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最伟大的一集(刘伯承七亘村反常用兵)

刘伯承在红军时期便是我军名将,被称为当代孙武。在红军时期担任过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是我军无论资历还是能力都居前列的顶级将领。不过自古以来都有一个问题会困扰中国的统兵将领,那就是树立威信。虽然刘伯承被誉为中国当代孙武,但是对士兵来说,没有实际感受过统帅的统兵能力,总是心里没底。

刘伯承最伟大的一集(刘伯承七亘村反常用兵)(1)

刘伯承元帅

129师主要是由红四方面军改编而成的,1936年10月,二、四方面军北上与一方面将在会宁会师,为执行西征任务,四方面军红五军、红九军、红三十军跨过黄河,没想到此去竟成绝路,西路军两万余人,大部分在西征中壮烈牺牲。1937年2月27日,中央军委为支援西路军,以红四军、红三十一军、红二十八军、红三十二军为基础,组建了援西军,并任命刘伯承为援西军总指挥,组建了援西军司令部,该军就是129师的前身。但援西军尚未开到前线,西路军便已失败,随即援西军支援西路军的任务改为营救西路军幸存人员。

刘伯承最伟大的一集(刘伯承七亘村反常用兵)(2)

援西军部分领导人照片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八月国共达成协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而援西军则奉命改编为129师,因刘伯承以建立指挥体系,于是任命刘伯承为129师师长。此时刘伯承担任援西军及后来129师军事主官的时间不到半年。就援西军这支部队来了解刘伯承师长来说,这个时间实在太短暂了。此前红军一直是分开活动,直到长征后,各路红军队伍才实现真正的会师。

刘伯承最伟大的一集(刘伯承七亘村反常用兵)(3)

红军长征陕北会师

在陕北会师之前,红四方面军一直由徐向前元帅担任军事主官,部队作战风格与指挥员的磨合已经非常完美。突然更换军事主官对一支部队来说是需要时间磨合的。不仅需要指挥员与部队建立信任。还要指挥员熟悉每一支部队的性格,部队也需要适应指挥员的指挥风格。彼此之间建立默契,才能实现军队的高效运转。

刘伯承最伟大的一集(刘伯承七亘村反常用兵)(4)

徐向前元帅

而七亘村伏击战则是刘伯承师长与129师这支部队实现完美磨合的契机。当时娘子关一线战事吃紧,八路军总部要求129师主力迅速赶到娘子关东南的日军侧后地区,寻机切断敌人的后勤运输线。1937年10月22日,129师771团在七亘村构筑工事时,被敌人发现,当晚便遭到了日军的突袭。771团也与师部失去了联系。25日,刘伯承在前往七亘村视察部队时,发现七亘村位于敌人运输线的必经之地,而且还地理位置优越,非常适合伏击。于是当即决定由陈赓负责指挥对敌运输部队进行伏击。26日上午,日军运输部队通过七亘村,陈赓旅长当即下令开火,在几十分钟的时间里便以伤亡十余人的代价,取得歼敌300余人,缴获日军300余骡马的物资。

刘伯承最伟大的一集(刘伯承七亘村反常用兵)(5)

七亘村第一次伏击战

就在129师参战部队准备打扫战场,准备撤离的时候,刘伯承师长却下令准备再次在七亘村伏击日军。对此129师的指挥员大为不解,常言用兵不复,在同一个地方两次伏击敌军,可以说是犯了兵家大忌。但是刘伯承师长在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决定再次在七亘村伏击日军。虽然有些指挥员对此还有一些疑惑,但是命令已下,只能接令迎战。

刘伯承最伟大的一集(刘伯承七亘村反常用兵)(6)

七亘村战斗纪念碑

当然再次伏击也不是简单的再次将部队安排在原来的伏击阵地上,刘伯承师长先是假装带领部队撤退,让日军把尸体收回去。日军在收回尸体的时候,见七亘村附近没有八路军的身影,便放松了警惕。没想到129师伏击部队晚上又偷偷进入了七亘村伏击阵地。日军面对前线对物资的紧迫需要,再加上一向对中国军队的轻视,想搞一个反向用兵,认为我军不可能在同一个位置再次伏击他们。不过他们没想到遇到了反向用兵的高手,自以为是神来之笔,没想到竟又自己走到了八路军的口袋里。129师再次在七亘村取得歼敌百余的胜利。

刘伯承最伟大的一集(刘伯承七亘村反常用兵)(7)

七亘村战场

在一支军队无论用什么方法树立威信都比不上带领部队打一次胜仗,刘伯承师长以高超的军事谋略取得了七亘村反向伏击战的胜利,不仅震惊了日军,对于129师,甚至整个八路军不少指挥员来说都是一个奇迹。八路军有这样的军事奇才,如何不能百战百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