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去感受驾考不易(驾考俩字好辛苦)

“驾考”俩字好辛苦文/拂晓,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用心去感受驾考不易?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用心去感受驾考不易(驾考俩字好辛苦)

用心去感受驾考不易

“驾考”俩字好辛苦

文/拂晓

2022年1月19日,科目二第五次挂科,挂得很可笑,用教练的话说“在直角转弯挂科,会让人笑死”,我成了现实的笑柄。想到自己的努力付出成了泡影,心情很失落,惩罚自己不吃午饭。但想到事实已存在,无法改变,我极不情愿地接受现实。想到这三年断断续续的驾考之路,对于我拥有一颗“玻璃心”且缺乏自信的人,可以说是一次虐心之旅。

人常说“人到四十不学艺”。中年的我,有一种“赢得起却输不起”的心理,这源于不自信。2018年5月份,40岁的我报了驾校。为确保顺利通过科目一考试,我在一款驾考APP上学习做科目一试题,预测我的成绩是“100分”。7月26日参加科目一考试,坐在驾考中心科目一考场,面对电脑,认真地审题,点击提交,做到最后,我有两道题不会做,我又仔细审了一下题,选好答案,直接提交。系统提示“100分”。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在签名时,问工作人员科目一成绩,他告诉我“100分”。

科目一过了一个月之后,我就联系教练准备练习科目二,直到过了一年多,他才让我们练习科目二。教练问及我的科目一成绩,我如实相告。他兜头泼了一盆冷水说:“你的科目二估计得考三四次,科目三更是难过”。问其原因,他说:“你太死板了,明明90分都及格了,你非要考个100分。”言外之意,就是“追求完美”。说实在的,参加科目一考试,我很忐忑,缺乏自信,做完了1000多道模拟题,还不敢报考。之所以,在考场把两道不会做的题做完,也是对能否达到90分缺乏底气。

练了几天,教练催着我和几个学员约考。相比于他们,我练得少,尤其是曲线行驶和半坡起步,点位还没有熟练掌握。于是和教练沟通,想再学学熟练后约考。教练说:“现在参加考试正好,等你练过了就不好过了。”紧接着就是批评的话,于是应他的要求,我和一起学车的3个学员约了异地驾考场地,教练的理由是那里好考。我们四人乘教练的车在考试前一天抵达**区,租住在某宾馆。晚上同行的学员,呼呼大睡,我却彻夜难眠。因为这次考试准备不充分,心里没底,更没有把握。在考试前几天,曲线行驶练得一塌糊涂,时好时坏。我一会儿看看学车视频,一会儿又在大脑里模拟着科目二的细节。第二天天明,吃了早餐,我们抵达驾考中心。驾考中心隔壁是一个驾校,据教练说,驾校的模拟场地和加考中心的科目二考场只一墙之隔,且长得“一模一样”,站在驾校模拟场地坡道最高处可以看到考场的三条线路。在教练的示意下,我在驾校模拟场地包了一个半小时车,效果不佳,问题出在曲线行驶和坡道定点。教练问我下一步怎么办,是否还需要包车,我说“不包了,直接去考试”。教练生气地说:“你这回不会过”。我去了驾考中心,在侯考大厅待考时,需要采集指纹与照相。因为过度紧张,手指上都是汗,第一次采集没成功。驾考中心工作人员让我把食指在衣服上擦擦,擦了三次,还是未采集到指纹。直到第五次,采集指纹才成功。拍照之后,在侯考大厅等待,电子屏幕出现名字后,就要进入科目二考试场地考试。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虐心而煎熬。

电子显示屏出现我的名字、考试车辆和线路后,腿有点发软,我通过跺跺脚,来排解对即将到来的考试的恐惧。坐上车,扎安全带,放手刹,踩离合挂一档前进。在倒库时直接挂了,具体是车身扫线还是其他,因为紧张,挂得不知原因。安全员喊话,让我把车开回发车区。开到发车区,开始第二次补考,我在心里默念着:“不要紧张,要沉着冷静,胆大心细”,紧张得出一身汗,小心翼翼地做着每个项目:倒车入库、侧方停车、曲线行驶、直角转弯顺利过关,在最后一项坡道定点停车与起步时,因为慌张,过了点位,在坡道停车时,定点大于50厘米直接挂科,用一位教练的话说“冲了出去”。

那次同行的4个学员,过了两人,未过两个人。除了我之外,那个学员练车和包车都没问题,但考试却挂科了。返程的路上,过了的学员在和教练探讨着练习科目三的事宜,我们两人一言不发,闷闷不乐。

由于工作原因,直到2019年11月份,我约了第二次科目二考试。这次考场选择在本地,考虑到离家近,来去方便。进入考场有点紧张,但有了上次考试的基础,想着只要发挥好,还是有过关的可能。第一次,倒车入库、侧方停车、曲线行驶、直角转弯顺利通过,到达坡道定点停车起步时,由于定点误差,系统播报“车辆停止后,汽车前保险杠或者摩托车前轴未定于桩杆线上,且前后不超过50cm”。拉手刹,2秒后放手刹,因为慌张,抬离合时没稳住,直接松了刹车,导致车辆熄火,出现了溜车。接空档,踩离合,点火起步,已为时已晚。过了坡道回到发车区,安全员安慰我说:“你太紧张了,第二次放松点就过了。”第二次补考时,紧张烦躁,再倒车入库直接挂科。考了两次未过,我想等调整好心态再去参加第三次考试。

2019年12月,出现新冠病毒。2020年1月,新冠病毒肆虐,我奔波在疫情卡点、单位和家三点一线。大概元宵节后,父亲因脑出血(2015年左右曾因脑出血住院)在县医院住院,病情时好时坏。脑出血控制住,在准备出院时,做CT时,发现出现二次出血。县医院医生与我和哥哥、姐姐沟通,建议我们到转院治疗。转到市医院,父亲的病情已经恶化,咽喉里痰特别多,过10分钟就需要用软管在喉咙里吸痰,有时一天要做一到两次支气管镜,每次看到父亲痛苦的表情,心痛如绞,但又很无助。4月19日,父亲病逝。在老家料理完父亲的后事,我准备着手驾考事宜,但因单位事多抽不开身,一直到2021年7月(原本驾考有效期截至2021年7月26日,因为疫情又顺延至2022年1月26日。),我联系驾校教练准备练习科目二,当时正值高三学生毕业、大学生放假,驾校学习科目二的学员骤增,出现科目二约不上。于是我联系科目三教练,着手练习科目三。8月14日交的报名费,在工作之余练了几次车。8月27日,母亲因病住院,在医院陪护至9月4日,出院时带着胃管。医生说胃管是取不掉了,病情很不乐观。回家的母亲躺在床上,饭需要喂,喂得是流食,大小便在床上。出院回家第二天,精神状态好转,双手能活动自如。因为疏忽大意,意识清醒的母亲把胃管拔了,当时我慌了,联系医生,他建议先用勺子从嘴里喂些稀饭试试。在家里照料母亲一周后,姐姐和哥哥轮换照料母亲回单位上班,星期天回家照料生病的母亲。直到10月中旬,我利用工作间隙练车。

我约定的是10月29日科目三考试。考试前一天,教练给我加油说:考试好好发挥,争取一把过”。说句实在话,在考试前练车一般,直线行驶和靠边停车掌握得不是太好。在考试前一天,才基本掌握要领,对于第二天的科目三考试既期待又忐忑。10月28日晚上,睡得晚,凌晨二点醒来,把科目三考试流程又复习演示了一遍,迷迷糊糊休息一会,五点钟起床。七点半到达科目三场地,八点半左右进入待考大厅。九点时,开始拍照,在待考大厅待考。我是第二拔考试,开车门上车,交身份证验证身份信息,系统播报“开始考试”后,开车门下车,绕车一周,上车,关车门,调整座椅,扎安全带,灯光操作。灯光结束后,打左转向灯,放手刹,踩离合挂一档,慢抬离合稳住后,加油挂二档,掉头转弯后,加油挂三档保持直线行驶,变道(打右转向灯3秒,转入右侧车道,车正后打左转向灯,3秒后,打方向返回原车道)、左转弯、加减档操作、会车、掉头、直线行驶、右转弯、学校区域、一路战战兢兢走到靠边停车。在行车途中,我不断地通过吸气吐气、耸耸肩,缓解紧张情绪。在靠边停车时,我对着前方看,犹豫片刻,车正踩离合踩刹车,拉手刹,摘空档,熄火送电,摘安全带,看左镜,安全后,开车门,迅速下车,关车门,步行至车右侧,等待报成绩。“车身距离道路右侧边缘线或者人行道边缘超出30cm ,未超出50cm”,被扣10分,得90分。凭身份证,驾考中心打印成绩单。

科目三一把过,这对我学习科目二增加了一份信心。自认为有了科目三熟练地掌握运用离合的要领,对于学习科目二是辅助作用。于是联系科目二教练,练习科目二。约的是11月17日的科目二考试,对于这次考试,我很有信心,带着必过的心理进了考场,不过心里也有一丝不安。待考大厅,电子显示屏出现我的名字后,我进入考场待考。一位大概四五十岁左右的学员,因为倒库不入,在倒车的过程中,车后方直接撞到花池,导致后保险杠成了“V”字型,说好了赔偿事宜,安抚好学员,那位学员第二次考试未通过。看到这一幕,我尤为紧张,心跳加速。点到名,上车后,倒车入库按点位操作,挂了两次,一次是倒库不入,一次是车身出线。第三次挂科后,我开始分析原因,认为导致挂科的原因有:一是在库内停车,直接判定“倒库不入”,要么是因座椅未调整好,导致未到点位停车;二是车速与方向不匹配,导致左倒库左窄未及时修正,导致车身出线。这次挂科后,我不敢再约考。但看着驾考的有效期临近,又不得不等过了10天后约考。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最怕接到老家的电话。11月21日凌晨,在单位值班的我接到哥哥的电话,说母亲病故。急忙赶回老家,料理母亲的后事。事后,临近年底,单位事务多,只能抽空练车。断断续续三次科目二失利,我不敢约考,害怕面对又一次挂科。网上有句“练习倒车入库,开始怀疑人生”,在科目二五个项目中,最难的应该是倒车入库和坡道定点停车与起步。约上考试后,我决心在这项上强化。考试前,五个项目练得还可以,我对考试有了信心,但也有一丝不安与担心。犹如惊弓之鸟,对考试产生了期待与恐惧交织的矛盾心理,说到底是害怕面对失败。人家是“越挫越勇”,我却是“越挫越怂”。12月22日,参加科目二第四次考试,考前没休息好,不在状态,心理素质差,直接在倒车入库挂科,闹了天大的笑话。当天考试,教练做安全员,全程见证我挂科的过程,非常气愤。一个学员学车,不仅是个人心血的付出,也是教练不厌其烦的指导,对学员考试过关充满着期待。尽管在练车时,把你骂得“一无是处”,用激将法刺激你,无非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学员通过考试,不再烦他。再次见到教练时,他把批评了一番:“考试把你吓惊了,吓怕了”。起初考前,他对我抱有希望,我却让他失望。这次挂科,我彻底绝望了,一度产生了“不学了”的念头。

经过深思熟虑,我约了2022年1月19日科目二第五次考试。当时人已约满,我选择的是优先预约才约上。考试前三天,联系教练练车。练车是时好时坏,不是倒库出问题,就是曲线行驶出问题,每个项目都犯过错。教练对学员要求严格,每项都要求完美,这种苛刻对学员来说是好事,可以增加考试的通过率。在与学员交流的过程中,大都反映一些教练态度粗爆,说话难听(经常说一些伤自尊的话),有些小女生都被凶哭了。我就用自己学车挨批的经历安慰她们,我一个40岁的大叔被一个50岁的大叔批,心里也不好受,但换位思考一下,想想教练也是为自己好,再次听到教练爆粗口,也就释然了。试想一下,在上学时,那个学生没挨过老师的批评呢?正所谓“玻璃心,莫学车”。想到“玻璃心”这三个字,我想到这四次挂科与“玻璃心”有关,紧张心慌,心烦气躁,挂科失落,怀疑自己,失去信心,灰心绝望,不抱希望,这一次次递进的过程,说到底是内心不强大,不乐观,不自信,其实源于有一颗“玻璃心”。

1月19日清晨,气温骤降,骑电动车在七点半到达驾考中心。点名排队,查验双码后,一些学员陆陆续续进了考场,却始终没有点到我的名字。我问工作人员有没有我,她问我收到短信没,我说没有。她说“没有收到短信,就是没有约上”。我说我是优先预约,预约凭证提示预约成功,经过工作人员查询,告诉我约上了今天的考试,交身份证后,11点到达大门外等。11点钟进入待考区,扫身份证过闸门、拍照待考。通过待考大厅的玻璃,可以看到学员在两条线路上考试。我却不敢看,害怕他们的考试影响到自己的考试。

电子显示屏出现了我的名字,我进入了考场。2号线5号车。上车,关车门,调整左右后视镜,调节座椅,扎安全带,放手刹。交身份证,验证身份信息,安全员点击开始考试后。踩离合挂一挡,进入第一个考试项目倒车入库。我在心里默念着“不要急,不要慌”,深呼吸,吐气,缓解紧张情绪。倒车入库顺利通过,接着侧方停车、曲线行驶,都顺利过关。进入直角转弯时,因车身不正,我调整方向车正后,拨左向灯,系统提示“直角转弯”时,我微调方向,但因慌张过了点位,打两圈方向后,系统提示“车轮压道路边缘线”,我意识到挂科了。过了坡道,把车开到发车区进行第二次补考。我提示自己要细心认真,谨慎驾驶。但在直角转弯时,又因紧张和车速快过了点位而挂科。

从驾考中心走出来,尽管心里很难受,但却如释重负。驾考这一段时间来,吃不好睡不好。一次次考试失利,有种挫败感,感觉自己“什么也不会干了”。在路上,遇到一起参加考试的大四女生,科目二第三次挂科。她说驾考比高考还难,考得没信心了,没有勇气去考第四次,又因过年后面临毕业实习没有时间练车,她准备放弃了。她问我还考不,我说等调整好心态还会去考。

结束后

驾考,考得是心态,考得是驾驶技能,考得是突发情况的随机应变能力。心理素质差(含“玻璃心”),考试慌张与急躁,往往会判断失误,死搬教条、应变能力差,往往会导致挂科。其实,驾考没什么“高大深”,只要调整心态,熟练掌握基本的驾驶技巧,顺利通过驾考不是难事。尽管经历一次驾考失利,但我在学车的过程学会了成长:从无法面对现实,到继而接受现实,学会适应现实,勇敢地面对现实,增加重头再来的底气。疫情消退,春暖花开时,我会再次踏上驾考之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