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脑大片 时间(一大波烧脑片来袭)

本报特约记者 张 文 吕 克

2017年在国内上映的悬疑片《看不见的客人》创下西班牙影片的最高票房纪录后,该片导演奥利奥尔·保罗的另一部“烧脑”电影《海市蜃楼》于日前在国内上映,凭借大开的脑洞和惊奇的反转,该片目前已取得破亿票房。与此同时,另一部印度烧脑电影《调音师》也在上映8天后斩获1.15亿元票房。而纵观整个四、五月中国电影市场,多部国产烧脑片也即将加入这场“头脑风暴”。从即将上映的《云雾笼罩的山峰》,到《秦明·生死语者》《欲念游戏》,再到下月上映的《雪暴》《双生》等。一时间,烧脑电影正席卷中国影坛,成为影迷的热议话题。

何为烧脑电影?事实上,“烧脑”并不是一个正式的电影类型,但却渐渐在市场和影迷心目中形成了较为统一的认知:凡是叙事结构复杂精妙、采用较多反转,带给观众头脑风暴和解谜快感的电影,都可以称为烧脑片。常见的烧脑片是悬疑、科幻、高智商犯罪类电影。由于故事复杂多变、反转出人意料、结局多以开放形式展现,烧脑片在上映后常会引发观众讨论,而这也是主创和观众间相互博弈的过程。

在欧美影坛,从早期的诺兰到现在的乔丹·皮尔都是打造烧脑片的高手。而在国内影坛,自从陈正道推出《催眠大师》以来,国产烧脑片就在市场和观众心中点燃了星星之火。如何能进一步撩拨观众的脑神经,不妨一起看看,几类常见的烧脑手法。

细思极恐类

烧脑大片 时间(一大波烧脑片来袭)(1)

代表作:《海市蜃楼》《蝴蝶效应》

在烧脑电影中,最常见的便是以“蝴蝶效应”为核心展开剧情,这也是观众最喜欢的类型之一。在这类影片中,编导会将科幻穿越或者记忆迁移等轻科幻元素作为次要的类型设定,配合悬疑主题,为观众带来脑洞大开的趣味。

随着该类型的成熟,不断有新人在该模式上展开拓展。例如在《海市蜃楼》中,不仅有着《蝴蝶效应》的经典模式,更出现盘根错节的两个时空。相对应的,其烧脑程度全面升级。对科幻概念巧妙运用让整个故事的发展再度超越观众的想象,从而让故事进入无限延展的状态。

“旋转陀螺”类

烧脑大片 时间(一大波烧脑片来袭)(2)

代表作:《盗梦空间》《禁闭岛》

“旋转陀螺”取自诺兰经典作品《盗梦空间》。在这部经典烧脑片中,莱昂纳多扮演的造梦师在现实与梦境中反复切换,让观众屡屡陷入对剧情的思索。在此类型影片中,烧脑剧情搭配严谨逻辑,还有精心编制重叠交叉的细节、多重反转所营造的开放式结局,即使故事已经讲完,但围绕结局的不同解读依然能引发观众再度思考。

《看不见的客人》也是该类型的经典之作,在对话中,车祸案件的“真相”几经反转,观众与片中主角一样不知道该相信谁。

科幻穿越类

烧脑大片 时间(一大波烧脑片来袭)(3)

混搭题材类

烧脑大片 时间(一大波烧脑片来袭)(4)

代表作:《天才枪手》《忌日快乐》

随着烧脑片的发展,电影人也开始在混搭题材上做出更多的探索与设计,从而进一步满足新一代观众的需求。跨界烧脑类电影,成功打破该类型“高冷不接地气”的外壳,不仅仅是烧脑片影迷,也获得大量路人观众的喜爱。在泰国影片《天才枪手》中,作弊者和监考者的斗智斗勇,通过独特的情节和拍摄视角,营造出紧张到窒息的节奏。观众在欣赏一部烧脑悬疑片的同时,又获得一部动作谍战片的审美体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