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武术历史(周疃村的武术起源)

关于周家疃武术的起源,滨海传媒之前发过一篇(下,可点击打开),不知大家还有没有印象:

周家疃武术的起源

城阳武术历史(周疃村的武术起源)(1)

刚出版的《周疃村志》,对周家疃武术的起源另有个说明,来源都是有名有姓,滨海传媒认为还是比较可信:

1984年,寿光县首次武术挖掘与整理座谈会在寿光县体育运动委员会召开。领导有副县长张继功和体委主任孙祥生,牵头人是体委体育教师吴兰之,小组成员共有7人组成,分别是:

伦秀桂,稻田大伦村人,1900年生,是1936年山东省第四届国术考试拳脚科甲等第一名得主,曾任民国寿光武术队队长,荣获山东省1986年武术挖整先进个人。

李成九,侯镇南寨村人,1908年生,民国期间寿光擂台赛枪术冠军、山东省国术擂台赛枪术优胜奖获得者,山东武术队队员。解放后,一直代表寿光参加上级武术比赛至1985年。

傅象洵,圣城街道张建桥村人,1922年生,曾任民国寿光武术教官,十五联中第三任武术教练。

另外还有大伦村伦秀玉、田柳崔家庄李文新(解放战争时曾任地下交通员,后任公社副书记、县棉麻公司书记等职)、侯镇李家河东村耿凤庆(高中体育教师,1971年昌潍地区武术比赛总裁判长)、侯镇泊头村张凤岐。

根据寿光武术挖掘整理座谈会记录,主要是伦秀桂和李成九的论述,又专访了河南道口孙可敬、七里村王德寿、丰城西村张熙孔、河东隅村李江山、侯镇黄桥魏家魏中堂等人,综合情况对周疃村的武术情况做以下概述:

周疃村的武术起源与北宋年间杨家将有一定渊源。李克复曾是宋朝杨家将杨府的护院武师,后随军出征,从马弁、伍长直到领军将领。晚年他到五台山随杨五郎杨延德练习五路杨家棍,深得杨家枪、棍、拳之精髓,代代密传。其后人游历山水到了寿北周疃,见此地民风淳厚,遂将杨家拳、枪、棍传于周疃袁姓之人,从此周疃武术历代名人辈出。

相传在清末民初该村练武者比比皆是,农闲时,场院里、空房间,到处都有练武人的身影。据伦秀桂、李成九、孙可敬、李江山老师谈及,当时周疃常练的套路有:十字接捶(号称俩点半)、功靠捶、八趟杨家路合大枪、五趟杨家对打棍(头趟二人对练磕牛角只有五招,二趟三人对打号称二女争夫,三趟一敌三,号称三英战吕布,四趟一敌四号称四方摄唐棍,意为赵太祖威慑唐朝,五趟一敌五,号称五虎群羊棍)。其枪术后来又在寿北传承到西岔河村、南寨村、郑捻村、大坨等地,侯镇李成九的大枪则是其父李文营从周疃所学。洛城褚庄太祖狄功门的五虎棍也是来自周疃袁太来。

城阳武术历史(周疃村的武术起源)(2)

此事还有一段轶事传闻:清朝末期,褚庄王召南在昌乐孤山遇到周疃袁太来,发生过一件喜闻乐道的轶事。王召南,嘉庆十年(1805年)武进士,殿试二甲第六名,声震华夏,是当时太子道光的武术老师,曾任军门提督、太子太傅、山西河洲镇总镇,二品官员。他与袁太来认识,切磋武艺,互换功法秘笈,一时传为美谈。袁太来将枪棍之妙说于王师,王召南则将太祖狄功及梅花刀法传于袁太来。南北互补,使寿光武术更上一层楼,达到了至高境界。

据李成九老师说,他父亲在世时经常教导他说,练枪练到周疃"假赵云"的功夫那就是神枪李了。"假赵云"真实名字已不记得,只传说他一个大枪拉断门式,在当时对方没有一个枪不脱把的奇功;门口七八条枪封住门路,他一个拦、拿,顺势扎枪便人随枪出站在门外,观者无不拍手叫绝。据说他在枪靶上钉上千层纸(形容)一个抖枪扎出即收,纸上能留7个枪眼,可见功夫确实了得。

城阳武术历史(周疃村的武术起源)(3)

太平天国年代,号称长毛造反,东捻军往此渡海,在周疃村前与村民习武者发生过几番较量,其将领武功均输于周疃村民练武者,故捻军插上路牌,表明"凡捻军到此须绕村而过"。那是因周疃的武术赢得了村庄的一时平安。

据座谈会的老师们说,解放后随着形势的变化,周疃村练武者逐渐减少、萧条。伦秀桂、李成九、傅象洵和寿光渔业公司总经理周疃人袁滨亭(也曾练过武)说,他们都与周疃村袁继先熟悉。据说他遍赶四庄八疃之集市,出售小型农用家具艳子头等,他还会枪、棍、拳不少套路,可能以后也就很少有武术路功法的传承了。从清朝到现在,寿光北部武行里还一直流行着三句话:"周疃的枪,道口的棍,魏家(指魏家黄桥村)的狄功不用问。"号称寿北武行三大家。

以上是我的点滴所知,可能有不详脱实之处。本人现在(成文时间)是中国武协会员、潍坊武协顾问、潍坊武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潍坊武术志》编委、潍坊武术功勋、中国一级武术裁判、寿光国学研究会顾问,一直致力于武术的挖整和促进保护工作。但因武术在各村有断代现象,所了解的东西未必具有真实价值,望知者指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