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始末(英国清教徒主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

清教和资产阶级的互存关系

在整个英国资产阶级的发展过程中,清教徒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曾经的罗马天主教控制着英国教会,但后来亨利八世控制了教会,虽然英国教会在形式上有部分变化,但它依然是巩固封建专制的工具。

加尔文教传入英国以后,“清教”便出现了。由于加尔文教的核心是把世人分为“选民”和“弃民"。英国清教徒开始大肆宣扬这样的主张,他们宣称人们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做出成绩。由于加尔文教的主张符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受到广泛拥护,所以清教一直和英国国教从一开始就是处于对立面。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始末(英国清教徒主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1)

英国清教徒们热衷于追求财富,把财产神圣化成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时代精神。16世纪至17世纪是英国历史上从封建制度开始急剧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的时期。随着新大陆的大发现,英国成为了世界航运和贸易中心地位,从而加速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英国的清教徒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中,把虔诚的宗教信仰和热衷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把宗教狂热和世俗的功利主义结合起来,为了追求财富不择手段。1650年,英国在北美大陆的殖民者人数已达10万人。海外殖民地的发展不仅使新大陆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英国,也大大促进英国商业的繁荣,刺激了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

英国清教徒积极从事资本主义工商业活动,甚至不择手段追求财富,使他们大多数成为富裕的市民。清教徒是英国社会中最有钱的人,但他们都反对英国国教的繁琐仪式,认为那是浪费他们的时间,而各类宗教开支又消耗了他们大量的钱财,所以他们主张建立廉价教会,过克克制节俭的生活。清教徒这种生活态度正是他们积累财富的反映,目的是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始末(英国清教徒主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2)

革命爆发的原因

由于英国三位一体的封建专制,宗教问题在当时是一个大问题。在阶级社会中,宗教带有深刻的阶级特性,是反映一定阶级利益并为之服务的。英国封建专制就是用英国国教欺骗人民,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所以宗教与封建专制有着很强的联系。英国封建王权在封建主义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时期,曾有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使用暴力和残酷手段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但随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日益成熟,他们开始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英国国王是英国国教最高领导者,而国教实行主教制,有繁琐的封建等级仪式,倡导“君权神授,目的是从精神上进一步束缚广大人民群众,加强封建专制统治。英国清教徒反对“君权神授”的思想,他们认为在上帝面前,作为上帝的选民,人人平等。清教徒还以加尔文教主张建立民主共和思想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建立民主共和的政府,清教徒念念不忘加尔文教强调的政治责任,主张人们应服从政府的权力,但如果统治者违反上帝的意志,则不应服从,可以武力反抗。清教徒的这些主张浸透着那个时代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近代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在清教徒的宗教平等观念的哺育下茁壮成长起来,清教的政治性质越来越明显。

詹姆士一世:我们和清教徒之间的最大区别,并不在于宗教信仰,而在于他们的政治主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始末(英国清教徒主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3)

这番话充分说明詹姆士一世看穿了清教徒主张背后的政治意义,誓死要捍卫英国国教,以对抗清教徒的激进思想,他公开威胁说,要把清教徒全部驱逐出境。

英国封建王权把英国国教确认为国家唯一合法教会,其他一切教派都被视为“异端”,并进行残酷镇压,清教也难逃厄运。不少清教徒为了逃避迫害,纷纷迁居尼德兰,也有不少清教徒,远涉重洋,移居美洲。17世纪初,清教徒遭到接连不断乃至变本加厉的追害与排挤,詹姆士一世时镇压清教徒。查理一世统治时,英国国教一方面越来越接近天主教,在对外政策方面同信仰天主教的国家结盟。

另一方面,把清教徒看成是国王和教会的主要敌人,他们利用最高法庭对清教徒施以野蛮致残的刑罚。但是清教徒并没有屈服,相反,他们利用宗教格言等各种方式去谴责英国国教,谴责封建王权,他们在议会中尖锐批评政府的宗教政策。由于英国国教成为封建统治者巩固和维护封建制度的思想武器,清教与国教冲突导致资产阶级和与封建王权的矛盾越来越剧烈,终于在1640年爆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始末(英国清教徒主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4)

带有宗教色彩的革命

由于清教徒领导了英国革命,革命中宗教斗争和阶级斗争始终交织在一起,宗教斗争随着阶级斗争变化而变化,更增加了英国革命的复杂性和激烈程度。

英国革命的导火线是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这次起义是查理一世企图改变苏格兰的政治制度与宗教信仰,强迫苏格兰人民接受英国国教,因而激起了苏格兰人民的愤怒,并导致了起义。查理一世为了镇压起义,被迫召开停止多年的议会。议会开幕后,提出逮捕查理一世的宠臣斯特拉福德伯爵和大主教劳德,这两人都是查理一世反动政策的追随者,他们大肆迫害清教徒。查理一世企图营救斯特拉福德,但在重压之下,两人均被被处死,这是对封建专制的一次沉重打击,使得议会的权力再度提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始末(英国清教徒主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5)

1641年的《根枝法案》,要求把国教改为长老会教,使教会脱离国王而隶属于议会,这项法案没有得到通过。1641年11月,皮姆和汉普顿等人提出一份《大抗议书》,在当时清教徒分为两个派别,一派是长老会派,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中最富有的阶层,他们坚持长老的领导权和选举制,被称为长老会派。

另一派是独立派,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也称为独立派。长老会派和独立派分别领导了英国革命,长老会派在革命开始时掌握军权,但他们却害怕同国王斗争,因此议会军在军事上节节失败,在这危急时刻,独立派领袖克伦威尔组织了一支用清教精神武装的骑兵队,克伦威尔凭借这支军队打败了国王的军队,革命取得初步的胜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始末(英国清教徒主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6)

结束语

内战结束后,长老会派一直是议会中的多数派,他们宣布长老会教为国教,从属于议会,强迫人民信仰新的国教,遭到独立派和许多宗教社团的反对。1647年8月克伦威尔用武力驱逐长老会派的议员,独立派掌握了议会的实权。克伦威尔是英国新教的保护者,他把英国的宗教利益与商业利益完美地结合起来,克伦威尔病逝后,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在《布雷达宣言》查理二世虽然保证宗教信仰自由,但他上台就立即恢复了英国国教,实行野蛮的宗教迫害,还同天主教专制主义法国频繁勾结。

詹姆士二世继位后,宗教迫害更厉害,并公开在英国恢复天主教。詹姆士二世退位以后,信奉新教的廉三世成为了英国国王。并且规定必须信仰新教的人才有王位继承权,杜绝了信仰天主教的国王掌握政权的可能性,这是对“君权神授”思想的又一次冲击,是“天赋人权”观念的重大胜利。

在宗教信仰的问题上,是当时英国社会政治形态上的一个尖锐问题,如果没有信仰的宽容就没有后来英国的民主和政治,而随着宗教信仰自由的实现,英国消除了宗教纠纷,进入了一个新的理性时代,在君主立宪制下,英国进入了平稳发展,并逐渐成为了一流强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