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一定得是苹果吗(iPhone之后没有iPhone)

iphone一定得是苹果吗(iPhone之后没有iPhone)(1)

问道者 辛火

从现在手机上的诸多特征来看,没有iphone的出现,就不可能会有现在这样的手机。在多个方面看来,现在的手机上的大部分特征,都由苹果手机所开创。如iphone1首次采用大块触摸屏,现在虽然在硬件上没有普及但也仍存有观念的home键, iphone5s的指纹解锁,以及iphoneX的3DfaceID脸部识别(大部分安卓上的都是2D)。

12007年前“智能手机”的样子

所有人都知道,初代iphone的发布,对手机行业来说是一场革命。但想要理解这一场革命,首先要做的,往往不是去展望它能带来什么,而是回顾它到底替代了什么。

在讲iphone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2007年以前的“智能手机”都是什么样子。

看看同时代的诺基亚E62,发售于06年9月。诺基亚在一部面积不及一张小张相纸的机身正面塞入了一块240*320的非触控屏以及一组带背光的全功能键盘。从外观上来看,E62仿佛是一台缩小版的电脑,而它的内部,搭载了当时最先进的手机系统——塞班S60。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塞班S60,但在2014年之前,这可是一个占据了全球63%市场份额的垄断级别的操作系统。在塞班的加持下,用户可以用手机听歌、查字典、玩游戏以及连接网络。

看起来一台智能手机的主要功能它都具备了,但它为什么被iphone替代了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他,实在是太难用了。举一个例子,如果你想要浏览这台诺基亚里的照片,你需要打开功能列表,拨动摇杆选择文件管理打开文件管理,拨动摇杆选中图像文件夹打开文件夹,多次拨动摇杆找到想要访问的照片,最后选择确定。而在iphone上,你只需要打开桌面上的照片,选择要看的照片。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你要在诺基亚中放大一张照片,你需要按下选项键拨动四次摇杆选择放大选项,点击确认。而在iPhone上,你只要在屏幕上用两根手指轻轻一拉。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iPhone在当时系统的易用性上的领先程度,是碾压级别的。

如果把使用诺基亚的感受比作将一个打乱的魔方还原,那么iphone的使用体验,就是将一个还原的魔方打乱。前者晦涩难懂,后者上手就会。这一点主要归功于多点触控屏幕在硬件技术上的领先。但最重要的,是苹果在软件设计上的人性化考量。

而这方面的领先,在两种手机开机时就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当我们点亮iphone的屏幕,会看到一个画着箭头的白色方块被安置在屏幕下方凹槽的左侧,凹槽中写着slide to unlock的字样并且不断重复着向右移动的变色效果,这时,即使是一个从没用过手机也完全不懂英语的人,也会在这个界面的引导下,下意识的用手指划开这个方块完成解锁。进入桌面后,16个按钮,15种功能,被依次分明的摆放在桌面上。用户想要打开任何一个软件,都不会感到疑惑。

而当我们点亮诺基亚的屏幕,却不会看到任何的操作引导,打开软件的方法,只能靠用户自己摸索。并且这些方法,被隐藏在了这组写满了48个符号的45个按键里。

2苹果的按键

既然说到了按键,我们就不得不来聊一下iphone的home键,这是iphone正面唯一的实体按键。它只有一个功能,就是无论你停留在系统的哪个界面,只要按下它就能迅速的回到桌面。在我看来,home键就像是整部手机在设计理念上的集成,精美、简约,而又优雅。

关于这个设计灵感的来源,有一个有趣的传闻,据说,这是苹果的首席设计师在看到抽水马桶后产生的灵感,因为马桶上只有一个按钮,按下去,就能让整个系统回到最初的状态。但以上提到的这些,并不是iPhone推翻旧时代的有力筹码,让我们看一下同样作为一款革命性的产品——第1款有转盘的iPod,这款产品让苹果在一年之内就拿下了全美75%的市场份额,而初代iPhone在其发布首年只是切下了智能手机这块蛋糕的3%,真正让iphone站上市场巅峰的,却是APP store。为什么像App Store这种可以良性发展的第三方软件平台最先出现在iphone上?现在,让我们把视角从一名手机消费者,转变为一名软件开发者来看待这个问题。

如果要你在诺基亚E62上开发一款软件,你会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软件的功能与手机下方的键盘结合,键盘式手机的设计观念,意味着你精神世界中的每一个灵感,都要受制于物理世界的约束,这就像让一名舞蹈演员带着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镣铐跳舞。而当你面对iphone——这样一台使用整块触摸屏进行交互的手机时,你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设计界面,而且不用担心硬件的换代会妨碍软件的更新。

无论如何,单从两台手机的按键设计,就能看出两种截然相反的产品设计思路。当时的智能手机厂商做的,是把一台电脑缩小到手掌可以握持的大小,而苹果做的,是在一台手掌大小的设备里,还原电脑的使用体验。前者一直在试图总结过去,后者则是在尝试探索未来。这种大胆的尝试,也让我们在苹果身上,看到了科技产品创新的骄傲。iPhone之前,没有iPhone。iPhone之后,全是iPhone。

3从前苹果的骄傲

但是我们已经有多久,没有在苹果身上看到这种骄傲了呢?

几天前,在耐着性子看完了苹果的秋季发布会后,我知道,今年对于苹果的期待,又要化为泡影了。常规的升级,凑数的配色,以及有些平庸的系统,都在告诉我,年末发布的iPhone12,大概率也会是一款挤牙膏式的产品。

如今的苹果,虽然在许多领域依然提供着最好的使用体验,但早已不是过去的那个苹果。当然这也无可厚非,毕竟他现在手握全球五分之一的智能手机用户,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会被无限放大,就像几年前的3Dtouch也许只有10%的用户能体会到它带来的便利,但却有90%的用户一起承担额外的压感层所带来的厚度增加,电量减少。

而在这个功能取消后,原先那百分之十的用户又要被迫改变使用习惯,可这10%的比例,放到iPhone全球15亿的用户中,也是个庞大的数字。苹果需要的,不是激进而革命的颠覆性创新,而是成熟且稳定的利润延续。而这,也让他从《1984》广告中的那个挥舞着铁锤的叛逆青年,变成了屏幕中扼杀创新的垄断巨头,30年前抛出的铁锤,却砸向了现在的苹果,这一切也许在初代iphone发布时就已经预示了。

发布会上,乔布斯为了展现iphone的语音留言功能,打开了库克发送的一条语音留言,这也是两任掌舵人在那场跨时代的发布会上唯一的交流。而这条留言中,除了苹果的财政收入,库克什么也没有说。以后的苹果,是会重新成为创新的引领者,还是像诺基亚一样,谁也说不清楚。但当我们重新拿起初代iphone,还是会想起手机被重新发明的那场发布会,以及那个年轻且骄傲的苹果……

iPhone之后,没有iPhone。

iphone一定得是苹果吗(iPhone之后没有iPhone)(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