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祥的真实身份(允祥的儿子获封什么爵位)

按照清代宗室爵位降等袭爵的制度,不管是铁帽子亲王还是一般的亲王,死后仅限一子承袭爵位,其他儿子则要经过宗人府的考封,授予其他爵位。总体来看,凡是通过考封之宗室,初封之爵位普遍不高,以镇国公、辅国公居多,贝子以上者极少数。

允祥的真实身份(允祥的儿子获封什么爵位)(1)

但也不绝对,有清一代的所有亲王中,怡亲王允祥的子女,其爵位普遍很高,除了怡亲王爵位世袭罔替之外,还有一个郡王,两个贝勒,外加一个和硕公主。

雍正旨意亲王之外另赐一个郡王

雍正皇帝对允祥那是掏心窝子的宠爱,可以说除了皇帝宝座之外,其他能想到的荣誉几乎都给了允祥。雍正八年,由于允祥办差有功,雍正特旨赐给允祥一个郡王,准其一子承袭。

允祥生育能力很强,一共有九个儿子,不过遗憾的是,有五个儿子死得都早,都没有活到20岁,其中还有两个出生不久就夭亡了。

剩下的四个儿子不是寿命不长,就是政治立场出现问题,结局都不算很好,唯有承袭怡亲王爵位的弘晓得以善终。

允祥的真实身份(允祥的儿子获封什么爵位)(2)

雍正八年,雍正帝给了允祥一个额外的郡王,这郡王后来由第四子弘皎承袭,是为宁郡王。乾隆初年,弘皎因与弘皙“私相交结,往来诡秘”,受到了牵连。

好在乾隆平日对弘皎的印象不错,加上他又是十三叔允祥的儿子,所以网开一面,没有给弘皎以严厉的处罚,算是保住了郡王的头衔。不过由于这次变故,弘皎心灰意冷,故而想远离政治,以养菊自娱。弘皎死后,乾隆准予弘皎之子永福按照降等承袭的原则,袭了贝勒爵位。

两个贝勒爵位

允祥的长子叫弘昌,是侧福晋瓜尔佳氏所生,虽然排行最长却非嫡子。他与雍正元年被封为贝子。不过弘昌是个不成器的货色,从小就不爱读书也不喜骑射,整日游手好闲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

允祥的真实身份(允祥的儿子获封什么爵位)(3)

允祥对弘昌管教很严无奈烂泥扶不上墙,就是对允祥百般宠信的雍正帝,看到这个侄儿也是气不打一处来,说他“秉性愚蠢,向来不知率教”。为了不节外生枝,允祥奏请将弘昌圈禁在家。

雍正八年允祥去世,雍正帝看在允祥的面子上,将弘昌释放并恢复了他贝子的爵位。乾隆继位后,为了宣扬亲亲之道,又加封这个不成器的堂哥为贝勒。

谁知弘昌秉性难改,他不但不感激乾隆,反而与弘晳等人暗中串联反对乾隆。为此他也付出了代价,被革去贝勒爵位,死后连个谥号也没有。

允祥的第三子弘暾,是嫡福晋兆佳氏所生,根正苗红属于嫡子。雍正元年他被初封世子,被定为怡亲王的法定继承人。由于当时弘暾尚年幼,所以称之为“初封”,本来到了20岁时,宗人府会正式册封他为世子。

允祥的真实身份(允祥的儿子获封什么爵位)(4)

遗憾的是,雍正六年19岁的弘暾就去世了,弘暾因未满双十而早亡,又因生前未正式册封世子爵位,故追封多罗贝勒。如果弘暾活得够久,那么怡亲王爵位怎么也轮不到弘晓。

格格成和硕公主

允祥生有四女,长女、次女、三女(2岁去世)出生比较早,雍正继位时年龄都已经是十几岁了。她们按照宗室制度,被封为郡主。其中长女寿命很长活到了74岁。

根据文献的记载,乾隆与这个堂姐的感情很融洽,继位后对她十分照顾。她的几个儿子都受到了乾隆的重用,以侍卫起家做到一二品的八旗高官。

允祥的真实身份(允祥的儿子获封什么爵位)(5)

允祥的幼女出生得比较晚,雍正继位时才七岁,为了奖励允祥的拥戴之功,雍正元年时雍正帝便将这侄女认为养女,抚养在宫中。雍正喜欢通过这种方式来拉拢宗室王公,他所领养的侄女并非仅此一人,还有废太子胤礽的第六女,庄亲王允禄的长女,后来都被封为和硕公主。

不过雍正最疼爱的还是允祥的幼女,雍正七年,她下嫁喀尔喀博尔济吉特氏,指配丹津多尔济之子世子多尔济塞布腾为额驸,封和硕和惠公主。可惜的是,和惠公主于雍正九年去世,时年才18岁。

允祥一家出了一个铁帽子亲王、一个郡王、两个贝勒以及一个和硕公主,这在清代所有王爷中是极为少见的,估计也只有后来的醇亲王奕譞可以媲美(醇王家出了两个皇帝一个摄政王)。

允祥的真实身份(允祥的儿子获封什么爵位)(6)

备注:近来发现有不少平台作者恶意抄袭。御史在此声明,所有文章仅发布于头条、百家两个平台,在没有得到授权的情况下,不得侵权发布,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