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机的本质和理解 理解商业世界的第一步

如果所有行动都是预先设定的,所有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的,那么,商业所有的性感和魅力都会荡然无存。

投机的本质和理解 理解商业世界的第一步(1)

文 / 巴九灵(吴晓波频道)

资本市场中的泡沫,常因人们的狂热而不受控制地膨胀,接着,市场又因为泡沫的突然破灭而哀鸿遍野;而谈到投机,多少人踌躇满志,欲在市场中大显身手,结果却被杀得片甲不留,自嘲韭菜。

正因如此,很多人会将“投机”和“泡沫”两个词划归贬义词一流,但这恐怕是我们对商业世界的巨大误解。

几天前,吴老师在直播中解读了一本书,叫做《金融与好的社会》,它的作者是201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希勒说,自己写作这本书的最大目的,就在于消除人们对于金融的误解。

对于金融,我们应当消除的第一个误解,或许就是对投机的误解。因为在希勒看来,投机行为占据了当代经济运行的中心地位。

吴老师举了发生在他身边的一个例子。

不久前,有人问吴老师,“有个XX新国货美妆品牌您知道吧?它三年前估值60亿元,现在资金链出了点问题,估值20亿元。您很关注新国货,你觉得我现在能不能出手?”

吴老师询问他为什么觉得现在是个出手的好时机,他说,“当年这个品牌估值60亿元的时候都有很多人进场,现在它估值20亿元,只要再涨回去一点,我就能赚。”

这就是最典型的投机者的心态——在当前和历史的估值数据间看见一种机遇,想从价格差中赚取收益,这就是投机。

投机的本质和理解 理解商业世界的第一步(2)

投机是一项高风险活动,但市场中却从来不缺投机者。因为很多人在看到一种可能性时,即便它与风险相伴,还是会有扑上去抓住它的本能和冲动。

正如希勒所说,大部分经济学理论都把人描述为极度厌恶风险,但实际上人还是有追逐风险的本性。

希勒在书中管这叫做“动物精神”。吴老师说,看到这个词,他想到了另外两个字——“狼性”,或者有一个文雅的说法,就是我们常会听到的“企业家精神”

投机的本质和理解 理解商业世界的第一步(3)

在吴老师看来,企业家精神是可以修炼的。作为一个企业史的研究和记录者,吴老师许多年来见证过无数企业的起伏,认识了非常多的企业家朋友,他们有的偏理性,有的偏感性,但是他认为,合格的企业家都具有一个特质,就是能在理性和感性之间灵活切换。

理性让企业家像精算师一样,在看到财务报表上的数据时冷静清醒;感性让企业家像赌徒一样,在看到机会时像狼一样两眼放光。只有这两种素质同时具备,才可能‍‍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家。

如果要更进一步,由一个合格的企业家成长为一个优秀乃至卓越的企业家,就需要对头脑中理性和感性的两个系统进行持续地升级。最终,这会使人具备一种稀有的能力,叫做“面对商业的想象力”,它能使人发现商业世界中别人所看不见的机会。

所以投机在本质上是一种企业家本能。它既不是个褒义词,也不是个贬义词,它应当是个中性词,‍‍投机的背后体现了企业经营者的动物精神,或者说企业家精神。

希勒又说,如果我们的动物精神退化,那么主动的乐观精神就会动摇,剩下唯一可依赖的手段就只有通过数学方式计算得出的预计值。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公司都将难以存活下去。

商业世界应该是性感的,应该是瞬息万变的。如果所有的行动都是预先设定的,所有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的,那么,商业所有的性感和魅力都将荡然无存。

希勒在书中花大篇幅讨论的另一个对象,就是“泡沫”。

泡沫到底是好是坏?

这么问挺抽象的,所以吴老师向大家提了一个更具体的问题:假设你现在计划买一套房,在两个城市各有一套房可供你选择,不妨分别称为A和B。

其中A的房价在过去10年都没有变动,B的房价在过去5年内翻了一番。(有人提醒你,“房价涨那么高,当心有泡沫,说不定马上就会跌。”)你会选择购买哪套房?

即便有上述的“善意”提醒,相信许多人还是会选择B。

吴老师说出了这些同学心中的想法:两套房,A的房价10年未变,如一潭死水;而B的却在波动。未来,它可能不再上涨,可能继续翻番,当然也可能下跌。但即便房价中存在泡沫,重要的是,你能在波动中看见获利的可能性。

用希勒的话来说,泡沫会给能够预见并理解真实情况的人提供获利机会。

既然如此,泡沫本身,应当也是中性的,有泡沫,就有获利的可能,关键看我们能否把握。

但希勒接着又说了第二句话——和泡沫对赌是一种风险极高的行为。

买B这套房,意味着你可能在与泡沫进行一种对赌。如果刚买好房,泡沫唰地一下破了,房价一落千丈,难免让人后悔不迭。

所以与泡沫对赌,就会存在风险。

是不是有同学会说,为了避免和泡沫对赌的风险,我干脆不买B这套房了。那么问题来了,你怎么知道B的房价中是不是真的有泡沫?

这引出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究竟什么是泡沫?

这是不是挺难回答的?

有人拿这个问题问过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格林斯潘说,只有当泡沫破灭时,我们才知道它是泡沫。

投机的本质和理解 理解商业世界的第一步(4)

这个答案很类似于有人对一个关于幸福问题的解答。

传说在古希腊,有人问一个哲人,什么是幸福的一生?哲人说,只有当我们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我们才能确定自己是否度过了幸福的一生。

但那时候,人生已经走向终结。同样地,当泡沫破灭后,你再确定它是泡沫,意义也不大了。

B的房价,只有当它下跌以后,我们才知道是泡沫。所以判断资产价格中存在泡沫,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吴老师认为,很多人对泡沫还存在另一种误解,就是认为如果泡沫最终破裂,或者说它是个“坏泡沫”,那我们就没法从中获利,我们只能从“好泡沫”中赚到钱。

是这样吗?

投机的本质和理解 理解商业世界的第一步(5)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投资了一家好企业,它的股票涨了,我们自然能从“好泡沫”中分一杯羹。那如果我们投资了一家坏企业,还有没有可能从这笔投资中赚到钱呢?

答案是肯定的。

吴老师拿一家公司举了例子。有家公司叫乐视,它的股价铁定是个“坏泡沫”,因为它已经破灭了。乐视在2010年上市时,市值大约是40亿元,之后泡沫不断吹大,最大涨到了1700亿元,但到乐视退市时,它的市值只剩下可怜的7.18亿元。

但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有人会在商学院的课堂上吹嘘,“兄弟我当年火中取栗,乐视市值200亿的时候我投资了它,然后在它市值涨到1300亿的时候,我全身而退。”能从“坏泡沫”中赚到钱的人肯定不止一个,他们获得的收益可能有数倍甚至数十倍之多。

也就是说,在所谓的“坏泡沫”中,也不乏获利机会。

在关于泡沫的问题上,希勒有三个建议给到大家:第一,一定要去有泡沫的地方,因为泡沫为我们提供了获利机会;第二,一定要学习辨认泡沫的变化规律;第三,一定要在泡沫破灭前及时离开。

做到这三点,你在商业世界中一定是个成功者。

肯定有很多同学要吐槽了,要做到这三点也太难了,道理我都懂,怎么在资本市场上混了那么久,还是两手空空呢?

吴老师在直播中对大家的吐槽表达了真诚的理解和共情,也忍不住说了三遍“太难了”。但吴老师接着说,正因为如此,想要真正地认识和理解这个商业世界,我们必须学习。

这个世界上的确有很多人,他们对商业世界的理解,比普通人要深刻得多、透彻得多。

保罗·克鲁格曼凭借对亚洲经济体的深入了解,预测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罗伯特·希勒通过对1840年以来,全球危害最大的三次金融危机的研究,预言了2000年纳斯达克指数的崩盘;瑞·达利欧依靠他自己独创的一套“非常规经济模型”,把桥水经营成了全球最成功的对冲基金公司。

我们或许永远无法成为他们这样的“预言帝”和投资天才,但我们可以通过持续的学习,一步步加深对金融的理解,消除对金融的误解和偏见,这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将有所助益。

所以,我们不应该躲避泡沫,我们不应该控诉投机,而是应该学习投机,理解泡沫,与投机同行,与泡沫共存,这才是真正的金融,这才是真正的商业世界。

今天这篇文章改编自《每天听见吴晓波》的音频。

吴老师还聊了聊以下几个话题

投机的本质和理解 理解商业世界的第一步(6)

在中国2000多年的中央集权政权中,宋朝是极其罕见的小政府、大社会。

本期音频,吴老师讲了讲苏东坡备受人们喜爱的原因

投机的本质和理解 理解商业世界的第一步(7)

如果天总是不亮,那就摸黑生存。

本期音频,吴老师讲了讲今年年终秀的主题“发光吧,勇敢者”的来历

投机的本质和理解 理解商业世界的第一步(8)

在所有的国家竞争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往往难以进行二选一,大多数的状态是博弈和妥协。

本期音频,吴老师讲了讲德国对华政策的微妙转变

投机的本质和理解 理解商业世界的第一步(9)

比困难更令人焦虑的是不确定性。

本期音频,吴老师讲了讲国营食堂引起关注的原因

音频策划 | 毕冉

音频运营 | 常秀娟 | 主编 | 郑媛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