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性书籍女性(女子有美色书籍也有美色)

有一个成语叫“秀色可餐”,意思是清秀的颜色能使人忘掉饥饿。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

西汉大学问家扬雄,不单认为女子有美色,而且认为书籍中也有美色。那么他心中的美色到底是什么?与我们所想象的美色一样吗?

在他所著的作品《法言》中,有以下的对话:

或曰:“女有色 ,书亦有色乎?”

曰:“有。女恶华丹之乱窈窕也 ,书恶淫辞之淈法度也 。”

用现代汉语来解释,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

有人问:“女人有美和丑的分别,书籍也有美和丑的分别吗?”

扬子回答说:“有。对女人来说,可恶的是利用脂粉化妆来冒充美貌;对书籍来说,可恶的是利用华丽言辞来搅乱法度。”

修身养性书籍女性(女子有美色书籍也有美色)(1)

从上面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知道,扬雄认为真正的美女不能靠外在的装扮,比如经过捈脂抹粉的脸蛋来判断。

现在的女人要擦粉,古代的女人也一样要擦粉,他们擦的一度曾经是铅华,用这样的办法,使自己的脸蛋变白。

晋代张华《博物志》上说:“纣烧铅锡作粉。”说明商代上流社会已经用铅粉来美白了。

《楚辞·大招》上说,“易中利心,以动作只;粉白黛黑,施芳泽只。”说明至晚在战国,妆粉已经成了美人梳妆镜前必不可少的化妆品。

铅粉虽然白,但是始终铅是有毒的。长期大量使用铅粉的话,可能引发铅中毒,轻则出现血流加快、头部眩晕等反应;严重点的话,会导致色素沉淀形成黑斑。相应地也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中毒越深,黑斑越重,为了遮盖脸上的黑斑又不得不涂更多铅粉,跟着毒也越中越深。

有些朝代,不单女子敷粉,男子也同样追求美白。比如曹植,特别喜欢傅粉,而且每次见重要人物之前,都要洗漱好,然后傅粉。

为了美,古人也是够拼的。

修身养性书籍女性(女子有美色书籍也有美色)(2)

口红几乎是现代女子必备的化妆品之一,涂抹口红可大大衬托出女性的性感和妩媚。不光今日,古代的女子也十分重视使用口红,与现代的化工产品不同,古代女子的口红是用什么做的?

古代中原地区的妇女,曾使用以朱砂为原料做的胭脂。

所谓朱砂,是硫化汞的天然矿石,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形成胭脂。长期涂抹朱砂,里面的硫化汞会对肝肾有所损害,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但这些拼了命而维护的美色,在扬雄看来,并不是真正的美色。扬雄认为真正的美女是“窈窕淑女”。

“窈窕淑女”来自于《诗经 关雎》,意思就是美好的善良的女子。“窈窕”是美好的意思;“淑”是温和,善良的意思。“淑”指向内在品质,与外貌无关。“窈窕”又指向何方呢?

读过这首诗的人都知道,诗中没有一句描写这位女子的外貌有多么美,只描写了女子劳动的场景。因此,可以说“窈窕淑女”,实际上指我们传统观念上的勤劳善良的女子,这样的女子才叫真美女,与美貌没有多么大的关系。

扬雄说“女恶华丹之乱窈窕也”,真正的美女,是不需要乔装打扮,以外表来判断的,而内在美才是值得宣扬的,尊崇的。

而我们现当今所谓的美女,可能意味并不一样。

修身养性书籍女性(女子有美色书籍也有美色)(3)

书籍是不是也有美丑之分呢?

扬雄认为是有的。

他认为,单纯追求华丽的辞藻,这样的文章和书籍就像靠乔装打扮,涂脂抹粉装美女是一样的。

好文章,好书籍是有内在法则的。

内在法则是什么?扬雄没有明确说出来。

我们可以根据古人言谈来推断。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用现代汉语来解释,如下:

孔子说:“整天聚在一起,言语都和义理不相关,喜欢卖弄小聪明,这种人很难教导。”

据此推论,写文章、著书要“言及义”,要关乎人生,关乎道德,关乎国计民生。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包含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反映时事,也就是《秦中吟序》所谓“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另一方面是为现实而作,也就是《与元九书》所谓“裨补时阙”。

朱光潜认为文学本身最大毛病是低级趣味。

文章只追求形式美,可以算作是低级趣味的一种表现。

推衍一下,许多综艺节目,徒然为博人眼球,提高收视率,完全不顾及“义”与“不义”。

扬雄的话,带给我们现代人启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