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养殖技术间接诱入蜂王方法(蜜蜂养殖水法诱王)

我们在养蜂过程中,不管是给蜂群换新王或者是给失王群补蜂王,都会涉及到别群调动蜂王和异地调动蜂王。这就需要养蜂人让蜂群去接受由他群或异地而来的蜂王,这就是我们称之为诱入蜂王或介绍蜂王。

养蜂人都知道蜂王在蜂群中的重要性,因此养蜂人对诱入蜂王或介绍蜂王的方法特别关注,想方设法去提高蜂王诱入的成功率。经过养蜂前辈不断努力与反复实践之后,诱入蜂王的方法已经被探索出来,成为养蜂者需要学习和掌握的重要技术。由于其在蜜蜂现代饲养管理中的重要性与基础性, 因而在不少养蜂技术书籍的章节划分上, 蜂王诱入或介绍蜂王的方法通常已被列入基础管理部分, 读者只要稍加留意都能查看到。在这重要而又基础的部分, 还会有更新更好的方法出现, 还能产生新的理论吗? 我们的研究与实践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蜜蜂养殖技术间接诱入蜂王方法(蜜蜂养殖水法诱王)(1)

一、往期介绍蜂王方法

1. 间接介绍蜂王方法

将外来蜂王暂时关入工蜂不能进入的容器内, 然后放到无王的蜂群之中, 经历一段时间之后再将其释放。该法需要器械配合, 例如: 全框式诱入器、扣脾诱入器 ( 李林园诱入器) 、密勒氏诱入器等。在蜂群内囚禁蜂王的时间, 一般需要经过 1~2 天。具体操作时, 还需要选择囚禁部位、有幼蜂陪伴、伺机喷一些稀薄蜜水等措施相辅助。用该法介绍蜂王的成功率高,但较为烦琐和耗时。

2.直接介绍蜂王方法

在外界有蜜源时节, 于傍晚将产卵王身上喷些稀薄蜜水或涂抹些蜂蜜。之后, 将其轻放到无王群的巢框顶部或巢门口, 让蜂王自行爬入蜂巢中。除此之外,还有利用幼王相似于幼蜂, 可以给无王群介绍刚羽化出房不久的蜂王等方法。蜂王直接介绍的方法简便,但成功率较低。尤其是意蜂, 使用该方法的成功率远远低于中蜂!

蜜蜂养殖技术间接诱入蜂王方法(蜜蜂养殖水法诱王)(2)

二、新方法介绍蜂王

1.发现介王新方法

我们揭示出中蜂具有喜好水的习性后, 不仅将中蜂戏称为“水蜂子”, 而且在中蜂饲养管理的实践中,大胆、巧妙地用水, 解决了不少棘手问题,包括蜂凶暴时喷水, 在常用水的蜂群中,“巢虫”呈现弱势状态等等。在 2007 年春季的一次人工分群时, 感觉到蜂稍野, 于是又对蜂群喷水。同时,还将待介入的异群产卵王身体喷湿后, 才直接介绍给已被喷水的新分群, 获得成功!

我们没有放过这一偶然事件, 不仅在自己的蜂群中反复试用, 而且在其他人的中蜂群介入蜂王时也都采用, 次次获得成功! 此表明一种新的蜂王介入方法诞生。可以将其要点与操作过程适当归纳, 以便让更多的人也能掌握使用。同时, 也需要给这一新的蜂王介入方法命名。

2.命名介王新方法

新的蜂王介入方法的发现虽属偶然, 但它又是一种必然, 即只会在热爱蜜蜂,并为之长期奋斗者面前闪现。而一旦闪现, 就容易被有心人捕捉住。如果以此为契机, 找出其中规律并上升到理论,就不仅能将此偶然事件, 变成今后若干的必然事件,还能指导其他事件。因此, 有必要将该诱王新方法慎重命名,以区别于其他的诱王新方法。如果以发现者的姓氏或其中关键媒介命名的话, 该诱王新方法就可简称为:“龚氏诱王法”或“水法诱王”。

蜜蜂养殖技术间接诱入蜂王方法(蜜蜂养殖水法诱王)(3)

三、意蜂运用

1.意蜂偶用

凡是有过中蜂、意蜂饲养经历的人都知道: 意蜂诱王成功率远低于中蜂。中蜂王诱入后, 只要没有围王现象, 一般就表明诱入成功了。意蜂则不然,需要在诱入次日仍看到蜂王正常, 才能表示诱入成功。而在诱入日看到没有任何围王迹象, 到次日查看时却已失王的事例不在少数。因此, 我们也没有立即将“龚氏诱王法”用于意蜂, 而是等待时机试用。

2007 年秋繁初始, 一个重要的意蜂试验群蜂王异常, 腹部虽已膨大但却不能正常产卵,由于试验时间不便拖延, 因而需要当机立断。我们于午后在淘汰原蜂王的同时, 用“龚氏诱王法”介绍了一只产卵已半月的新蜂王。由于事情重要, 若成功了意义十分重大,龚老师当晚竟然没有睡好觉。次日上午即去试验场地查看,“水法诱王” 居然也在西蜂上获得成功。消息传出,“水法诱王”立即就被当地意蜂饲养者所采用。

蜜蜂养殖技术间接诱入蜂王方法(蜜蜂养殖水法诱王)(4)

2.广泛试用

我们于 2007 年 11 月 7 日至 12 月 14 日外出, 到六省一市去宣传科学养蜂。活动期间, 在各地都现场演示了 “水法诱王”。由于所到现场的时间短暂,都没有准备现成的无王群, 我们便采用了难度更大的蜂王互换方式, 来践行 “龚氏诱王法”,从而使围观的蜂友们深感惊讶, 用目瞪口呆来形容当时场境也一点不过分。真想不到此法竟然这样简便, 当场确实没有任何围王迹象, 但后续效果行吗? 现场的蜂友们又似乎都满腹狐疑。次日检验结果成功时, 报告者都深表惊喜和感谢。“水法诱王”也随之被热心的蜂友们迅速扩散。

从我们外出活动期间到如今, 凡准确运用“水法诱王”的还未闻有失败事例。当然, 随着使用次数的无限增加, 出现少数失败事例也是可能的。即便这样,仍然可以预言:“水法诱王”的失败率将显著低于过去的诱王方法。对此, 我们满怀信心!

3.相似并不相同

我们在广西融安县雅瑶乡宣讲时, 一位张姓蜂友听讲与观看后提出, 他曾有一次试用喷水介绍蜂王,结果失败了, 至今提起还心有余悸,哪敢再用与此极其相似的“水法诱王”。经询问他的试用过程才知,他当时因为担心蜂王着凉, 而没有喷湿蜂王身体。到海南宣讲时, 一位蜂友在听讲与观看后又提出,自己也曾多次使用过喷稀蜜水直接诱入蜂王的方法,但总有失败案例搀杂其中, 因而担心“龚氏诱王法”的成功率。对此只要稍作比较便知, 用稀蜜水介绍蜂王时, 问题就出在水中含有蜜、糖。上述两例曾用过的方法虽与““水法诱王”极其相似, 但相似决不是相同,尤其是关键环节的不同!这又提示我们, 准确掌握 “水法诱王”,是运用该法诱入蜂王成败的关键。

蜜蜂养殖技术间接诱入蜂王方法(蜜蜂养殖水法诱王)(5)

四、“水法诱王”要点

1.器械准备

选择质量可靠的手持喷雾器, 清洗干净; 加入洁净凉水; 将喷头调节到喷出水为细雾状。

2.慎选时机, 保持蜂群安静

选择蜂场秩序正常, 蜂群生活正常的白天,一般在午后进行。接近蜂群与操作蜂群时, 都要求轻、稳,避免任何引起蜜蜂警惕的因素出现。

3.操作

于无王群的蜂巢中部, 轻轻抽调出一个带蜂子脾,斜靠在本群边上。将待诱入蜂王也调出, 用左手捉住。待调出脾上的蜜蜂稍稍安静已呈现护子状时,首先用喷雾器喷湿该脾向上面的蜜蜂。喷头距离巢脾约 20 cm 处喷雾, 将该面蜜蜂身体喷至雾湿状, 一般击发喷雾器 5~6 下便可达到此雾湿程度。难于掌握雾湿程度时, 宁可雾湿程度稍重些。然后,用喷雾器将蜂王身体也喷湿。随即将身体湿漉的蜂王, 放入身体已被同样喷湿的蜜蜂之中。再去把蜂箱内即将与该脾雾湿面相邻的另一巢脾面的蜜蜂, 也用水喷湿它们的身体。之后, 将有王巢脾还箱,并使已被喷湿的有王面与另一巢脾的被喷水面相向而置, 还原巢框间距,轻轻盖上副盖、大盖。次日午后作一次检查。

按照过去理论, 蜂王诱入与蜂群合并都涉及到蜜蜂群界, 蜜蜂群界又主要是由群味划分。

“水法诱王” 的实践表明, 上述理论已需要修改完善, 才能圆满解释 “水法诱王”。我们认为:无论是蜂王诱入还是蜂群合并, 都涉及到蜜蜂的相互认同。据此, 我们初步提出 “状态” 相同的新理论,并在此理论指导下, 推出更新更好的蜂群合并方法,即“水法合并”。这些我们都将另文叙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