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油的基本知识(关于机油参数的那些纠结)

写在前面本文来自小熊油耗机油发烧友,也是曾经的机油参数控,最早认识他的时候直接发给我一张截图,上面是国内市场主流机油产品的各种参数总结,作为一个研究过那么多机油参数的过来人,我们请他以5w30和0w20为例给大家说说《机油参数的那些纠结》,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关于机油的基本知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关于机油的基本知识(关于机油参数的那些纠结)

关于机油的基本知识

写在前面

本文来自小熊油耗机油发烧友,也是曾经的机油参数控,最早认识他的时候直接发给我一张截图,上面是国内市场主流机油产品的各种参数总结,作为一个研究过那么多机油参数的过来人,我们请他以5w30和0w20为例给大家说说《机油参数的那些纠结》!

一、说明:

1、为什么只选取全合成润滑油进行分析比对?

但凡了解一点车辆润滑油常识的车友都清楚,润滑油分矿物质润滑油、半合成润滑油及全合成润滑油。毫无疑问,

矿物质润滑油属于“保底工程”——能起到基本的润滑和保护作用,但是你也别指望它能高效 长效地保护好你的发动机;

半合成润滑油则属于“小康工程”——生存之上讲究一定的生活品质了;当然,考虑到半合成润滑油的性价比和仍旧打折的长效性与保护性,

真正实现对发动机高保护的非全合成润滑油莫属,这才是真真正正的“精品工程”。

2、为什么只选取了这几个品牌润滑油进行比较?

咳咳,你懂的,以车友的名义——谁让车友们用得比较多呢。

3、为什么只选取0W-20和5W-30这两个标号的润滑油作比较?

请参考上面答复,谢谢。

如果非要补充一句的话,我想说:主流品牌5W-20标号的全合成润滑油着实太少,三五款,没的选。而40粘度的机油被很多厂家宣传的貌似成为高端机油的代名词,但是实际上很多车是没有必要用40粘度机油的,这次的对比特意没选40粘度。

4、为什么只选取润滑油的这几个参数作比较?

润滑油性能参数很多,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一点,机器制造的工艺并没有、也很难到达至臻至精无瑕疵、千篇一律无差异的地步——无论汽车制造工艺还是润滑油制造工艺,所以,参数,只是一个参考而已(请记住这句话,后面我们会一再强调)。

当然,选取这些参数作比较,更重要的是实用性考虑。因为在用车过程中,车友大体上分这么几类:

第一类是盲目型,4S店说干啥就干啥、说用啥就用啥,车主只负责给钱就行(有车友说他们是人傻钱多型,那个,见仁见智吧)。

第二类是照本宣科型,必须夸奖一下他们,因为他们知道认真对待自己的坐骑,懂得阅读随车说明书了(知道总比不知道强)。

第三类是有所突破性型,不迷信4S店,不迷信说明书,实践性比较强,独立思考能力显示出来(恭喜你,厂家、4S店、汽修师傅如果想忽悠你都要有一定难度了)。

第四类是锐意进取型,属于发烧车友,他们对车辆的熟悉程度肯定超过对媳妇的熟悉深度,别说选用润滑油了,车辆改装才是他们的菜好吧(前面好像用错了一个字,懒得改了)。

既然区分为这四类车友,那么这里选取润滑油参数时候,我们就可以不考虑第一类和第四类车友了(因为第一类车友是你说了他也不听、听也听不懂,第四类车友是你不说、他都比你懂),我们就以第二、三类车友为服务对象,介绍一些第二类车友能看懂、第三类车友经常会关注到的几个重要性能参数,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比较和选择适合自己车辆的发动机润滑油。

5、为什么参数不全、有缺项?

声明,郑重声明,参数均来自于其润滑油品牌TB店铺或JD自营官方旗舰店的宣传页面,或者咨询其店铺客服获得,或者拨打400客服电话获得。因此,数据不全的问题,我也无能为力。有瑕疵,你才能记忆犹新吧。

二、数据对比

我们仅以5W-30和0W-20两个标号的润滑油为例来说明。

1、关于5W-30润滑油

相比较于后面我们要提到的标号0W-20润滑油的品牌数屈指可数,此标号下众多大牌润滑油无一缺席,充分说明了国际上汽车发动机制造技术与汽车使用环境的普遍性与一致性。

首先来看一线大牌“美嘉壳”。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你有很多种选择,从清油到稠油(算是通俗说法,请车友们善于学习,哈哈,因为考虑到30标号100℃CST从9.3到12.5跨度之大,具体到车辆使用润滑油过程中必须更有针对性,所以会有清油稠油之说)样样俱全,从两田到BBA均有你可以选择的适用润滑油。这里我们不得不多提一下壳牌,HTHS普遍给力(很惊悚的一件事,我以前真没注意到,今天特意拨打壳牌400客服电话咨询,仍旧说≥3.5,)。从数字看壳牌在这个参数上领先另外两大品牌不少, 但是又很少见壳牌在这方面大涨旗鼓的宣传,是不是有点奇怪!高HTHS会不会造成一点点油耗增加呢?管他呢,反正你可以试着可劲儿造车了(坏了我不负责啊)。

其次来看众多“国际二线”品牌。红线、摩特再一次让我们刮目相看,高达3.6和3.7的HTHS值,从参数看是无敌了,这也是为什么玩车一族追捧它们的原因。

力魔、安索产品选择度也比较大,大家也要注意HTHS参数的变化,不同的产品差异也挺大的,但是不代表好坏,只是适用于不同的用车环境和驾驶风格.

最后来看一下咱们中国的长城与昆仑润滑油。性能参数都是中规中矩的,长城还不错,提供了多种选择,当然700U肯定是他的明星产品。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明星产品的HTHS指标比平民版的J700F吉吉版还要低一点,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对700U的认可,基础油用的就是好。唯参数论者在此处可能要载个小跟头哦!

对于同一个品牌的产品来说,相同标号润滑油做出价格差,肯定是有成本与性能差别的,而且必然是一分钱一分货的(不过这并不代表你一定要用顶尖产品,我们后面总结再说)。

2、关于0W-20润滑油

很遗憾,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这个标号下面的润滑油品种,数量真是比5W-30标号少了很多很多。是生产技术更难,还是产品利润不高,又或是车型需求不多、销量不大(按说有丰田销量挂着,应该不低),无从得知。反正是壳牌直到去年才推出极静超凡0W-20,昆仑则至今也没有。不过按照目前润滑油小标号发展趋势,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选择。

还是先看一线大牌“美嘉壳”吧。尴尬了我的哥,你没得选:美孚和壳牌分别只有一款可供选择;即便是嘉实多连水油都算上,一共才4款。性能参数?好像三家商量好了似的,基本一致!

继续来看众多“国际二线”品牌。红线继续是提供解决暴力驾驶的优先方案;新日石则充分代表了日系车发动机对润滑油的选择要求:一是提供了100℃CST一高一低的两个选项(很具有车性化),二是粘度指数均超过200(对油品高温稳定性要求真是蛮高滴);神油摩特300V的100℃CST则只有8.0,这着实令我有些惊讶——难道说摩特润滑油走的是朱元璋路线: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神油就是神油,你值得拥有。

最后还是看咱们大中华的品牌润滑油。是的,仅有长城润滑油提供一款这个标号的全合成润滑油供你选择,性能参数也属于中规中矩,就不啰嗦了。

三、结论

有车友提出问题了:性能参数真的能反映一款润滑油的全部品质吗?两款性能参数基本相同的润滑油,上车使用效果和感受真的如参数一般几无差异吗?

用过、对比过同一标号不同品牌或者同一品牌不同款润滑油的车友们都会站出来大声地告诉你:NO!

那么问题来了:WHY?都是全合成润滑油,性能参数相差无几,为什么价格有不同、上车感受有差异呢?

根本原因就是,全合成润滑油也分三六九等!众所周知,润滑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调制而成。而影响一款润滑油整体性能的奠基者——基础油,又分为五大类(此处请找度娘咨询API基础油常识)。

目前,市面上多数全合成润滑油仍然是以二、三类基础油(加氢异构、加氢裂化)打底,四类油(PAO)较少,更少的五类油(合成酯类醇类等)就绝逼属于高端全合成了!So,貌似相近的性能参数,真正上车效果与感受就因基础油而分出差异了。

所以,唯参数论,你肯定要走弯路的!

那么,有没有基本的选油参考原则呢?当然,不然润滑油的不同粘度标号又是什么呢?让我们用尽量短的话语概括一下吧。

1、关于选择润滑油粘度标号

——请认真阅读随车说明书,那是基本参考。

2、关于从车系选择润滑油基本参考

——日韩系车XW-20是首选,美系5W-30是标配,德系5W-30稠油是起步, 自主品牌请恕我归纳能力太差, 咱们包容并蓄全都有。

3、关于从驾驶风格选择润滑油参数

——温柔就朝小了选,暴力就向大发展(尤指100℃CST与HTHS)。

4、关于从行车里程选择润滑油参数

——新车选推荐标号即可,老车(专指大里程)可适当加大粘度。

5、关于5W-30清油稠油大概区分

——100℃CST低于11算清油,高于11.5算稠油吧。

6、关于润滑油性能参数

——运动粘度:100℃CST是重要参考,依车而定;40℃CST与100℃CST数值差距越小越好。

——150℃高温剪切值:非暴力驾驶者5W-30靠近3.0中庸即可,0W-20参考三大牌。暴力驾驶者重点考虑高温剪切值大一点的产品。

——总碱值TBN:数值越大越长效。

——粘度指数:数值越大高温稳定性越好。

——其他参数:随意,反正我不是第四类车友。

7、关于润滑油发展趋势

——小标号、高端油、精准润滑是大方向。

最后的最后,再强调一遍:参数只是参考,不要唯参数论英雄。一款润滑油性能如何,别听车友谈,只有你用了才真正知道这款机油是不是用的真材实料。一定要记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精准润滑才是未来的大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