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年放鞭炮的俗语(俗语穷人放鞭炮)

今天,听到远处有礼炮的声响。勾起了满满的回忆。曾几何时,鞭炮是多少人童年美好的回忆。逢年过节,鞭炮就是节日最好的证明。在以前的农村,进到腊月门,鞭炮声就此起彼伏,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声一直响个不停,一直能延续到二月二龙抬头。

关于新年放鞭炮的俗语(俗语穷人放鞭炮)(1)

以前的鞭炮,也没有太多的品种,无非就是鞭和二踢脚。就这简单的两类鞭炮也是男孩的最爱,每次去找小伙伴玩耍,口袋里都揣上零散的鞭炮,一边走一边放,手拿鞭炮,火柴点燃,顺手一扔,“啪”的一声,震的耳膜都嗡嗡,(该行为存在危险,不建议模仿)那时候感觉,能有鞭炮放,就是最快乐的童年。现如今,为了保护环境,鞭炮在很多地方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唯有零零碎碎的回忆充斥心头。在古代,有这样一句俗语“穷人放鞭炮,富人在听响”,你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关于新年放鞭炮的俗语(俗语穷人放鞭炮)(2)

穷人放鞭炮,富人在听响。

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这句俗语,意思就是:一般都是穷人家放鞭炮,真正富裕的家庭一般不会放鞭炮的,别人放鞭炮,他们负责听就好。鞭炮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为了驱赶年兽,具有驱邪,避灾,祈福等美好寓意。那么,真正富裕的大家族,为什么就不放鞭炮?他们不需要遵循传统文化吗?

一个家族能达到真正富裕,那肯定是富甲一方。当家庭真正富裕以后,他们所追寻的目标,也水涨船高,不仅仅是经济方面,同时还在文化,礼法,规矩等等都要大幅提升。正因为文化修养的提升,他们更多地追求儒雅,追求涵养,他们更加喜欢清净有书卷气息的生活。他们也就认为频繁地放鞭炮,属于有伤大雅的。他们会认为这种传统行为大大的不妥,和文化修养有点儿背道而驰。而礼法规矩的增多,也限制了他们对放鞭炮这类事情的热忱。比如有人放鞭炮,打扰到老人休息,惊吓到襁褓中的婴儿,都被认为是不懂规矩,没有教养。

关于新年放鞭炮的俗语(俗语穷人放鞭炮)(3)

正如《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刘姥姥本身是乡野村妇,初进贾府,丑态百出。一是文化层次不对等,没接触过的事物,她又怎么会懂,只能以她自己的粗糙见解去解释了。二是她的礼法和规矩入不得贾府人的法眼,属于格格不入的两个层面,被贾府人等笑话也就不难理解。

关于新年放鞭炮的俗语(俗语穷人放鞭炮)(4)

另一方面,能达到这个层面的家庭,对于神灵是比较敬畏的。家中也会供奉神,比如“文曲星”就是文化之神,喜欢清净。如果放鞭炮,惊吓到了神灵,为对神灵的大不敬,或许神灵就会因此不再庇佑这个家庭,转而去庇佑别的家庭。这不是大家族所希望见到的事情,也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富裕的大家族,一般都是会规定放鞭炮的具体时间,不允许太过随意。

鞭炮虽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传承,但由于近些年环境问题的恶化,很多地方都禁放烟花爆竹。虽然很多人都想找到燃放鞭炮的快乐!但还是应该以大局为重。生存环境更为重要。

关于新年放鞭炮的俗语(俗语穷人放鞭炮)(5)

正是因为古代的普通百姓家,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繁文缛节的限制,所以他们可以随心所欲的燃放鞭炮。而富人家就只能听别人放鞭炮的响声了,这或许是富人家幸与不幸相互困扰的症结吧!大家怎么看燃放鞭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