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立10分钟预防衰老(每天倒立几分钟)

全民养生的巨浪中,总会时不时出现一两朵吸引众人目光的小浪花,而“倒立养生法”最近就比较火。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无论是皮肤、骨骼还是血液,都在受着日积月累的“向下”的作用力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下垂、面部皮肤松弛等问题也陆续出现。既然这些都是因为地心引力“向下拉扯”导致的,那么每天坚持倒立一会儿,是不是就能往回找一找呢?网上一些医生、明星都在提倡“倒立有益健康”,购物网站上的“倒立椅”卖得风生水起,倒立真的养颜又养生?

倒立10分钟预防衰老(每天倒立几分钟)(1)

缓解静脉曲张还能增强记忆

但倒立时间宜短不宜长

对于网上说的倒立能“提高大脑携氧量”“缓解静脉曲张”“提高记忆力”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倒立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处于低位,大脑供血非常充足,这个时候我们大脑的活跃度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并且由于身体处于倒立位,有利于静脉血液的回流,静脉瓣膜压力有所缓解,就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静脉曲张的作用。另外,由于倒立的时候我们全身的神经系统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个时候我们的专注力会更为集中,记忆力也会有短暂的增强。

虽然倒立有这么多的好处,但特别要注意,倒立练习的时间必须有个度。倒立的时候,我们体位的改变会打破身体血液循环的惯性,心脏为肢体供血的压力会成倍增长。同时由于我们的头部处于低位,头部血管的压力也会陡增,所以倒立时间稍微一长就会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若倒立时间过长还会出现耳鸣、眼花甚至会对视力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等严重不良后果,所以练习倒立时应遵循“时间宜短不宜长”的原则,就算是对动作已经练习得非常熟练的人,也一定要控制好倒立的时长。

新人不建议借助工具

应循序渐进、逐步达成

很多人觉得倒立是一个难度很高的动作,没点基本功根本无法掌握。其实只要掌握好科学的练习方法,任何人都能进行倒立练习。如果是没有倒立基础的新人,我们是不太建议一上来就使用“倒立凳”等工具直接开练的。更理想的步骤,应该是通过徒手练习逐步加强手臂和肩背部的力量,通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终完全掌握倒立的动作。锻炼步骤大致如下:

第一步:倒V两点支撑。采用曲肘跪姿姿势,肘部外展和头部构成支撑三角并形成第一支撑点,双脚并拢形成第二支撑点,通过不断重复腿部伸直、臀部抬高使身体呈倒V形的动作来提高我们肩背部的力量和身体稳定性,10~15个/组,每次3~5组。

第二步:L形支撑练习。身体逐渐适应后,我们可以进行L形支撑练习。在靠近墙的位置,从倒V两点支撑开始,保持头部和肘部不变的情况下,脚部蹬墙上移,逐步抬高臀部最终形成腿部与地面平行后静止,保持脚部接触墙面形成L形支撑,20秒/组,每次5~8组。

第三步:靠墙倒立。练习L形支撑一段时间后,尝试慢慢上移脚部,将L形支撑发展到靠墙斜倒立动作,10秒左右/组,每次3~5组。

第四步:肘支撑倒立。练习靠墙斜倒立3~5天后,最后一组斜倒立动作练习时,通过脚部缓慢蹬墙动作,将靠墙斜倒立动作变为直腿肘支撑倒立动作,从而实现肘支撑倒立练习。

保护头部是关键

心脑血管和眼耳部疾病患者莫尝试

在倒立练习的时候,无论是倒立老手还是新人,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做好头部保护。头部和肘部要始终固定在同一个位置,且肘部与头部不要在一条直线上,要形成一个三角形。颈部肌肉要保持收紧,刚开始可以在头部垫一些柔软的东西来减少不适感。

其次,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刚开始练习时间要短,尽可能降低倒立给身体造成的不适感。

第三,重心要稳。倒立的时候,我们的重心要控制在身体中轴线上,不要前后晃动。

第四,倒立练习应该选在餐后1小时之后再进行,且练习倒立之前要做好全身肌肉的拉伸。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倒立并不适合所有人。由于倒立时,我们的心脏和血管会受到高负荷的刺激,所以患有动脉硬化、严重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度近视、青光眼及视网膜血管疾病的人群,以及患有耳疾的人群,不宜做倒立练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