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自行车的人讲述的什么(现代版偷摩托车的人)

偷自行车的人讲述的什么(现代版偷摩托车的人)(1)

由英国新锐导演Matt Chambers所执导的《偷摩托车的人》显然是用来致敬意大利经典名作《偷自行车的人》。同样的以主角谋生工具的遭窃为开始,试图透过主角所遭遇到的、正面临或者将面临到的可能处境,以及后续展开的种种行为、还有因此所陷入的内心煎熬,来去检视整个社会结构上是否存在着不公平,没有特意的想要去进行批判,而仅是想要借着这个随时可能发生在城市各角落的故事,替像主角这样子的、所谓的外来移民、工人阶级...等的发声,以平淡却充满压抑情绪的剧情,反映出最真实的城市样貌。

至于《偷摩托车的人》能不能被以现代版的《偷自行车的人》我无法给予肯定的答案,毕竟对《偷自行车的人》印象早已模糊,不过我个人满喜欢《偷摩托车的人》顺着剧情而堆叠起来的氛围,加上最后在生活与道德间拉扯做出来的决定,那种走投无路的无能为力和着罪恶感强烈的朝着观众袭来。

偷自行车的人讲述的什么(现代版偷摩托车的人)(2)

自从2014年初英国政府解除对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公民进入英国劳工市场的限制之后,不少来自这两个国家的人民纷纷移民至英国寻找工作机会,因为论基本薪资来看的话,英国远比两国高出5倍以上,能花费比在故乡更少时间却能赚同样甚至更多的钱来养家糊口成了一大吸引力,且成为英国公民之后三个月内若找不到工作,更还可以申请英国的社会福利补助。

有人对此抱持乐观、开放的态度,觉得这可以增加良性竞争力、活络劳动市场...,当然也会有人持反对态度,认为这样的决策很有可能会造成社会福利与劳工市场的被分食,也会增加潜在的犯罪隐忧,可不论如何,依然有大量的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人进入英国。《偷摩托车的人》中的男主角、来自罗马尼亚的艾力克萨克鲁便在电影中饰演远从罗马尼亚举家搬至英国的移民,他在受访时曾说有很多人像他一样前往别的国家工作、生活,而有很多人其实都受过当地的高等教育,然而为了赚钱他们可以去做各种能够赚钱的工作,像是卡车司机、送货员、清洁工等等。于是当理解了这样的时代背景,便可以容易地进入到角色里,去感受他在这看似包容、多元的环境之下,其实难以被人觉察到的心酸。

偷自行车的人讲述的什么(现代版偷摩托车的人)(3)

「没摩托车就没工作,没工作就没钱,没钱就没地方住,而且还要赔我一台新摩托车。」

《偷摩托车的人》以一起不知人为蓄意亦或是不小心骑错的摩托车失窃为开始,让镜头跟着主角埃沃的视角,慢慢去捕捉城市里头的现实。始终找不着摩托车的埃沃试着寻求好友协助,然而好友告诉他只好找遍伦敦看找不找得到这样的不可能的任务,无奈之下只好转往找上警方试着报案,但报案程序繁琐复杂,且由于摩托车是老板尤瑟的,还牵扯到所谓的商业保险问题,必须有老板来进行配合,可是埃沃哪敢让尤瑟知道摩托车遭窃?

离开警局之后他还悄悄试探了老板的想法,更加肯定了若是摩托车被发现不见他百分之百会失业,届时他不仅会失去收入,还会面临到赔偿的问题走投无路之下他竟萌生不好的想法、他打算偷一台。可他总在最后关头退缩,无法、也不想去犯下错事,于是他打算找女儿的同学、那天在社区撞见的、正在砸车的少年麦可「帮忙」。既然他当不成也抗拒自己成为坏人,那就请早已是作恶过的人来替他「偷车」,是可以的吧?

偷自行车的人讲述的什么(现代版偷摩托车的人)(4)

「我必须这么做。」「是喔,但我们不必。」

后来的结果观众都知道,麦可找来了平常和他一起以砸车为乐的朋友们「来帮」埃沃,但事实上他们根本没有要帮他的意思,就这样任埃沃遭摩托车主人殴打之后驾车离去,此发展是意外也不太意外。

当埃沃碰上摩托车遭窃的同时,连他的妻子艾莲娜都因违反不得带小孩工作的规定而正面临着可能遭到检举后解雇的危机,雪上加霜的他们担忧着「我们该如何是好?」,离开罗马尼亚来到英国本应是追求更好的未来,可是现在他们连明天在哪都看不到。我想就如前面提到的,许多人其实不满着英国政府解除相关限制、担心着这些移民会来瓜分机会、抢走工作,所以把他们视为对他们财务状况的潜在威胁,将他们视为敌人,就像埃沃工作的其他员工对他毫不遮掩的敌意那样。至于麦可朋友们虽然没有工作上的竞争,观众依然能够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他们对移民的不友善,与同在一个地方生活却明显有着「本土」和「外来」面对生活的态度差异。

偷自行车的人讲述的什么(现代版偷摩托车的人)(5)

对前者来说「车」可以是他们排遣无聊的玩具;然而对埃沃而言「车」却是养家糊口的工具,影响力完全不同,就连砸车、偷车等的犯罪行为必须承受的惩罚都无法比较,埃沃为了生活必须去犯罪的举动看在麦可朋友们的眼里,用着白话点的说法就是「关我屁事?」,他们先答应后冷眼旁观甚至跑掉的举动,仿佛就跟他们砸车的行为没差别,都只是生活上的一个小乐趣罢了。(今日头条:影评团Mtalk)

他们的无情成了这整个城市的缩影,以为极具包容友善但真的只是以为,在阳光照射不到的社区楼梯底下,是剥削、是冷漠、是严峻的生存考验。而导演麦特钱伯斯的这部《偷车劫》戳穿了假象,在发声的同时却也告诉观众,这现实迄今仍旧难解,许多的选择、转变都是被生活所逼过后的体悟。文/OldMan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