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西关改造规划 汝州南关街标上添个

南关街标上添个“新”字当否?

文/王国成

汝州西关改造规划 汝州南关街标上添个(1)

汝州南关约形成于明弘治十四年。正德《汝州志.城池》卷一记载州城况曰:“前代始筑,未详。国朝洪武初,因旧修筑,周围九里有奇,岁久颓圮,池壕湮塞。成化戊申,知州高礼重修。高四丈,池深一丈。门三,东曰:“仰京”;西曰:“瞻洛”;北曰:“望嵩”,各建重楼,窝铺二十四。弘治乙卯,知州赵永祯复修。旧无南门,民多不便,弘治辛酉,同知徐衍请于当道,乃辟路开建。上覆重楼,外筑月城,榜曰:“观汝”,与三门同而规制有加。

南关街大约是在州城南门开通之后形成的。它的出现犹如今天的环城路,避开了中大街繁忙拥挤的交通,很快受到过往客人的青睐。渐渐成就了它商贾云集,百货辐辏之地。它形成的南北、东西两大街商铺林立,其繁华在汝州仅次于中大街。据道光《直隶汝州全志.城关街道》卷三记载曰:“南关外十字口南,为文明街,属东街。十字口北,为永清街,属西街。东界郁文桥,桥东属在一里;西界洗耳河,河西属西关;南界土地庙,庙南属五庄;北临城门。”南北、东西两道街上的钱庄、饭铺、粮行、货栈、药铺、酒馆、旅店随处可见。车水马龙于白昼,灯火辉煌于黑夜。是时,任家盐行、王家粮行、张连魁饭店、罗家酒坊及大顺魁、大兴魁、大丰魁、协成东、兴盛永、协成德……等商号争相辉映,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南关置东、西、南三门。西门至东门间距约三华里。出西门涉洗耳河直通洛阳、西安;出东门跨护城河直接许昌、开封;南门约三华里处为北汝河渡口,过河正南,乃宛洛官道。此道跋富春山(即现在王寨乡卫生院至汝南街道魏洼村)一路经严和店、半扎街、宝丰、鲁山可抵南阳。

南关三门中仅西门留存于近代,因门额书“宣义”二字,亦称宣义门,俗称西寨门,门洞由青砖砌券。据友人刘孟博考证,宣义门的门洞呈半圆形,分内外二重券,内券大于外券,现外券基本完好,内券存留不多。宣义门外券宽、高约3米,进深约1.5米;内券宽、高约4米,进深约2米。寨门厚约五寸,为实木外包铁皮制成。宣义门上方所镶嵌青石寨榜,长1.2米,宽0.8米,榜中楷书“宣义”,榜右楷书“同治元年闰八月,榜左楷书“知汝州事任恺督建”。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公路的兴起,南关的交通优势不显,过往客人的远去,使它的商业气氛渐渐隐退。留给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人们的记忆只有路北的县二中、戏校、师范及路南的县高中、县人民医院了。再后,随着汝州城区的向北扩展及一高、人民医院的北迁,加之2015年西门“宣义”石额被盗,南关名显的记忆已所剩无及了。

2006年,宁洛高速引线开建,望嵩南路打通了。它南边建设路和滨河路的出现,又为南关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正当南关街及他的儿女们为新机遇高兴之时,南关被拆迁了。这是南关问世以来第一次大手术。随着手术室无影灯光线的熄灭,南关的一切一切全“滚滚长江东逝水”了。

但南关的儿女们对南关的感情难以割舍。我看过市档案局陈素贞老师写的南关街拆迁日记,看着看着我的眼框也湿润了。

大抵很多南关儿女 和陈老师心情一个样,不忍故籍在自己的手中走远,因此,在古关之南的城垣路路西南端处,又创造性地建起个南关街,用这方式在汝州延续了南关之域名。

这是个好事情。但,余每每涉此,看着“南关街”的街标,总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为什么呢?因为眼前的南关街太现代化了。长度呢?连一华里也不足,与历史上三华里的古南关不能同语。

因此,有了把“南关街”街标换成“新南关街”的念头,不知是否为异想天开?

注:本文史料参考了网络有关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