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最小的孩子最容易被忽视(孩子和家里的娃娃越来越像)

本文由团子妈育儿原创,欢迎个人评论、分享

如今的孩子从小就有各式各样的玩具,积木、毛绒玩偶、小皮球、还有仿真的娃娃。这些玩具在平时看起来很普通,丢在角落里可能都没人注意,但家长发现仿真娃娃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看起来有些不对劲。

这种仿真玩具被宝宝玩的时间久后,会出现一种神奇的现象——孩子和这个娃娃越来越像,甚至连表情都是一样的。

家里最小的孩子最容易被忽视(孩子和家里的娃娃越来越像)(1)

孩子和娃娃越来越像,有什么神奇之处?

玩具娃娃在大人的眼中是没有生命的,娃娃的作用就是陪伴宝宝,安抚宝宝的情绪,但小孩子不这样认为。孩子会把娃娃当做自己的小朋友对待,久而久之娃娃也发生了改变。

家里最小的孩子最容易被忽视(孩子和家里的娃娃越来越像)(2)

小女孩抱着漂亮的大眼娃娃,如果不和女孩对比,这个娃娃就是普通的人形玩偶,很多女孩子都会喜欢。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个娃娃的五官和女孩特别像,还梳着和女孩儿一样的发型,看起来就像小姐妹一样。

家里最小的孩子最容易被忽视(孩子和家里的娃娃越来越像)(3)

小婴儿怀中抱着一个婴儿玩偶,玩偶穿着粉色裙子、带着蝴蝶结,大大的眼睛很是可爱。和小婴儿对比后会发现,婴儿的鼻子嘴巴和这个玩偶有些相似,他们也长着一样的大眼睛。

小男孩儿抱着他的娃娃睡着了,他轻轻闭着眼睛张开嘴巴的样子,和怀中的娃娃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家里最小的孩子最容易被忽视(孩子和家里的娃娃越来越像)(4)

这个女宝宝还坐不稳,家长把娃娃放到她身边时,宝宝的腿挪动了一下,居然摆成了和娃娃一样的姿势。再看他的脸蛋儿也是和娃娃一样肉嘟嘟的,确实有几分相似。

其实这类娃娃在白天玩的时候看上去是很可爱的,只是到了晚上或者是一直盯着娃娃看,才会产生很不舒服的感觉。这是由于他们和真人实在太像了却没有生命力,长得再可爱也会使人有距离感

家里最小的孩子最容易被忽视(孩子和家里的娃娃越来越像)(5)

关于孩子为什么会越长越像家里面的仿真娃娃,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恐怖,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为何孩子越长越像家里的娃娃?

娃娃的外观越仿真,宝宝就越容易和它相似,这里面的原因还挺有趣的,家长不必吓唬自己。

1)家长选择娃娃时的“心理暗示”

其实这个娃娃在买回家的时候就已经和宝宝很像了,这是受到人们在选择娃娃时的心理暗示。每个人都会对和自己相貌相似的人产生好感,所以你会发现身边有很多闺蜜长得像、夫妻长得像、婆婆和儿媳长得像,这是对相貌的选择偏好。

家里最小的孩子最容易被忽视(孩子和家里的娃娃越来越像)(6)

在大人和孩子买娃娃的时候,也会偏向于选择和自己或孩子长得像的娃娃,只是当时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件事。

在娃娃买回家后人们还会按照自己的喜好装扮娃娃,不知不觉中将娃娃打扮得和孩子很相似,与其说是孩子越来越像娃娃,不如说是娃娃越来越像孩子。

2)孩子经常和娃娃在一起玩,会模仿表情

家长觉得孩子和娃娃长得像,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孩子会模仿娃娃的表情。

家里最小的孩子最容易被忽视(孩子和家里的娃娃越来越像)(7)

娃娃的表情也是一直不变的,孩子每天都看到这个表情,会下意识地去模仿,所以看起来很像。如果家长给孩子换成另外一种表情的娃娃,孩子的表情也会有细微变化。

3)家长的心理作用

当我们长时间盯着两张脸看时,会觉得他们越来越像,其实这只是心理作用,看花眼了之后渐渐变得“脸盲”。孩子和娃娃都有着胖嘟嘟的脸,笑起来也是一样漂亮,家长越是关注于这一点,就越觉得孩子和娃娃像。

家里最小的孩子最容易被忽视(孩子和家里的娃娃越来越像)(8)

不得不说仿真娃娃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玩具,不少家长当初觉得娃娃很可爱将它买回家,可没过多久就开始嫌弃或害怕将它放在一边,其实仿真玩偶“伤害性”并不强,家长要注意的是藏在身边的危险玩具。

什么样的玩具谨慎购买?

仿真娃娃玩的方式恰当,其实对孩子没有什么伤害,反倒是平时特别受欢迎的玩具会伤害到宝宝。

家里最小的孩子最容易被忽视(孩子和家里的娃娃越来越像)(9)

▼ 带特效声音的玩具

如果提到哪种玩具家长要谨慎购买,团子妈第一个要说的就是带特效声音的玩具,尤其是那种有笑声和哭声的玩具。这样的玩具如果忘了关掉开关,在深夜时有可能会因线路问题自己突然笑起来,真的特别恐怖。

▼ 炫目的闪光玩具

一些闪着灯光的玩具会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但这样不停闪烁的灯光会伤害宝宝的视力,不适合长时间玩。

家里最小的孩子最容易被忽视(孩子和家里的娃娃越来越像)(10)

▼ 打斗玩具

作为家长,最不希望孩子碰的就是那些打斗类的玩具,仿真的剑和刀、简易的弹弓和弹簧都是“黑名单”里的常客。这类玩具即使是塑料的,还是会有些锐利的棱角,孩子在玩耍过程中难免有刮碰,很容易受伤。

【今日话题】你的宝宝最喜欢什么玩具?你身边有和宝宝长得像的娃娃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