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所在地昆曲遗产概述(500年的古猗园上演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

昨天(10月4日)下午,“昆曲为媒 阅读 美育碰撞古典园林”昆曲导赏活动在古猗园举办,通过传统文化与古典园林的完美融合,给现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奇妙体验。

昆曲所在地昆曲遗产概述(500年的古猗园上演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1)


活动现场,来自上海昆剧团的演员带来《牡丹亭》三折戏园林实景演出。演员们通过精彩的表演、有趣的互动,讲述着一场四百多年前跨越生死的浪漫爱情故事,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戏曲的美妙和昆曲艺术的博大精深。


昆曲所在地昆曲遗产概述(500年的古猗园上演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2)


昆曲迄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剧目丰富多彩、文字华丽典雅、曲调清俊婉转、舞姿细腻,熔诗、乐、歌、舞、戏于一炉,有着“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雅称。《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作为家喻户晓的经典剧目,四百年来不绝于舞台。

昆曲所在地昆曲遗产概述(500年的古猗园上演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3)


在剧中饰演杜丽娘的袁佳是来自上海昆剧团的国家二级演员,此次是她第一次到古猗园演出,“以前大多时候,我都是在舞台上表演,这次在园林的演出很特别。古猗园古色古香,绿植环绕,非常契合剧中的环境,容易有感情上的真实流露。让我情不自禁地就念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昆曲所在地昆曲遗产概述(500年的古猗园上演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4)


“90后”李奎是戏曲发烧友,此次专门提前预约来欣赏昆曲。“今天的昆曲所表达的情绪和内容,让我更加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感受戏曲蕴含的美学,让浮躁的心沉淀下来。”李奎说,“我还深切地感到‘游园惊梦’并不是一个梦,而是一种真实的人生经历。”
让观众感受到戏曲蕴含的独特东方美学,正是此次活动的目的之一。嘉定区图书馆积极探索“阅读+美育”活动模式,助力“社会大美育计划”,结合市级院团优质资源赋能新城的契机,积极对接上海昆剧团,将昆曲艺术转化成社会美育资源,免费送到市民身边。

昆曲所在地昆曲遗产概述(500年的古猗园上演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5)


“这是嘉定区图书馆在文旅融合方面的一次探索。戏曲与园林有着共通的中国古典美学特征,园林是戏曲表演的天然舞台。通过在4A级旅游景区举办昆曲实景演出导赏活动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与古典园林完美融合,不仅是对观众审美的培育,也是文旅融合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嘉定区图书馆馆长崔哲苑表示,“本次活动也是嘉定区图书馆品牌阅读推广项目‘嘉图讲座’的一次室外延伸。”

昆曲所在地昆曲遗产概述(500年的古猗园上演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6)


嘉定区图书馆精选了《我与昆曲》《昆曲摭忆》《昆曲艺术》《昆曲百折》4本电子书,在活动现场以海报形式向大家推介,每本电子书都附二维码,市民既可以现场扫码阅读,还能轻松“打包”带走。
4本电子书的内容不仅涵盖昆曲的诞生、发展历程、艺术形式等理论知识,还涉及《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经典昆曲剧目的赏析。在书中,阅读者还能和多位昆曲老艺术家们相遇,了解他们的舞台生涯和生活趣事。

昆曲所在地昆曲遗产概述(500年的古猗园上演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7)


“我们在活动现场还免费向观众提供嘉定区图书馆购买的包括万方、知网在内的30多种数据库资源。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更多的读者知晓和使用我们的数字库资源。”崔哲苑说。
“十四五”期间,嘉定区要着力建设长三角江南文化文献研究中心。为了配合该中心的建设,今年嘉定区图书馆还举办了“行走江南”上海市民文化节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大赛、“嘉昆太古典园林里的文化江南”主题文献展。后续,“江南文化”主题系列沉浸式“嘉图讲座”也将走进区内各园林。

来源:上海嘉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