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莲山寺 福建龙岩莲山寺

今天开始更新“古寺禅音”系列文章,将与“古桥探访”系列穿插发布。“古寺禅音”系列将介绍闽西地区始建于民国以前的古寺、古庙计127处,诚请感兴趣的读者关注追更。


莲山寺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中心城区的莲花山,创建于唐代时期,迄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

龙岩莲山寺 福建龙岩莲山寺(1)

莲山寺全景(拍摄于2004年)

根据《龙岩州志》记载:“山中有石若莲瓣,故名莲山招提”;“山上观音堂,又名观音庵、莲花庵”;“观音堂供大士,香火鼎盛,祈祷皆应,香客如云,皈依者众”;“而岩之士夙相率向大士祈余茂,进诈,果以初夏获举子焉,可谓信而有微,而余安不亦顶礼乎”。

  到明代有僧人比丘进住莲花庵,故改名“莲山寺”,自延续下来,有法智和尚、正光比丘、易淦比丘、初魁比丘、始发比丘、始涛比丘等在住持莲山寺,到清代咸丰时期,有武僧在传艺,教出临近村庄的众多弟子,习武健身,至今还有少数人留传,山上有明清时代的和尚墓三处。寺庙尚有明代遗留下来铜香炉一个,《金刚经》一本。根据县志,在光绪四年龙岩县王有容县长出钱置若干亩良田捐赠莲山寺,并立有《莲花山香灯田碑记》石碑一块,上有碑文,现仍竖立在老“观音庵”前为莲山寺之灵征,碑刻除香灯田记外,还刻有莲山寺周围环境“龙门前供,虎岭东环”等记载。

龙岩莲山寺 福建龙岩莲山寺(2)

香灯田碑记

天有阴晴,月有圆缺,莲山寺曾一度没有人看管。解放前期,东肖邓根茂信士、杉姐居士在看守莲山寺,在20世纪50年代前期释慧瑛大和尚、光巧比丘尼、光新比丘尼、光益比丘尼在住持莲山寺。20世纪70年代寺庙由于历史原因被毁,三位比丘尼被迫下山。到80年代初期形势好转,国家恢复了宗教自由信仰政策,她们又回到了莲山寺居住。

龙岩莲山寺 福建龙岩莲山寺(3)

天王殿前的“龙华三会”大型石雕照壁

1987年市政府开放莲山寺,并从厦门聘请释光炳比丘住持莲山寺,依法征用土地68亩对寺院进行扩建,经他十多年的辛勤耕作,综合福州鼓山涌泉寺和厦门南普陀寺等传统古建筑风格,采用石木结构,相继建起天王殿、大雄宝殿、千手观音阁、卧佛殿回廊十八罗汉、西方三圣像、三世佛像、滴水观音像、钟鼓楼、地藏殿、僧房、弥陀春托老院、佛教陈列馆、素食部和慈善功德会停车场等,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寺院常住清众(比丘、沙弥、居士)30余人。

龙岩莲山寺 福建龙岩莲山寺(4)

释迦牟尼出生石雕

龙岩莲山寺 福建龙岩莲山寺(5)

释迦牟尼削发石雕

龙岩莲山寺 福建龙岩莲山寺(6)

释迦牟尼首次听经石雕

敦煌石窟研究专家谢成水先生回乡探亲路过龙岩考察莲山寺时,曾盛赞莲山寺的佛像雕塑工艺,对其中的滴水观音像雕工更是称赞不绝。

龙岩莲山寺 福建龙岩莲山寺(7)

石壁上雕出的滴水观音像

莲山寺大悲阁建筑形式为八卦造型,由16根石柱支撑,其中外围8根石柱镂雕长汀母亲河、连城水上走古事、上杭船灯、武平碧水公园和永定土楼等风情图案,新罗区是九龙江的发源地,故以九龙柱为象征,体现了闽西的龙头寺院。

龙岩莲山寺 福建龙岩莲山寺(8)

大悲阁

龙岩莲山寺 福建龙岩莲山寺(9)

大悲阁龙柱

莲山寺现藏《乾隆大藏经》《频伽大藏经》《中华大藏经》《弘武南藏》《永乐北藏》《新修大正藏》《碛砂藏》和《高丽藏》八部经书,还有《中国佛教两千年寺院大型画册》、《谛观全集》等各种藏书四千多册,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题写的“莲花山寺”亲笔字一幅、净土诗字一幅,中国美术画院罗炳方教授送梅花画一幅,慧瑛和尚写《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行书字一幅等名人作品。

莲山寺历来香客如云,每逢初一、十五、观音生日和双休日,香客络绎不绝。2000年9月,龙岩市成立佛教协会,会址就设在莲山寺,释光炳和尚任会长。

龙岩莲山寺 福建龙岩莲山寺(10)

就地取材雕卧佛


想知道更多古寺的故事,请关注点赞支持,我会持续更新相关内容,我们一起寻觅岁月的痕迹。

(摄影:朱裕森)

#创作挑战赛##文史知识局##中国古建筑摄影联盟##城市观察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