扎实的分量,可能不地道却还算可口的味道,快餐五巨头,成功驻扎在了深圳的大街小巷。

有人戏称,方圆百步必有一家的平民快餐,称得上是深圳人的食堂。

躲得过午餐,躲不过晚餐,日复一日,这快餐五巨头,吃出的是一个深圳奋斗史。

1 隆江猪脚饭

在深圳,没吃过隆江猪脚饭,就像没逛过东门,没去过深圳湾公园,终究不圆满。

或许你并不知道隆江在哪里,但你一定在街头巷尾瞥到过,或从旁人口中听说过它的大名。

直到得知隆江属于揭阳,属于潮汕的时候,有人才会恍然大悟,并喊出一句:胶己人!

黄焖鸡的精髓(黄焖鸡......吃出了一个深圳奋斗史)(2)

千禧年左右,隆江人带着祖传的卤味秘方,用一只肥美软糯的猪脚,在人潮涌动的华强北打下名头。

那些年,腾讯创始人还坐在赛格广场二楼,几度打算卖掉QQ。无数个前途未卜的夜晚,不知道华发北路上的一口猪脚饭,有没有给过他熬下去的勇气。

到了今天,腾讯成了“大厂”,华强北风光不若从前,这就是深圳,孕育无限可能,一切又都在变。

唯二不变的就是“吃不完的猪脚饭”。

黄焖鸡的精髓(黄焖鸡......吃出了一个深圳奋斗史)(3)

科苑路上,一栋写字楼能装下两家隆江猪脚饭。哪个程序员,不会在修完bug后吃口猪脚饭补补?

这也是深圳,即便是寸土寸金的CBD,也能在写字楼一隅或附近的城中村里,遇见简单朴实的猪脚饭小店,让深圳人花上十几块钱,就能嚼上最丰满醇厚的胶原蛋白。

黄焖鸡的精髓(黄焖鸡......吃出了一个深圳奋斗史)(4)

世上的大猪蹄子千千万,唯有隆江猪脚,是不需要为难牙齿的。

正宗的隆江猪脚,卤起来不计时间成本,师傅在小火慢炖的锅里,不停地用卤水浇淋,等到卤汁像糖浆一般起胶时,才是油脂尽去、汁味尽入的收锅之时。

一份肥瘦相宜的“四点”,几块饱浸卤汁的肉卷,酸菜去叶取梗爽脆清爽,芥蓝青翠鲜美,和着卤汁淋在白米饭上。

端上桌时,筋肉连着皮,还在盘子里颤啊颤,筷子一夹,骨肉分离。放进嘴里软、糯、黏,唇齿之间又保留了胶原蛋白的弹性。对很多人来说,吃完这一口,就像汽车加满油。

黄焖鸡的精髓(黄焖鸡......吃出了一个深圳奋斗史)(5)

谁都搞不清楚,除了美食APP上显示的4000多家,深圳还藏着多少家隆江猪脚饭。铁锅后卤猪脚的,有手握家传卤味配方的隆江人,也有靠着网上自学上手的后厨新秀。

一顿顿口味参差的猪脚饭,喂饱了来来往往多少人。有的人奔波搵食,有的人身家过亿,有的人决然离去,有的人悄悄扎根。

就像歌里面唱的:聚散自有天注定,不怨天不怨命,但求猪脚共作证。

2 XX木桶饭

和隆江猪脚饭比起来,木桶饭,只是一位没有故事的同学。

你看到满大街的”湘X木桶饭,一X湘木桶饭……”,请教身旁的湖南伢子时,对方的脸上大概是懵的。

黄焖鸡的精髓(黄焖鸡......吃出了一个深圳奋斗史)(6)

木桶饭的真正归属,现在已经无从查证,最早注册木桶饭的企业,也都分布在广深莞。

这并不妨碍木桶饭,用足量的青辣椒、红辣椒、圆椒、尖椒、小米椒、剁辣椒……成为伢子们的点餐首选。

毕竟湖南人在吃辣上,只有被辣虐得痛快时,才能到达口感的巅峰。

黄焖鸡的精髓(黄焖鸡......吃出了一个深圳奋斗史)(7)

湖南卫视《向往的生活》里,黄磊下厨的惯常操作倒辣椒。

根据统计数据,在深圳的湖南人有350万,居第一,每6个人中就有一枚弗(湖)兰(南)人。

这里不会缺湘菜馆,但要花上不到20块,吃到一份重油重辣、口味不错的烟笋腊肉饭,选择的余地其实很小。

但木桶饭可以!

不管你窝在写字楼,还是蜷在出租屋,下楼走出不到500米,街角巷口总能找到一家XX木桶饭。

运气够好的话,你还能吃到从湘西带过来的烟笋和腊肉。汤汁里带着柏枝熏烤的香味,把米饭泡得稀软,就着红尖椒混着笋干和腊肉一起,往嘴里扒拉上几口,真香!

黄焖鸡的精髓(黄焖鸡......吃出了一个深圳奋斗史)(8)

不少深圳人对湘菜的认知,都从木桶饭开始。这个在沿海霸蛮生长起来的“野孩子”,代替湖南本帮菜馆,深深扎根在一线城市的市场中。

深圳有好几家叫“一桶天下木桶饭”的餐馆,名字起得十分应景。

任何一家木桶饭小店,菜品都不止湘川口味,多的可达140多种,东南西北的江湖菜,最后都被辣椒归为一统。

木桶饭装的不是饭,是江湖。

反正辣得爽就够了,谁去计较它乡关何处呢。这种不计后果,也未尝不是平庸生活里的快意恩仇。

3 黄焖鸡米饭

木桶饭忙着一桶江湖时,隔壁的黄焖鸡米饭,只用一道菜,谈笑间就完成了一场草根的逆袭。

事实再一次证明,没有一只鸡,可以逃出广东。

在黄焖领域,鸡能成为天选之女,并非幸运,而是物竞天择的结果。

牛肉、排骨、猪手等,都曾经被一一黄焖过,但它们对于食材和工艺的要求,都远远高于鸡肉。

这只鸡的传说发源于山东,经由河南,安徽、江苏这些人口大省,在大江南北开枝散叶。

从大众点评显示来看,深圳关内黄焖鸡米饭餐馆最多的是南山,远高于福田和罗湖。

黄焖鸡的精髓(黄焖鸡......吃出了一个深圳奋斗史)(9)

作为贯穿东西方餐饮界的第一家禽,鸡在中华料理中的做法,没有上千种也有数百种,但没有一种,能像黄焖鸡一样,彻底攻陷都市白领的肠胃。

从2015年起,黄焖鸡米饭在门店数量和搜索量上,常常和沙县不分高下。

黄焖鸡的精髓(黄焖鸡......吃出了一个深圳奋斗史)(10)

也许黄焖鸡的口味未必有多好吃,但胜在安全稳妥,踩雷的可能性不大。选择困难症患者,不吃肉不舒服星人,都可以闭着眼睛去点餐。

正午12点过后,敲完一段代码的程序员,改了第20稿方案的乙方小白,刚结束冗长会议的小主管,从四面八方的楼里,汇集到一张腿都支不稳的简易餐桌上。

锅底的油滋滋啦啦地还在翻腾,释放着一只鸡最后的热情。香菇混着酱料和肉的香气,在空气中飘荡。咬一口浸满酱汁的香菇,仰起脖子呼出口热气,就像吐出了格子间的躁郁。

黄焖鸡的精髓(黄焖鸡......吃出了一个深圳奋斗史)(11)

4 沙县小吃

在中华大地上,沙县小吃是快餐江湖中当之无愧的大哥。

如果店主们爱讲故事,他们卖出的飘香拌面,连起来大概可以绕地球10圈。

黄焖鸡的精髓(黄焖鸡......吃出了一个深圳奋斗史)(12)

打开外卖APP,搜索显示深圳地区内,沙县小吃的数量大约是3000多家。它们的覆盖区域,以城中村最为密集。

一条不足50米的村巷,同时存在两家沙县小吃,那不是盲目竞争,那是食客们用嘴投票的结果。

假如你的工资转交给房东后已经所剩无几。那么沙县,是避免“吃土”的最佳选择。不到10块钱,就能来一盅老火靓汤,加一份6块钱的拌面或者5块钱的蒸饺,妥妥一顿荤素均匀的午餐或晚餐。

黄焖鸡的精髓(黄焖鸡......吃出了一个深圳奋斗史)(13)

可能很多时候,拌面是坨的,蒸饺的表皮有点硬。

别怕,没有花生酱解决不了的问题。

一碟不行,可以再来一碟。

蘸足了酱的时候,面条嚼起来也算醇香劲道。蒸饺在嘴里也是馅鲜肉美。

黄焖鸡的精髓(黄焖鸡......吃出了一个深圳奋斗史)(14)

沙县小吃店里,没有后厨做不了的快餐。

秉持“兼容并包”的精神,沙县小吃餐牌的丰富程度,令人咂舌。走入其中,就像初涉武林的毛头小子,误闯进少林寺的藏经阁,不由得发出一声:

天下快餐绝学,尽归于此。

沙县本地特色小吃,以及南饭北面。在这里都只是基本配置。

黄焖鸡、猪脚饭、酸辣粉、炒牛河,炸酱面、水饺……来自五湖四海的群英,都能在一家小店里荟萃。

黄焖鸡的精髓(黄焖鸡......吃出了一个深圳奋斗史)(15)

吸纳只是初级阶段,融合才是至高境界。

当老北京的炸酱,配上天府之国的麻辣烫,那就是别具风情的炸酱麻辣烫,在讲求强强联姻的沙县小店,这不过是万花丛中最普通的那一朵。

很多食物,和你眷恋的味道,可能已经相差甚远。但你总能在这里,找到最为相近的那一款。

面对这些改良版小吃,内心在哭笑不得的时候,唇舌又能在一口热汤里,尝到了似曾相识的温暖。

5 兰州拉面

江湖盛传,不管哪个城市,沙县小吃旁边必定会有一家兰州拉面。

从美食APP显示数据来看。深圳市内兰州拉面餐馆的数量有3000多家。

在这座米饭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沿海城市里,兰州牛肉拉面也有一席之地。

黄焖鸡的精髓(黄焖鸡......吃出了一个深圳奋斗史)(16)

一位非常挑剔的兰州朋友告诉我,在深圳,他吃到的兰州拉面,多数都能算得上地道,即便它们并非来自兰州。

这需要感谢青海化隆人民,在兰州以外的全国各地,九成“兰州牛肉拉面”店都由青海人所开,其中70%是化隆人在经营。

他们带着面团,走下青藏高原、跨过黄河、经过江汉平原,一路来到南海之滨,

日复一日,在案板和铁锅间挥舞双臂。醒面、跐面、溜面、出条、做成面棒,双手拉伸并对折3到7次,拉出大宽、韮叶、二细、毛细等形状、粗细不同的面条。

在沸腾的铁锅中稍煮片刻,捞起放入清汤。撒上数片薄如蝉翼的牛肉。佐以翠绿的蒜苗。再淋上一勺油泼辣子,拿起桌边的生蒜,剥上几瓣。就着爽口小菜,捞起一筷头拉面,就着热汤从喉咙滑到胃里。

黄焖鸡的精髓(黄焖鸡......吃出了一个深圳奋斗史)(17)

那些横跨大半个中国的乡愁,在这里得到短暂的慰藉。

兰州人常常怀念那样的早晨:街边的牛肉面馆里烟气缭绕,走进去喊上一声“师傅,一个二细,辣子多些”。

无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地蹲在马路牙子或马扎子上,就着大汗淋漓的红油辣椒,吞下那碗热面。

42岁的深圳,风华正茂。这座“青年发展型城市”既以发展速度和质量见称,也让年轻人自由享受生活,快餐与人、与地的关系,都要比其他地域紧密的多。

潮菜隆江猪脚、湘菜木桶饭、鲁菜黄焖鸡、福建沙县小吃、兰州拉面,快餐届的五足鼎力,恰恰映衬着深圳的包容。

这些快餐小店像野草一般,毫不起眼地存在于繁华之中,却也能凭着一脚一步的付出,在城市扎下了根,甚至“称霸一方”。

那些曾经或者现在吃着这些快餐的深圳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来到深圳的初心,何尝不是要踏踏实实,闯出一片天地?

黄焖鸡的精髓(黄焖鸡......吃出了一个深圳奋斗史)(18)

黄焖鸡的精髓(黄焖鸡......吃出了一个深圳奋斗史)(19)

END

编辑:刘杰

校对:陶铮

审校:余治国

来源:深圳微时光、深圳工会、食探

黄焖鸡的精髓(黄焖鸡......吃出了一个深圳奋斗史)(20)

▼关注"青春深圳"微信、抖音、快手、B站、视频号

黄焖鸡的精髓(黄焖鸡......吃出了一个深圳奋斗史)(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