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灵庙碑书法作品(赏两位书法家墓碑上刻的碑文字体)

自古以来,墓碑上的碑文刻字,便是体现当时社会书法艺术的一种历史材料。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墓碑上的雕刻装饰日益受到重视而碑文刻字日趋简洁单一,但是在一些热衷于汉字书法的书法家眼中,其艺术墓碑上的碑文刻字却是最重要的。在近代书法家启功大师和舒同大师的墓碑上,以独具个性风格的“启体”和“舒体”书法刻写碑文,展现独特的书法魅力。

启功墓

高灵庙碑书法作品(赏两位书法家墓碑上刻的碑文字体)(1)

启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教育家。其家世显赫,本姓爱新觉罗,是雍正帝的九世孙,然而周岁时父亲去世,家中日益拮据。时值辛亥革命,满清血统也无任何特权,只能靠着母亲和姑姑艰难度日。20岁时,在包办婚姻下,启功娶了大他2岁满族姑娘章宝琛,两人在近代风雨飘摇的岁月中相互扶持,感情日笃。即使婚后两人一直无后,却恩爱情深不变。在1971年妻子去世后,启功坚持不肯续弦,一直思念亡妻,30年感情未变。

高灵庙碑书法作品(赏两位书法家墓碑上刻的碑文字体)(2)

启功在书法上的成就很高,曾经研究大量碑帖,自创“启体”,启体书法典雅遒丽、超迈潇洒,表现出汉字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深受欢迎,被书法界评价:“不仅是书家之书,更是学者之书、诗人之书。”

高灵庙碑书法作品(赏两位书法家墓碑上刻的碑文字体)(3)

2005年启功大师去世,安葬于北京香山万安公墓。他的墓碑用黑色大理石雕刻成砚台的造型,上面用启功大师自己的手书体刻写了“启功”二字,字体潇洒遒丽。墓盖上用“启体”刻写了启功大师生前自撰的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墓志铭充满诙谐幽默,却每一个碑文刻字都独具有书法文字的美感。

舒同墓

高灵庙碑书法作品(赏两位书法家墓碑上刻的碑文字体)(4)

舒同被誉为中国书法事业的继承和开拓者。他自幼便喜爱书法,为此临习了大量古代碑帖。由于他家中只开了一个小饭馆,渐渐承担不起他习字所需笔墨纸砚等大量材料的花费,于是,他便采集笋壳,捣醉后做成“土”笔来写大字,甚至到山上采来黄栀子、红珠石,和用过的染布蓝靛等材料,一起手工制作成色字,把芭蕉叶、石板当纸,反复临摹书写,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高灵庙碑书法作品(赏两位书法家墓碑上刻的碑文字体)(5)

1930年,舒同加入红军,开始参加中国革命事业,其书法艺术也在中国共产党中传播开来,毛泽东赞扬他是“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枝笔”。建国后,舒同成为中国书法协会的创始人和第一任主席。他自创“舒体”,书法宽博端庄,圆劲婉通,别具风格,受到了海内外的推崇,是当代自成一体的书法大师。

高灵庙碑书法作品(赏两位书法家墓碑上刻的碑文字体)(6)

舒同去世后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是一块成自然之状的巨型黄山徽研石,碑上以舒同书法著作中签名的“舒同”两字为碑刻,字体端庄圆融,雍容大气。墓碑后面的碑文以“舒体”为碑刻,刻写了舒同和聂荣臻两人写给日军东根清一郎的一封信,密密麻麻的字体生动的展现了舒同书法的艺术境界。

书法,是表现文字美的一种艺术形式。古往今来,许多书法大家留下的纸质书法著作都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反而是刻在墓碑上的石碑书法更多地流传下来。今时今日,墓碑上的碑文字体变得机械化和标准化了,然而,看到这些书法家在其墓碑上留下的碑文书法,还是能够感受到书法独特的艺术魅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